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拓展培訓

戶外拓展培訓

戶外拓展培訓英文為Outward Development,又稱戶外拓展培訓(Outward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去戰勝一個個困難。拓展訓練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戶外拓展培訓
  • 外文名:Outward Development
  • 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 培訓目的: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簡介,起源,作用,個人心理訓練,團隊合作訓練,現實社會意義,發展,國外的發展,國內的發展,特徵,概述,要素,特點,目標,主要課程,四個環節,戶外拓展培訓(體驗式學習模式)五步循環,魅力,價值,普通培訓的區別,項目,意義,程式,探索,學習,品質,超越,整合,雙贏,

簡介

戶外拓展培訓英文為Outward Development,又稱戶外拓展培訓(Outward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去戰勝一個個困難。拓展訓練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起源

戶外拓展培訓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盟軍在大西洋的船隊屢遭德國納粹潛艇的襲擊。在船隻被擊沉後,大部分水手葬身海底,只有極少數人得以生還。英國的救生專家對生還者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研究,他們驚奇的發現,這些生還者並不是他們想像中的那些年輕力壯的水手,而是意志堅定懂得互相支持的中年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專家們終於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些人之所以能活下來,關鍵在於這些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於是,提出“成功並非依靠充沛的體能,而是強大的意志力”這一理念。 當時德國人庫爾特·漢恩提議,利用一些自然條件和人工設施,讓那些年輕的海員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戰的活動和項目,以訓練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後其好友勞倫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伯德威海上訓練學校,以年輕海員為訓練對象,這是戶外拓展訓練最早的一個雛形。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英國出現了一種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訓,這種訓練利用戶外活動的形式,模擬真實管理情境,對管理者和企業家進行心理和管理兩方面的培訓。
由於戶外拓展培訓這種非常新穎的培訓形式和良好的培訓效果,很快就風靡了整個歐洲的教育培訓領域並在其後的半個世紀中發展到全世界。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各類群體。訓練目標也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

作用

個人心理訓練

戶外拓展培訓是一項旨在協助企業提升員工核心價值的訓練過程,通過訓練課程能夠有效地拓展企業人員的潛能,提升和強化個人心理素質,幫助企業人員建立高尚而尊嚴的人格;同時讓團隊成員能更深刻地體驗個人與企業之間,下級與上級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從而激發出團隊更高昂的工作熱誠和拼搏創新的動力,使團隊更富凝聚力。

團隊合作訓練

戶外拓展培訓是一套塑造團隊活力、推動組織成長的不斷增值的訓練課程。是專門配合現代企業進行團隊建設需要而設計的一套戶外體驗式模擬訓練,這是當今歐洲、美洲及亞洲大型商業機構所採納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模式;訓練內容豐富生動,寓意深刻,以體驗啟發作為教育手段,學員參與的訓練將成為他們終身難忘的經歷,從而讓每一系列活動中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觀念,能牢牢地紮根在團隊和每個成員的潛意識中,並且能在日後的工作合作中揮發應有的效用。通過拓展訓練,學員在以下方面將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係,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自然。

現實社會意義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人際互動的社會,是一個團隊英雄主義的時代。如何實現團隊的整體優勢和優勢互補?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分工越來越細,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人與人的情感交流越來越困難的競爭環境中,企業、組織和個人更需要團隊。戶外拓展訓練揉合了高挑戰及低挑戰的元素,拓展訓練強調學員去“感受”學習,而不僅僅在課堂上聽講。

