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時間

技術與時間

《技術與時間》是2000年1月1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貝爾納·斯蒂格勒。該書剖析和批判了偏愛走極端的法國知識分子。

基本介紹

  • 書名:技術與時間
  • 又名:La Technique et le Temps la Faute d'Epimethee
  • 作者:貝爾納·斯蒂格勒
  • ISBN:7805679789
  • 頁數: 341頁
  •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 32
  • 條形碼: 9787805679785
  • 產品尺寸:19.8 x 13.8 x 1.6 cm 
  • 叢書名:人文與社會譯叢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當今著名學者貝爾納·斯蒂格勒的重要論著技術與時間》的第一卷。作者在書中,綜合以西蒙棟、吉爾和勒魯瓦-古蘭等人類學、民族學、史前史學家為代表的技術進化理論和以海德格爾為代表的生存現象學理論,從人類因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這兩個品質出發,通過闡釋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對技術與時間在人類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進行重新討論,從而建立技術與時間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間新的關係。
本書《技術與時間1.艾比米修斯的過失》作者對偏愛走極端的法國知識分子本身進行了剖析和批判,研是究法國現代思想史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知識社會學的名著。在許多情況下,深刻的思想往往採取片面的姿態,左派的作品是這樣,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
作為德希達的繼承人,斯蒂格勒在技術命運的哲學分析領域開始了一個轉折。——戈里高利 沙東斯基

作者簡介

貝爾納·斯蒂格勒(1952— ) 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希達的學生和好友。曾任巴黎國際哲學院教導主任、法國音像研究所副主任,曾指導過套用於文本、圖像和聲音的數位技術領 域的多項研究,現為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文化部負責人。他的哲學著作《技術與時間》系作者在德希達指導下,積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學成果而成的博士論文,被認為是20世紀末法國 哲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部分 人的發明
引論
第一章:技術進化論
1.一般歷史與技術史
2. 技術體系
3. 技術體系及其與經濟、社會體系的關係
4. 技術體系的極限
5. 發明過程中的理性和決定論
6. 發明和革新
7. 工業投資:技術體系、經濟體系和國家機器的聯合進化
8. 持續革新:技術和科學的新型關係
9. 技術的普遍性
10. 人與物質的耦合
11. 趨勢和事件
12. 種族差異和技術分化
13. 作為根源的地理因素和作為“一體化進程”的種族特性
14. 技術動力的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
15. 趨勢的兩個方面
16. 技術環境作為沖淡內在環境的因素
17. 進化的持續
18. 工業技術的進化必然要求放棄技術理論中的人類學假設
19. 機械學:關於工業物體具體化過程的科學
20. 作為運行物質的工業物體的遺傳學
21. 技術在工業社會變遷中的主導地位
22. 技術物體發展的不可預測性
23. 工業物體的突變、系譜和自然發展
24. 超前是組合環境產生的條件
第二章:技術學和人類學
1. 作為時間問題提出的技術問題的悖論
2. 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問題
3. 人成為宇宙秩序及其自我毀滅的力量
4. 技術的問題就是干預的問題:無度和尺度、天體秩序和災亂
5. 技術學
6. 人類學
7. 從《美諾篇》到《斐德羅斯篇》直至盧梭形上學
8. 盧梭和人類學
9. 平等、力量和差異
10. 起源的不確實性、自然之聲(“分辨”的含義)以及加勒比人的回憶
11. 思維先於創造
12. 腳和手
13. 一切現成在手
14. 集一切於自身
15. 第二起源
16. 偏離的內部:可能性
17. 差異就是理性,理性就是死亡,死亡就是死亡的超前
18. “跨越一個如此巨大的間隔”
19. 再論第二起源
第三章:誰?什麼?人的發明
1. 人的相關差異(différance)
2. 一切從腳開始
3. 領先和落後
4. 骨骼、工具和大腦
5. “技術意識”與超前
6. 技術差異化的雙重起源
7. 器具助產術
8. 三論第二起源
9. 近人類的語言
10. 裂變的記憶
11. 特有語言差異的無差異性
12. 已經在此、相關差異、後種系生成
13. “誰”和“什麼”
第二部分 愛比米修斯的過失 引論
第一章:普羅米修斯的肝臟
1. 遺忘者的遺忘
2. 死亡學:手下一無所有
3. 在自身之外
4. 出生和不確定性
5. 愛比米修斯:孤僻者
6. “無共同體者的共同體”
7. 肝臟
第二章:已經在此
1. 器具條件
2. 後理念:傳統
3. 知識的同一性和現成在手的“什麼”的分量
4. 持久地固定當即
5. 程式與不確實
6. 知識和退避
7. 時鐘:無未來一代的實時
8. 固定和確定
9. 個體化
10. 存在的歷史的延遲時間
11. 存在的代價
第三章:什麼”的解脫
1. 日常性的分析:作為從“什麼”的解脫(第一篇)
1. 1. “誰”與“什麼”的相關差異
1. 2. “誰”與“什麼”在日常性中的混同以及作為期待的在世存在的煩忙
1. 3. 手作為“誰”對“什麼”系統的(理解)把握 1. 4. 胡塞爾的回憶概念和作為指引的“什麼”的系統 1. 5. 海德格爾的去遠化的遺忘
1. 6. “誰”的程式的中性(neutralité)
1. 7. 作為“圖像意識”的工具
1. 8. 特有語言自身之外的特有的(無)憂和死亡的文章
2. 過失性存在的結構:作為對“什麼”的介入(第二篇)
2. 1. 缺陷性存在:作為可能中斷一切程式的程式化
2. 2. 手的手段和“什麼”的無限性
2. 3. 作為喚回的重複以及非我的發明
2. 4. 器具和科學之手
3. 歷史性的歷史構造問題以及歷史性作為“什麼”的新面目(第二篇的最後兩章)
3. 1. 世界歷史的“什麼”的第二性
3. 2. 世界歷史之物的平俗化:第三回憶的遺忘
3. 3. 附加物的精確性和收復
3. 4. 精確性和可能性
中法概念性辭彙對照表 法中人名對照表 譯後記

叢書信息

人文與社會譯叢 (共158冊), 這套叢書還有 《運動中的力量》,《現代性的後果》,《現代社會中的法律》,《浪漫主義的根源》,《文化的解釋》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