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紙

抄紙

紙漿製成紙張的工藝過程。現代造紙業中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即將適合於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烘乾而製成紙張。古代最初的造紙方法是模仿繅絲業中的漂絮法,把蠶繭煮熟後浸泡在水裡,撈出後放在蓆子上反覆捶打,將蠶繭搗碎,使蠶絲散成絲棉。人們在生產絲綿的過程中,發現絲絮被捶打後,總有一些殘存絲絮留在蓆子上,晾乾後形成一層薄薄的絲綿片,由此得到啟示,學會用漂絮法製成絲綿紙,供人們書寫之用。但因絲綿紙的原料有限,不能大批量生產,也不易著墨書寫,因此沒能取代竹簡而成為書寫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抄紙
  • 外文名:papermaking
  • 解釋:製造紙張的一個步驟
  • 工序:成型、脫水、烘乾等
  • 形成:“紙胎”
歷史溯源,桑皮紙的製作備料,製作工藝,切皮,揣搗,打石間,潑石間,抄紙,壓紙,曬紙,理紙,抄紙的未來,

歷史溯源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古代最初的造紙方法是模仿繅絲業中的漂絮法,把蠶繭煮熟後浸泡在水裡,撈出後放在蓆子上反覆捶打,將蠶繭搗碎,使蠶絲散成絲棉。人們在生產絲綿的過程中,發現絲絮被捶打後,總有一些殘存絲絮留在蓆子上,晾乾後形成一層薄薄的絲綿片,由此得到啟示,學會用漂絮法製成絲綿紙,供人們書寫之用。但因絲綿紙的原料有限,不能大批量生產,也不易著墨書寫,因此沒能取代竹簡而成為書寫材料。
手工抄紙手工抄紙
到東漢元帝時期,任“尚方令”(專門負責為皇帝製造御用器物)的宦官蔡倫利用職務之便,經過驗試各種材料,終於找到價格低廉、來源充足的原料,如破樹皮、廢舊麻類、破漁網等,仿照漂絮法的過程,先將他們洗淨斬斷,浸漬漚制;再用力反覆舂搗,分離出纖維製成紙漿;然後用細帘子抄取紙漿,瀝去水分晾乾,揭下來壓平砑光,便成了紙張。因此蔡倫成了造紙業的祖師爺,每年農曆的三月十七日是抄紙作坊紀念紙祖蔡倫的日子,這一天,抄紙工人放假一天,改善一伙食,以紀念造紙始祖。每年的十月十七日,也是傳統的節日,這一天抄紙工人吃犒勞,放假一天,也表示一年工作的終結。願乾者可以續工,不想乾者結賬另就作坊。
其實,西漢時期我國便開始了造紙。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附近的一座漢墓中,就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之後又在新疆羅布卓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發掘出了漢代紙的殘片,經推算要比蔡倫所造的紙早150~200年,這充分說明蔡倫是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才使造紙業興盛起來,使紙取代了竹簡,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冀東的手工抄紙以遷安縣最為有名,因為這裡的桑田生產歷史悠久,大量的桑皮為造紙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緊挨縣城的灤河支流——三里河又為造紙業提供了豐富的水力資源。
遷安縣的手工抄紙究竟始於何年,眾說不一,一說始於宋、元,一說始於明初。宋代蘇易簡《紙譜》里就有北方用桑皮造紙的記載。到清代初期,三里河流域的手工抄紙作坊已成規模。康熙年間編撰的《永平府志》對手工抄紙就進行了詳細記載:“沿河一帶至徐家崖、楊家崖、盧溝堡四十餘村,皆設立紙坊,就河水漚洗桑皮,用以造紙,通貨兩京,商賈萃聚,大獲其利倍于田畝。”乾隆三十九年所纂《永平府志·貨類》裡面,桑皮紙就成為納稅產品,並發展到灤州南部,史載:“桑皮紙出遷安黃北社,灤州何家莊亦出。”
1991年12月,修築於家村至龍山地段兒的冷大公路時,發現了一處漢墓,遷安市文物管理人員從裡面發掘出了一件高浮雕畫像陶模型,畫面主體為雙人踏板搗碓狀,二人均高冠長裙,手扶欄桿站於平台之上,單腳踏板。板前為一長梃,下有一台狀支撐物,挺前端嵌入一長方形碓頭,高高翹起,碓頭厚重,底面平滑。與碓頭下面相對的地方是一小平台,很像碓石。從二人踏板的姿勢看,步伐十分協調。經一些抄紙的老師傅辨認,與他們早年搗碎桑皮的搗碓極為相似。如果這一判斷成立,遷安的手工抄紙歷史將向前推進1000多年,由此也可看出冀東的造紙歷史與中原地區是同步發展的。
遷安造紙業的發展,李顯庭做出了重要貢獻。光緒十九年(1893),李家窩鋪村32歲的李顯庭帶著自家生產的毛頭紙,到東北銷售並考察市場。在市場上,他偶然發現一種紙,不僅質地潔白,而且拉力強帶有條紋,經詢問得知該紙產自高麗。於是,他長途跋涉到朝鮮平壤,到一家紙廠做工,經5年偷藝,終於掌握了這種紙的製作工藝,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返回故里,經反覆試驗,1904年建立了“顯記紙廠”,產品稱“顯記高麗紙”,當地民眾亦稱紅辛紙,質量要“高出於朝鮮紙之上”。之後,他又兩次去朝鮮學習機器製紙,於1913年試產出第一台造紙機,1917年產出機制高麗紙,帶動了遷安紙業的大發展,出現了“於是後塵趨步,工廠如林”的盛況。