發展

國外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Outward Bound這所新型學校並沒有因為其歷史使命的結束而結束。這種具有獨特創意的特殊訓練方式也逐漸得到了推廣,訓練對象由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群體。1946年,Outward Bound信託基金會(Outward Bound Trust)在英國成立,目的是推廣Outward Bound(簡稱OB)理念,並籌集資金創辦新的OB學校,OB信託基金會擁有OB的商標,掌握著該商標使用許可證的發放。1962年曾在戈登思陶恩任教的美國人喬什·曼納(Josh L Miner)在美國成立科羅拉多OB學校,並於1963年正式從OB信託基金會獲得許可證書,成為真正將拓展訓練推廣開來的人。
將拓展訓練在學校教育推廣開來的是美國一所高中的校長皮赫(J. Pieh)。經過不懈地努力,皮赫將拓展訓練的方法套用於學校教育中,與現存的學校制度結合起來,為教育開闢了新的思路和領域。1974年,外展訓練實踐活動的大綱出台後,得到了世人的矚目和好評,該大綱被“全美教育普及網路(NDN)” 評選為優秀教育大綱之一。隨後,在美國高中課程大綱中,一直沿用該計畫的學校達到90%。
1964年1月9日,組成OB法人組織(Outward Bound Inc)的檔案在美國起草,經過不斷地發展,OB學校已經遍及全球五大洲,共有40多所分校。在亞洲地區、新加坡最早建立了OB學校,此後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先後引進這種體驗式教育的課程模式。

國內的發展

1970年,香港出現了外展訓練學校。1994年,一所拓展訓練學校在北京成立。
拓展訓練以獨特的培訓模式和新穎的培訓項目,給國內的培訓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經過短短几年的發展,培訓機構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增長。據北京一拓展師培訓中心整理的數據顯示,在國內比較正規且形成規模的拓展培訓機構已有328家,而參與組織拓展訓練或“類拓展訓練”的機構,包括戶外運動俱樂部、管理諮詢公司等已超過千餘家。
1999年,我國拓展訓練在經歷了四年的發展和提高后,和學校教育在培訓活動中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EMBA學員也把拓展納入課程體系之中,讓學生到拓展培訓公司參加拓展活動。幾乎在同一時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浙江大學、中國工商管理學院、暨南大學等學校的MBA/EMBA教育中,也紛紛把拓展作為指定課程內容。

特徵

概述

在傳統的經濟模式中,產品個性化與產品批量生產是兩個相互矛盾的概念, 一般而言,只有標準化的產品才能形成批量,而標準化是必然以犧牲個性化為代價的。而體驗理論替代了這一理論,提出了大批量生產個性化產品的概念。體驗理論的理想特徵是:在這裡,學習是一個過程,學習者是這一過程的“產品”,因為當學習過程結束的時候,記憶將長久保存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學習者願意為這類體驗支付相關時間與費用,因為它美好、難得、非我寞屬、不可複製、不可轉讓、轉瞬既逝,它的每一瞬間都對於參加學習者是一個“唯一”。 學習原本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要素

1、讓學員成為演員
2、學員全面體驗
3、超越體驗本身
4、學員學習的穩固性

特點

1 學習的體驗
2 逃避的體驗
3 娛樂的體驗
4 審美的體驗
綜合這些要素,經常被用來作為體驗經濟範例的一些體驗品牌其實都無法完整地回答這幾個體驗經濟理論中所格外強調的問題。然而,卻有一種體驗產品幾乎給出了完美的答案:這就是體驗式培訓-----拓展培訓(戶外體驗訓練)。
在戶外拓展培訓(戶外體驗訓練)中,教師被稱為培訓師,也不再是主角,學員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培訓師從知識技能的傳遞者,變成了引導、激發學員盡情表演的導演。培訓方提供舞台,並且與學員一起編寫劇本(培訓方案),學員既是演員,又是觀眾。同時,強調學員在培訓後的回顧,這個過程使參訓者在自我的反省、回顧中完成自我關照,完成對體驗的超越。讓每位學員都體會到學習原本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其次,戶外拓展培訓(戶外體驗訓練)真正做到了四種類型的體驗兼容,戶外拓展培訓(戶外體驗訓練)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學習的體驗”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由於戶外拓展培訓(戶外體驗訓練)打破了在現實學習生活中的角色關係,因而給參訓者提供了一種“逃避的體驗”;體驗式培訓的載體是各種器械科目(教具)與遊戲,這些科目本身多變而有趣,所以參訓者獲得了“娛樂的體驗”;在訓練過程中,由於受訓學員都非常投入,一些人性中的本善和一些人所特有的高尚素質得以充分的發揮,使受訓者得以欣賞到人性美這一主題,獲得充分的“審美體驗”。
我們淺析素質拓展的培訓原理意義就在於讓大家先初步了解這種培訓結構,近而更加透徹的對素質拓展培訓領域有更深刻的了解。
時尚性:適應了當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質和回歸自然的需求。
突破性:並非體育加娛樂,也不是魔鬼訓練,而是對正統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煉和綜合補充,打破常規,產生新的意義。
豐富性:所有項目以體驗活動為先導,引發出人知、情感、意志和交往活動,戶外拓展培訓使短暫的訓練充實而豐富。
挑戰性:所有項目都具有一定難度,心理、體能、智慧型的極限挑戰。
自然化:與大自然互動,通過自然的學習方式,達到自然的個性成長。
團體性:實行分組活動,強調團隊合作。通過面對共同的困難,使每一名隊員竭盡全力,既增強了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時又從團隊中汲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高峰體驗:在克服困難、順利完成課程要求以後,隊員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獲得人生難得的高峰體驗。
自我教育:充分尊重隊員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即使在課後的總結中,教員也只是點到為止,主要讓隊員自己來講,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人性化:心的旅程,重視心靈的感動和感悟。
人生需要拓展,希望所有的朋友都得到一個屬於自己人生的拓展,使得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

