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設備和操作

手術設備和操作,進行手術時所用器械和操作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術設備和操作
  • 適用地點:進行手術的場所
進行手術的場所,基本要求相似。即大小適中,採光通風良好,便於清潔消毒。手術室宜建立在接近外科病房的一端或樓房的上層,以便於接送患者和管理;儘量安排在朝北的一面,以便能保持恆定、柔和的光線;根據使用目的面積大小不同,一般30平方米左右;先進的手術室已採用超濾層流裝置。手術室應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並定期清潔、通風、消毒。手術器械 常用為刀、剪、針、鑷、鉗、鉤等。手術刀 以活動刀柄為主,可選用長短不同的刀柄及不同形狀、大小的刀片。手術剪 有彎的、直的,鈍頭、尖頭。長的鈍頭彎剪,多用於胸、腹腔深部手術。尖頭的直剪一般用於剪線及淺層組織的解剖。眼科和成形科用的手術剪更小巧精細。手術鑷 用於夾持組織,以利解剖及縫合。鑷的尖端分有齒、無齒(平鑷),粗齒、細齒。鑷的尖端分尖頭、鈍頭。粗齒鑷用於夾持較堅硬的組織,損傷較大;細齒鑷用於精細的手術,如面部整形手術等。無齒鑷用於脆弱的組織及臟器;精細的尖頭鑷對組織損傷輕,用於血管、神經手術。縫合針 簡稱縫針,有直針、彎針,中國多用彎針。圓針用於縫合臟器、血管等,損傷較小;三角針前半部為三梭形,較鋒利,用於縫合皮膚、韌帶等堅韌的組織,損傷性較大。手術鉗類 有多種類型:①持針鉗。又稱持針器,用於挾持縫針,縫合組織。②血管鉗。有各種類型,主要區別在於齒槽床的不同,有直、彎、直角、弧形等。常用的血管鉗尖端為平端。用於血管手術的,齒槽的齒較細、較淺,彈力較好,對組織、血管的壓榨作用小,造成的損傷較輕,故稱無損傷血管鉗,其他尚有夾持軟組織的組織鉗(鼠齒鉗)、夾持胃和腸管的卵圓鉗、固定消毒巾的巾鉗、夾持紗布塊或臟器的海綿鉗(環形鉗)和胃鉗、腎蒂鉗等。拉鉤 又稱牽開器,用於手術區域的顯露,便於操作。有各種不同類型,還有適用各種手術需要的固定牽開器等。吻合器械 部分胃腸道及血管外科已套用胃腸吻合器及血管吻合器來代替針線縫合,簡化操作過程。其器械原理與釘書器相同。手術體位 手術時患者的體位應以便於操作,而患者又能耐受為原則。多數手術採用仰臥位。其他尚有俯臥位(如脊柱、肛門手術)、側臥位(如某些開胸手術)、坐位(如扁桃體摘除術)、截石位(適於肛門、會陰、陰道等部位的手術)等。無菌處理 無菌手術切口絕大多數都能癒合良好,但細菌普遍存在於人體和周圍環境中,所以要採取措施,防止細菌進入傷口。無菌術就是這種預防措施,包括滅菌法、抗菌法和有關的規章制度,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消毒滅菌。滅菌法 用物理的方法,徹底消滅手術器械和敷料上的細菌,常用的方法有:高壓蒸氣滅菌法、煮沸滅菌法、火燒法(見消毒)。抗菌法 用化學方法消滅細菌。①浸泡消毒法。用於銳利器械、塑膠、矽酸製品或內窺鏡等。常用藥液有0.1%新潔爾滅(苯扎溴銨)或洗必泰溶液、70%酒精、10%甲醛(福馬林)等。②蒸氣熏蒸法。用於塑膠、有機玻璃等醫療器械及縫合線等,多用40%甲醛溶液,置於容器蒸格下,加入高錳酸鉀,熏蒸1小時即可達到消毒目的。空氣消毒 通常用乳酸蒸氣消毒法。每100立方米空間用80%乳酸12毫升,乳酸倒入容器內,用酒精燈加熱,蒸發後滅火,閉門窗半小時再通風。在破傷風或氣性壞疽污染的手術間,清掃擦洗後,需用甲醛蒸氣消毒,每立方米用40%甲醛2毫升及高錳酸鉀1克。也可用紫外線燈作空氣消毒,每日照射1~2小時。農村簡易手術室可用5%漂白粉液噴灑後密閉1小時,或用艾葉熏屋。手術區的準備 以化學方法為主的消毒過程,防止手術切口的細菌感染。手術區皮膚消毒範圍一般包括切口周圍15厘米的區域。剃去過長的毛髮並清洗後,用2.5%碘酊塗擦皮膚,乾燥後,以70%酒精將碘酊擦淨2次,以免損傷皮膚。在嬰兒面部和外生殖器以及涉及黏膜的部位,可僅用70%酒精塗擦3次;也可用0.1%洗必泰酊或0.1%新潔爾滅塗擦2次。清毒後鋪無菌布單,即屬無菌區域。手術人員的準備 ①更衣。進手術室前穿清潔鞋和衣褲,戴好口罩和帽子。②刷手。ⓐ肥皂刷手、酒精浸泡法。剪短指甲、除去甲緣積垢,肥皂水洗手,用無菌刷蘸煮過的肥皂水刷洗手和手臂,從指尖到肘上10厘米處,自下而上,兩臂交替刷洗三遍,每次刷完後以清水沖洗淨,共需10分鐘。