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成悲劇女神的薩拉·西登斯

扮成悲劇女神的薩拉·西登斯

1768年、在著名的法國美術院創立於120年後,才在倫敦誕生皇家美術院,它的出現,意味著英國繪畫派終於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扮成悲劇女神的薩拉·西登斯
  • 作者:雷諾茲(Joshua Reynolds)
畫作檔案,畫作釋義,

畫作檔案

名稱:扮成悲劇女神的薩拉·西登斯
作者:雷諾茲
年代:1784年
尺寸:236x144厘米
類別:油畫
存藏:聖馬利諾漢丁頓圖書及美術館

畫作釋義

跟歐洲大陸上那些美術大國相比,英國美術落後了數百年。1768年,在著名的法國美術院創立120年後,才在倫敦誕生了皇家美術院。它的出現,意味著英國繪畫流派終於正式形成。喬舒亞·雷諾茲爵士(1723-1792年)這位皇家美術院的首任院長,在英國繪畫發展歷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處在畫壇的中心,傾向古典藝術的雷諾茲,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大師為榜樣,追求理想化的崇高,鼓吹莊重的風格,深深影響著社會上的趣味和畫家的創作。封爵和擔任英王首席畫家是他成功的證明。
英國演員羅傑·肯布爾帶著他的孩子們,組成一個巡迴演出的劇團。劇團里的一個成員是他的女兒薩拉,1773年時,這個姑娘嫁給演員威廉·西登斯,從此18歲的薩拉就成為薩拉·西登斯。1775年,她登上了倫敦著名的特魯里街劇院,首次在英國都城露面,但未獲成功。在各地磨練了七年後,1782年再度出現在特魯里街劇院,鮮花與掌聲立刻淹沒了她。她成為無與倫比的悲劇演員,以演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夫人等角色獨步英國戲劇界,1812年她就是以這個角色告別舞台的。
雷諾茲描繪薩拉·西登斯時,這位以美麗、溫柔、高貴著稱的女演員正令倫敦人大為傾倒。推崇崇高境界的雷諾茲,似乎不想僅僅畫出一位年輕迷人的女郎,她的個性並不怎么重要,他要把她變成一個能體現崇高的悲劇精神的女神,賦予她更普遍更抽象的理想色彩。
為此,雷諾茲利用了較低的視點,讓坐在寬大厚重的寶座上的薩拉·西登斯具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觀者不得不仰視她。她穿著色彩沉著的古典式長袍,莊重地坐在那裡,女皇般尊嚴,凝望天空的目光中閃動著痛苦的光芒。從某種意義上,她的形象令人想起米開朗琪羅的西比爾的形象,儘管兩者沒有很直接的聯繫。其實,對雷諾茲來說,借鑑他推崇的大師或作品,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他著名的凱佩爾像(1753-1754年)不也效法了古代名雕《眺望樓的阿波羅》嗎?廣而言之,一切具有古典傾向的美術家,都不恥於仿效經典人物和作品,都不迴避利用傳統的程式和因素。
雷諾茲最重視的,還是那種規模宏大的歷史畫,但歷史沒給他機遇,他不得不滿足畫肖像,他留存下來的名作,基本上也是肖像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