目標

戶外拓展培訓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並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主要課程

戶外拓展培訓的課程主要由陸、海,空,三類課程組成。水上課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課程包括:遠足露營、登山攀岩、野外定向、傘翼滑翔、戶外生存技能等;場地課程是在專門的訓練場地上,利用各種訓練設施,如高架繩網等,開展各種團隊組合課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訓練活動。

四個環節

1、團隊熱身——在培訓開始時,團隊熱身活動將有助於加深學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緊張,建立團隊,以便輕鬆愉悅的投入到各項培訓活動中去。
2、個人項目——本著心理挑戰最大、體能冒險最小的原則設計,每項活動對受訓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3、團隊項目——團隊項目以改善受訓者的合作意識和受訓集體的團隊精神為目標,通過複雜而艱巨的活動項目,促進學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顧總結——回顧將幫助學員消化、整理、提升訓練中的體驗,以便達到活動的具體目的。總結,使學員能將培訓的收穫遷移到工作中去,以實現整體培訓目標。

戶外拓展培訓(體驗式學習模式)五步循環

體驗式學習是用以激發個人潛能,提高企業生產力的新型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法的前提是:體驗先於學識,同時,學識與意義來自參加者的體驗。每個參加者的體驗都是獨特的,因為這個學習過程運用的是歸納法而不是演繹法,是由參加者自己去發現、歸納體驗過程中提供的知識。
第一步:體驗
此乃過程的開端。參加者投入一項活動,並以觀察、表達和行動的形式進行。這種初始的體驗是整個過程的基礎。
第二步:分享
有了體驗以後,很重要的就是,參加者要與其它體驗過或觀察過相同活動的人分享他們的感受或觀察結果。
第三步:交流
分享個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環的關鍵部分則是把這些分享的東西結合起來。與其它人參加探討、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內在生活模式。
第四步:整合
按邏緝的程式,下一步是要從經歷中總結出原則並歸納提取出精華。再用某種方式去整合,以幫助參加者進一步定義和認清體驗中得出的結果
第五步:套用
最後一步是策劃如何將這些體驗套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套用本身也成為一種體驗,有了新的體驗,循環又開始了。因此參加者可以不斷進步。

魅力

為什麼“戶外拓展培訓”能有如此的魅力呢?說到企業培訓,人們通常就會聯想到各類文憑培訓班或各種MBA培訓班,實際上,知識和技能都是有形的資本,而意志和精神則是無形的力量。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動手能力和意志的堅定、堅韌往往比起書本的知識更為有效和實用。同時,如何開發出那些一直潛伏在你身上,而您自己卻從未真正了解的力量,怎樣才能弄清,您與他人的溝通和信任到底能深入到什麼程度?這些,就是戶外拓展培訓的真正意義。