再用無菌毛巾擦乾,將手和前臂到肘上6厘米,浸泡在70%酒精內5分鐘。ⓑ碘伏刷手法。肥皂洗手後,用無菌毛刷蘸0.75%碘伏,刷洗手和前臂1次,共5分鐘,範圍同酒精浸泡法。ⓒ美逸柔滅菌王刷手法。此類產品均為高效複合型消毒液。用無菌刷蘸液3~5毫升,刷手3分鐘,沖洗擦乾後,再用消毒液噴手。其他尚有用0.1%新潔爾滅泡手、氨水洗手法等。③穿無菌手術衣和戴手套。穿無菌手術衣方法是將手術衣輕輕抖開,提起衣領兩側,將雙手插入袖內,兩臂前伸,由巡迴護士協助穿上後,兩臂交叉提起腰帶送向後方,由護士在身後繫緊。多用高壓蒸氣滅菌乾手套。戴法:左手捏住手套套口翻折部,右手先插入右手手套內,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幫助左手插入手套內。手術基本技術 手術種類與方法有許多種,基本操作是清創、切開、止血、結紮與縫合。清創 使污染傷口轉變成清潔傷口,爭取一期癒合。一般軟組織損傷的清創步驟為:①清洗傷口。適當麻醉後清洗傷口周圍皮膚,除去毛髮,用軟毛刷蘸肥皂水刷洗皮膚,再以大量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②清理傷口。用碘酒、酒精或新潔爾滅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後,鋪無菌巾,仔細探查傷口,取出異物,切除壞死組織,修整創緣。③縫合傷口。一般新鮮傷口,污染輕,受傷12小時內處理的,多可即時按層縫合,此即一期縫合;損傷時間長,污染嚴重者,可只縫合深層,或暫填凡士林紗布或鹽水紗布,3~5天后,分泌物減少,傷口部色澤較好時再縫合,此即延期縫合。切開 切口的選擇,一是應位於病變附近,以便能通過最合適的途徑顯露患處;二是要保留切口部位的生理功能,不損傷重要的解剖結構。儘可能注意美觀,少留瘢痕。顏面、關節、手部的切口,應與皮紋(朗格爾氏線)一致。切開時刀刃與皮膚垂直,用力均勻,一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避免切口邊緣參差不齊,深部組織要逐層切開。止血 止血不完善,無法辨別解剖結構,影響手術操作;術後會形成血腫,引起感染。大量出血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止血的主要方法有:①結紮止血。先以血管鉗夾住出血組織,再以絲線結紮出血處。較大的血管也可用此種方法止血。②電凝止血。以血管鉗夾住出血點後,用電凝器與血管鉗接觸,燒灼出血點止血。用電刀或雷射刀切割組織,也有一定止血作用,可減少術中出血。③縫合止血。多用於鉗夾的組織過多,結紮有困難或線結容易滑脫時。④止血藥止血。如肝臟等創面滲血時,可用明膠海綿等壓迫;骨斷面滲血,可用骨蠟。結紮 止血、吻合、縫合都要不斷結紮。常用的結紮有三種,手術中最常用的是方結,其次是三重(疊)結,而不是外科結。①方結。又稱平結,第一個結與第二個結的方向相反,故不易滑脫。用於結紮較小的血管和各種縫合時的結紮。②三重(疊)結。是在方結的基礎上再加一個結,此第三結與第二個結方向相反,較牢固,故又稱加強結。③外科結。打第一個結時繞兩次,使摩擦增大,故打第二個結時不易滑脫和鬆動,比較可靠。平時少用,多用於大血管或有張力的縫合後的結紮。打結方法,常用的是單手打結法,另有雙手打結及持鉗打結法。縫合 根據情況可套用各科縫合方法。如間斷縫合和連續縫合;加強切口各層閉合力的減張縫合和包埋闌尾切除後的殘端、閉合穿孔腸道的荷包縫合等。應按層次嚴密正確的對合。不能只縫淺層而留下死腔(空隙),以免腔內積血積液,不但阻止癒合,且招致感染。皮膚縫合後應稍隆起,結紮線鬆緊合適;縫線密度根據部位、張力和美觀等因素來決定,不能僅從縫合針數來判斷手術的大小和質量。如整形科縫合顏面部切口時,針距小,所帶兩側組織少,針數雖多,而瘢痕少。內臟和切口深層組織的縫合均不拆線,皮膚縫線均應拆除。拆線時間要參考切口部位、縫合時的張力、組織癒合能力等因素,不能機械規定。一般頭頸部術後4~5天拆除,軀幹部5~7天,四肢8~10天,減張縫線則在12~14天左右拆除。引流 使體內腔隙中的內容物排出體外的方法。使積膿或積液及時排出,促使死腔縮小或閉合。常用的有捲菸式引流,紗布(或凡士林紗布)、膠管引流等。引流物應放在最低位置,並注意觀察引流液體的性質和容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