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組蛋白抗體

組蛋白是核內最豐富的蛋白質,它與DNA構成的複合物稱為染色質。染色質最基本的亞單位結構是核小體(nucleosome),它由146個鹼基對組成的DNA鏈纏繞8個組蛋白分子(2個H2A-H2B雜二聚體之間夾著2個雜二聚體H2-H4)2圈構成的核心和核心外的組蛋白H1與連結DNA(約60個鹼基對)組成。H1既與核心部分的DNA結合,也與連結DNA結合,後者起連結相鄰核小體的作用。5種組蛋白都有各自對應的自身抗體。抗DNA的自身免疫反應與抗組蛋白的自身免疫反應間具有連鎖性,抗DNA抗體陽性的患者常同時能檢出抗組蛋白抗體,但抗組蛋白抗體陽性並不一定伴有抗DNA抗體。

基本介紹

  • 名稱:抗組蛋白抗體
  • 所屬分類:免疫學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正常人抗組蛋白抗體為陰性。

臨床意義

抗組蛋白抗體在非藥物誘導的紅斑狼瘡患者中檢出率為30%-70%,在無併發症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ism articular,RA)患者陽性率15-50%,但與病情是否活動及臨床表現無關;而在Felty綜合徵患者可達83%,RA相關的血管炎患者陽性率為75%,青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JRA)患者陽性率為20%。
在非風濕性自身免疫病中,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約有76%抗組蛋白抗體陽性,且大部分是抗H1抗體。很多藥物可誘發類似SLE的綜合徵,稱為藥物性狼瘡,病情較SLE輕,停藥後症狀可消失。藥物性狼瘡患者抗組蛋白的檢出率很高(>95%)。普魯卡因醯胺誘導的狼瘡患者,主要出現抗H2A-H2B組蛋白二聚體的抗體,肼苯達嗪誘導的狼瘡患者,主要出現抗H2、抗H4抗體。服用普魯卡因醯胺1年以上的患者中,發生藥物狼瘡的高達20%;服用肼苯達嗪的也有5%-10%的患者可誘發狼瘡。除這兩種藥物外,心得寧、D青黴胺、異煙肼、喹尼丁、丙基硫氧嘧啶、氯丙嗪、醋丁醯心安和甲基多巴也偶可誘導發生狼瘡。當患者血清中僅檢出抗組蛋白抗體(和抗ssDNA抗體)而無其他抗核抗體時,強烈支持藥物性狼瘡的診斷。而抗H2A-H2B二聚體的IgG類抗體與疾病的臨床活動性密切相關。 需要檢查人群:皮膚紅斑者。

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檢查時要求: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配合好醫生做好各項檢查。

檢查過程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及免疫印染技術對患者的血清進行抗總組蛋白及組蛋白亞單位抗體測定。

相關疾病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紅斑狼瘡,類癌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伴發的葡萄膜炎,多發性一過性白點綜合徵,狼瘡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相關症狀

血吸蟲導致的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皮膚紅斑,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