價值

良好的團隊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現代人人格特質的兩大核心內涵。在現代社會,人類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這種人格力量的駕馭下,才會迸發出耀眼的光芒,戶外拓展培訓應運而生。利用戶外自然環境對人進行培養的戶外培訓方式起源於二戰期間的海上生存訓練,戰後逐漸演變成一種面向現代社會的戶外訓練方式。
拓展人的價值觀
[積極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和人生態度是拓展精神的核心。樂觀自信,從我做起,環境因我而變;坐言起行,言必行,行必果;從內心關懷客戶;
[開拓創新]以開放的心態,應對變化,積極進取。
[認真負責]人和事因認真而完美,注重細節是專業化的表現。堅守承諾,積累信用。
[獨立協作]獨立自主,各司其職,獨當一面。個人和公司的競爭力來自你不可替代的價值。高水平的獨立,才有可能帶來高水平的協作。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以雙贏的心態創造最大動力。
[共享成功]成功來自每個人的努力和貢獻,成功是協作的結晶;共享成功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好處。但共享不是平均分配,吃大鍋飯。

普通培訓的區別

特色一:學員是主角
這一點應當說是與通常的培訓比較大的不同,培訓的整個過程中,學員一直是活動的重心,學員通過自己身體力行的活動來感受,並從中悟出道理。培訓師的講解都是基於所有學員回顧的基礎上展開的,而不是單向的闡述。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保證了學員的投入程度。
特色二:簡單遊戲蘊涵深刻道理;
“背摔”、“斷橋”、“天梯”、“電網”……“拓展訓練”所採用的活動看上去都非常簡單,其實這些項目中絕大多數都是經過幾十年心理學、管理學、團隊科學等方面論證,能夠對個人心裡素質和團隊質量得到提升的項目,其科學性不言自明。
特色三:參訓者情感距離被迅速拉近
參加拓展訓練的隊員通常被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培訓師的調動充分融合,活動本身由於都面臨著挑戰,許多項目需要大家忘我的合作才能完成。這樣形成的感情就如同在軍營、在學校形成的感情,其感情距離遠遠低於通常情況下社會性的朋友關係。
特色四:培訓師能文能武
拓展訓練培訓師一直被公認為現代社會的陽光職業,酷且博學。不但能在各種戶外培訓器械上大展身手,又能在回顧教室中侃侃而談。
特色五:培訓效果與眾不同
同常規針對技能的培訓不同,拓展訓練更多意義上是針對態度的培訓。針對這一領域的培訓產品是非常少見的,而對於企業而言,員工態度往往決定了其工作績效,這就給予了拓展訓練一個非常廣闊的生存空間。從參訓企業得普遍反饋來看,拓展訓練對於改善團隊質量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不同於旅遊:
很多人把拓展訓練當作是一種旅遊形式,這個認識是不準確的。旅遊的目的往往是放鬆、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和增進感情。與之相對,拓展訓練的目標是提升個人和團隊的素質,其核心在於對參訓者的提升。從手段上看,拓展訓練通常強調遠離喧囂、投入山水,有時也會引入露營、徒步等訓練手段,但這種做法的目的是為了給參訓者營造一種更加投入參加培訓的氣氛,而不是單純為了旅遊。
不同於體育:
雖然拓展訓練以戶外活動為載體,但無論是訓練目標,還是訓練手段,都與體育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體育是以身體鍛鍊和競技為核心目的的,而拓展訓練並不強調身體能力的儲備與提升。與之相反,經常會有身體條件並不好的隊員成為一個團隊主宰的故事發生。從訓練手段而言,拓展訓練通常以限時完成任務為標準,要求團隊成員共同解決問題,而體育訓練則主要以重複性強化訓練為形式。
不同於娛樂:
拓展訓練具備極大的趣味性,但仍不同於娛樂。娛樂的一個突出特徵是沒有明顯的目的,解決的是心理上的某種滿足感。而拓展訓練的某些項目恰恰是以克服心理障礙,完成心理挑戰為目標的。其中更多的內容會側重於團隊建設,這與娛樂的差別是非常明顯的。