桑皮紙的製作備料

剝桑皮
秋末桑條成熟季節,用特製的大砍鐮把生長在山坡丘陵、溝旁野外的桑條砍下來,打成小捆,放進蒸槽里進行蒸煮。直到老皮被蒸離“骨”時,把桑條取出來剝皮,繼之把皮曬乾待用。蒸槽即在地面下挖好灶膛,安一至兩口大鍋,圍繞鍋灶從地面壘起長1丈、寬4尺、高4尺的長方形磚槽,然後用石灰或水泥抹好里子。
去皴子
桑皮分表皮、白皮、內皮。皴(cūn)子即表皮。用木棒槌捶打或用石碾子軋以去掉皴子。
泡皮
把去掉皴子的桑皮放入清水河裡,浸泡一至兩天,洗掉附在桑皮上的皴屑等雜質,以起到純潔桑皮的作用。
漚皮
把浸泡好的桑皮放入皮瓮。該皮瓮是在地下挖的一個深1丈、直徑8尺,池壁用磚或板石砌平的圓池。桑皮放入後逐層灑上生石灰,然後加水漫過桑皮。漚1天~2天,待桑皮漚軟後,用擰皮鉤子(在直徑一寸半的小鐵環上,打上一個1寸多長,形似鸚鵡嘴的鐵鉤,安上長木柄)將桑皮撈出。
蒸皮
把漚好的桑皮放進蒸皮鍋,該鍋有接口,蒸煮量大,用普蓋子扣嚴,加火蒸煮,氣大方止。桑皮出鍋後,用石碾子翻軋或用穿著鞋的腳“砭踏”,使殘存的皴子脫落。有的手工抄紙作坊則是在上凍時節,把桑皮泡上一宿,蒸時加上生石灰。現在則是用高壓鍋蒸煮加上適量的火鹼,達到5.6個大氣壓即可。
化皮
也叫“濾皮”。上道工序處理完的桑皮,碼在緩緩流動的池水裡,桑皮被水沖成魚鱗狀,兩日後黃色的桑皮變成肉白色,就可撈出來。
曬瓤子
把化好的桑皮晾曬,乾燥後變成“瓤子”。繼之把瓤子儲存在倉庫里待用。
備紙邊
就是印刷廠裁下來的書、報下腳料以及廢書、舊報等,各紙坊要經常收購,以作為抄紙的輔助原料。另外,還得準備一些象石灰、白堊、明礬、漂白粉等輔助材料待用。
製造紅辛紙時,用3種材料,如60斤邊兒需加4筐麻袋,麻袋先蒸後洗,一筐稻子(桑皮經泡、串、蒸、粉等一系列工序製成的漿)。

製作工藝

砸碓
把瓤子泡軟,濾乾放在石碾子上軋或用腳“貶踏”,使桑皮纖維鬆散開來,然後放進清水中滌盪。把洗好的桑皮捲成小圓捲兒,用木棍軋乾,製成“餅子”。然後把餅子撕成碎條,放在木碓下砸。該木碓是選一根長1丈、直徑7寸的圓木做碓乾,在碓乾中部橫穿一孔,安裝一圓木軸,木軸兩端寬出碓乾半尺,再做一長4尺半、直徑8寸的圓木柱為碓頭,將其斜裝在碓乾大頭一端。碓乾、碓頭、碓軸合稱之為碓身。選一4寸厚、寬於碓乾的長方形條石,將其一端鑿成“U”狀,“U”字的頂端再鑿成半圓狀的小槽,其半徑與對軸半徑相同。把條石的下半截埋入地下,“U”字一端朝上,上端點離地面2尺,碓身放在“U”字支架上,碓頭下是一塊平放的較大石板。砸碓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腳操碓,一人在碓頭旁往碓頭下放料,把碎皮砸成一寸半寬的片兒,稱為“皮條”。

切皮

把皮條壘碼在形狀和長條凳相似,四腿比一般凳要高,板面窄而厚的切皮床上,皮條上放一長板(同皮條寬度相等),一支腳踩繩勒緊長板,然後雙手緊握切皮刀(切皮刀用鐵打制,刀面長約1尺半、寬6寸。刀身兩端有柄,以便雙手操握,把皮條切成碎塊兒。

揣搗

把切碎的桑皮放在長4尺、寬2尺、深1尺7寸左右的石槽里,用水和勻,然後由兩人捉錘(用長1尺3寸、寬7寸、厚1寸半左右的木板做錘頭,在其一側裝上長2尺,直徑1寸左右的圓木柄)揣搗,使之成為糨糊狀。
軋邊兒
即軋紙邊兒,把紙邊兒用水泡軟,放在石碾上軋成漿狀。

