抬故事

抬故事

抬故事又稱珠梅故事會,是漣源市祈盼吉慶吉利的一年一度重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內容取材於歷代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古典戲曲及現實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情節來展示。這種活動傾注著當地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並以其獨特的藝術思維,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另一方面又是人們精神寄託的表現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抬故事
  • 1:又稱珠梅故事會
  • 2漣源市祈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 3:一年一度
起源發展,神話傳說,作用,活動內容,文化意義,保護名錄,其他城市,

起源發展

抬故事
珠梅抬故事是出現在湘中地區的一項頗有影響的傳統民俗活動。地處湖南省漣源市龍塘鎮。明朝崇禎年間,當時道教已傳入安化(現漣源市)各地,珠梅西元山觀是最早建立的道教寺觀之一,在當時戰亂、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人們祈求祛病消災,許願“抬故事”形式,以了人們的心愿,如此“抬故事”的活動就逐漸得到發展。
可惜,珠梅觀在戰亂中被毀,現今只能成為歷史的記憶;“抬故事”也在“人民公社”時期中斷,在民間消失了近30來年。1986年珠梅人在當地的西元山重修珠梅觀,以三台故事起駕,重新成立了故事會。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逐步推陳出新,既保持了古俗風貌,又創立了一些新的形式,由於陣容強大,並伴有樂隊龍舞,已成為當地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習俗節目。

神話傳說

歷史故事和現實生活,一台故事一個人物,表達一個故事史實,反映人們一種期望。“故事”形式多樣,既有原始型的,又有現代型的,如:“東吳成親”、“紅色娘子軍”、“農家樂”等還有“揪千故事”,“盤故事”、“船故事”、“馬故事”、“夜故事”等。它以形象達意、流動表意,被人們稱為“流動舞台”。其中高低樁的每台故事一個座台,一米見方,高約0.8米,紅布鋪蓋,支有包裝精緻的鐵架,整高丈余。故事台架的最上層稱之為“太子”,由一歲左右的幼兒扮演。中層稱之“臣子”,由10歲左右的兒童少年扮演,化戲劇人物妝,站立於座台上。座台的前後是四名抬槓的,兩邊跟隨兩名持長叉的武士。一台故事,三層人物,年齡懸殊,形態各異,化妝不拘一格,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各種不同形式的故事。

作用

珠梅“抬故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它是“梅山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民間一種自編自娛的文藝活動。它頌揚民族英雄,弘揚民族精神,鞭撻邪惡,增強人們的是非觀念,特別是對青少年有著切實的傳統教育意義,能夠極大限度地凝聚民眾力量,對構建和諧社會能夠發揮重大的作用。

活動內容

“抬故事”取材廣泛,或是歷史人物;或是國家大計,如“縛住蒼龍”等讚美偉大祖國的成就;或是取材農村現實,如‘慶豐收’等謳歌農村新生活的;或是反對不正之風,如“台劍高懸”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廣為民眾喜聞樂見。
因小孩身子輕,天真可愛,所以一般選擇10歲以下的小孩進行人物造型和化妝,並站在特製的故事棚木架上表演。故事棚多為方形木架,用彩布裝飾起來,由青壯年輪流抬著巡村遊樂,長達三、四個小時。

文化意義

珠梅“抬故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它是梅山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民間一種自編自娛的文藝活動。它頌揚民族英雄,弘揚民族精神,鞭撻邪惡,增強人們的是非觀念,特別是對青少年有著切實的傳統教育意義,能夠極大地凝聚民眾力量,對構建和諧社會能夠發揮重大的作用。

保護名錄

“抬故事”2007年被評為婁底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被評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其他城市

此外,在中國江西省寧都縣田頭鎮田頭村,有一種流傳千百年的奇異民俗叫“抬故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都會用“抬故事”的形式來慶祝元宵節,並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太平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