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偶像劇

抗戰偶像劇

抗戰偶像劇是偶像化了的抗戰題材電視劇,這些抗戰劇多啟用偶像派演員參演,對演員的服裝造型也偶像化、時尚化,劇情中加入了三角戀及家斗類的元素。抗戰偶像劇淡化了抗日戰爭的歷史,但卻吸引了一批年輕觀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戰偶像劇
  • 實質:抗戰題材電視劇
  • 特點:偶像化
  • 優點:吸引了一批年輕觀眾
時代意義,主要特點,創作原則,題材,演員,編導,評價,

時代意義

2012年開始在螢屏上播出的一些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多採用偶像派主演,雖然由於過度偶像化遭受質疑,收視率卻很好。關於這些抗戰偶像劇,一些劇評人認為,沒有明星,它們是普通的抗戰劇;有了這些明星,觀眾的平均年齡至少年輕五歲。抗戰劇的“偶像化”傾向,減輕了抗戰劇的歷史厚重感,但如果沒有這些時尚化的演繹,這類題材卻難以進入年輕一代的視野。

主要特點

嚴肅題材娛樂化
2012年播出的歷史題材電視劇,情感糾結、豪門恩怨甚至是婆媳矛盾、家庭糾葛這些“狗血”的商業元素早已被混搭其中,而有些抗戰劇更是充滿了瓊瑤式的情感戲。
如在《向著炮火前進》中,吳奇隆扮演土匪雷子楓,留飛機頭、穿皮茄克、騎鐵摩托、開重機槍,還賣萌耍酷。而女主演甘婷婷在艱苦的抗日後方也依舊光彩照人。兩個人好似一對絆著嘴、鬥著法、打著情、罵著俏的歡喜冤家。雖然是保家衛國的主題,但該劇是一部十足的偶像劇。這些重娛樂、輕史實的設計招來了某些專家的批評,卻受到年輕觀眾的歡迎。
偶像上場重打扮
抗戰偶像劇對造型和服飾格外看重,以“唯美抗戰”的方式顛覆了觀眾對抗戰劇的老印象。儘管在老抗戰劇迷的眼中,身穿風衣、皮褲的男演員和穿著肚兜、皮草的男演員都顯得不倫不類,但年輕觀眾很是支持。除了劇中胡兵、林江國、景崗山組成的“型男幫”令女觀眾趨之若鶩外,被神化了的抗戰女英雄們也令年輕觀眾覺得“心潮澎湃,有股衝上戰場的衝動”。縱然爭議不斷,但收視表現不俗。

創作原則

題材

電視劇創作離不了藝術加工,在不違背歷史邏輯、不改變歷史軌跡的基礎上,為歷史記憶注入血肉,塗抹色彩,使其鮮活起來,正是電視劇創作的魅力所在。

演員

選用年輕偶像提高人氣,也不失為抗戰劇尋求突破的一個出口,但若為了收視而過度戲說就走向歧路了。人物造型上的創新也應當適度,與日寇的殘酷搏鬥更不能簡單處理為充滿魔幻色彩的武俠傳奇,否則是對年輕人的誤導。

編導

八年抗戰史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部沉甸甸的鬥爭歷史,戰爭的殘酷和慘烈程度遠遠超出和平年代的人們的想像。認真創作出尊重歷史事件、尊重歷史人物的電視劇精品,將中華民族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現出來,是每一個年輕演員、編劇和導演義不容辭的責任。

評價

時下一些抗戰劇把敵人描繪得過於弱智,不僅是對歷史的歪曲,更是對浴血捍衛家國的先烈們的不敬。當前人浴血奮戰換來的勝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後人恐怕就很難了解和反思為何這場戰爭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