打石間

先把桑皮、紙邊纖維放在擦邊盆(由磚瓦窯定製,形大而光滑)里,用雙手揉搓多次,再將其放在石間(石間抄紙作坊的地面下,用3寸厚的板石砌成長6尺、寬4尺半、深4尺的池子,縫隙用水泥或白灰抹嚴,使其長期蓄水不漏)水裡。在石間兩端外側的坑道里,各占一人,每人手持指頭粗的蔫軟木桿,在石間水裡(漿液)左右輪番劃打,每人要打200下方止。

潑石間

由一人站在抄紙坑道里,用瓢往石間的一端潑水,把紙漿趕到另一端。
有的紙所用的原料,需要用漂白劑漂白,這要在入石間前進行;有的則不用,採用自然色。為了使紙質細膩,有的還要加進白堊等輔料。為了增加紙漿的黏度,還可把熟乾的向日葵秸稈用碾子軋碎,然後用細羅篩出細粉攪拌在紙漿里。

抄紙

抄紙工人站在抄紙坑道里,把鏡(一個長方形的木框,中間並排紮上細竹竿或秫秸)支在石間中央,使之與石間幫和石間底垂直,將紙漿隔在鏡的外側,使用時用攪水耙子把漿攪過來,工人用簾床(一般用松木或梨木打制,簾床比帘子寬一些,用木條連成目字形,中間的木條要棱朝上)托住帘子(抄紙帘子是用馬尾把細而圓的竹條連綴起來,上部邊緣處加上直徑1寸左右的梨木桿兒,以便在抄紙時湧出厚邊兒。下部邊緣加上1.2寸寬的竹劈子,以便在下托子時用手提攜。叫擺帘子,兩邊用鐧(亦稱為捏尺,用方棱梨木製成,形似古兵器鐧)夾緊,然後向半尺深的槳液里撈抄,就水的浮力端成水平狀,一個來回,借水力把紙邊兒涌回。這個厚紙邊兒稱為“覓頭”。用一隻手提著帘子的一端,把帘子上的紙慢慢下到抄案上,這叫“下托子”。一個抄紙工人一般一天能抄1000簾紙,這叫“一石間紙”。如果是大型紙,如紅辛紙、書畫紙等則要兩個人抄。分正抄、幫抄,正抄負責下托子、取帘子,幫抄負責配料。抄紙工人按所抄紙的數量提取份額作為薪水,現在正抄每張紙能掙6分,幫抄能掙5分5。

壓紙

一石間紙抄完,要壓去托子裡的水分,即在紙托子上放好同樣大小的席片,席片上放上木板,木板上放一粗橫木,把梯桿(把長1丈2尺、直徑1尺4寸的硬木段,中間一劈為二,劈面相對,用兩根木撐子連線兩段,成梯形狀)一端插入千斤樁(就是抄案旁嵌入牆壁的木十字架),隨後壓上橫木,在梯桿另一端依次壓上大塊板石五六塊兒,約七八百斤重,壓一夜即可。第二天一早,便可卸下梯桿,掀起紙托,這時的紙俗稱“紙塊”。

曬紙

曬紙。從紙塊上把紙揭下來,貼在曬紙架上。曬紙架分立式和臥式兩種,立式曬紙架是把直徑3寸、長5尺的柳木或楊木,一破兩半,劈面相對,上半部用木板連線,中間安上托木,以便托住濕紙。臥式曬紙架,是用柳木或楊木製成,似獨輪車,兩腿一輪。還可以貼在牆道子(俗稱風牆)里,即壘成高6尺左右,相距9尺左右的兩道東西走向的平行牆壁,內壁用白灰抹平,牆道子上面搭上秫秸帘子,防止曝曬。晾紙時在內牆壁上用棕刷刷上稀麵糊(用白面、水調拌均勻),小心翼翼地把紙揭起,貼在牆上,注意不能把紙弄皺和撕裂。從紙塊兒上揭一張,貼一張,待紙乾燥後揭下。
曬紙曬紙

理紙

揭下來的紙要過數,過去小紙一般190張為“一刀”,現在100張為“一刀”,100刀為“一件”。有些紙要裁剪四邊兒,如書畫紙。有的紙則不需要裁剪,則需要在打捆後用木銼銼一下。還有的紙則採用自然形態,即毛邊兒,如紅辛紙、呈文紙等,成了名副其實的“毛頭紙”。
手工抄的紙富有綿性,拉力較強,蛀蟲不嗑,經久耐用,有明顯的直紋。種類有紅辛紙、書畫紙、白呈文紙等。加工宣紙要要加些麻類,諸如舊麻袋,經洗淨、粉碎、蒸煮、揣搗、漂白等工序。
所出產品種類繁多,有書畫紙、新聞紙、辦公紙、毛頭紙、大力紙(紅辛紙)、鏡頭紙、傘篷紙、複寫紙、打字紙等十數種。
民國初年所印的民間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等通俗讀物用的就是毛頭紙。還可用於書畫、裱糊、包裝等。

抄紙的未來

解放前,冀東以遷安縣的手工抄紙作坊規模最大,現在大多已被機械造紙所代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