項目

經典項目:
NO.1 雷區取水
雷區取水雷區取水
項目介紹:在一個直徑 5 米 的深潭中間有一盆水,你要在僅用一根繩子,不接觸水面的情況下取到全體隊員的救命寶物,想一想可能嗎?團隊的智慧可以把它變成事實。
項目目的:提高隊員組織、溝通和協作的能力和技巧,團隊的領導藝術和技巧,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和運用,行動之前的討論和計畫對於事情的成敗起重要作用,培養人處理事情良好的計畫性和條理性,培養隊員集體榮譽感,為團隊勇於奉獻的精神。
NO.2 無敵風火輪
項目介紹:提供的只有報紙,剪刀,膠帶。靠大家的智慧和團隊的協作走完一段不容易的路程。
項目目的:合理配置資源,分工配合;檢驗組織成員工作主動性,建立團隊自己的節奏,協調一致對組織的重要性,個人與團隊的相互作用(個人的能量只有透過組織才能發揮出來,如果個人與團隊目標不統一,個人能量越大,對組織的破壞性越大,個人發展必須跟上組織的節奏對領導的認同,明確的團隊目標,有效的溝通與合作。
NO.3 背摔
項目介紹:參加實施的隊員,兩手反交叉握攏彎曲貼緊自胸前,兩腳併攏,全身繃緊成一體;後倒時,頭部內扣,身體不能彎曲,兩手不得向外打開,參加保護的隊員,兩腿成弓步且相互抵緊,兩手搭於對方肩上,掌心向上,上體和頭部儘量後仰,當實施隊員倒落時,全身協力將實施隊員平穩接住。
項目目的:信任環境的營造
背摔背摔
· 建立換位思考的意識
· 通過身體接觸、實現情感的溝通信任與責任
NO.4 斷橋
項目介紹:參訓隊員爬越 9米高的斷橋立柱,站立於斷橋橋面之上,兩臂自然平伸,保持身體平衡,移步至橋面一側邊緣,以後腳的蹬力,使身體向前躍出,跨過斷橋落於橋面另一測,平穩走到終點。
項目目的:
· 成功與失敗永遠只差關建的一步,勇敢的跨出這一步,成功就屬於你
· 克服緊張情緒、戰勝恐懼心理、果敢的執行力
· 藉助外勢、建立突破自我、挑戰困難的自信心與勇氣
NO.5 孤島求生
項目介紹:將所有隊員分成三組,安置於三個已規定的島上(珍珠島、瞎子島、啞巴島)各組隊員扮演各自島上的角色,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定完成任務。
項目目的:
· 團隊結構與溝通協作
· 團隊的動態管理
· 有效溝通與協作
· 新角度管理的詮釋
NO.6 有軌電車
項目介紹:二塊木板就是一雙鞋子,全組隊員雙腳分別站在兩塊木板上, 雙手抓住繫於木板上的繩子,向指定的方向行進。
NO.7 鱷魚潭
有軌電車有軌電車
項目介紹:利用三個油桶、兩塊木板,所有人不得落地安全通過一個個的鱷魚潭。
項目目的:統一溝通標準,避免因標準的不統一而造成大家的混亂,延誤時間,鏈式溝通的利弊,如何改善?如何解決?最好的方法與最有效的方法,最適合團隊的辦法就是最好的辦法,制定行動計畫時注意工作的前瞻性,正確分析資源,有效利用資源,細節管理:不論多完美的計畫,如果在操作過程中不謹慎,一切就都要從新開始。
NO.8 時速極限
項目介紹:下達開始的口令後才可以採取行動。所有隊員不能進入繩圈內,不能接觸除數字外的區域。拍數字必須按數字的順序進行,不能漏拍或同拍。項目過程中,不能有隊員講話或發出其他聲音。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項目目的:群體決策的方法及意義,啟發戰略管理眼光。大膽嘗試,勇於100%全力的付出。挑戰未知領域,培養創新意識合理的分工與合作,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認識統一指揮的意義與重要作用體會對於團隊的領導技巧運用、與角色的合理分配,避免“熟練工”對團隊造成的負面影響.團隊學習保證新的創意。
NO.9 畢業牆
項目介紹:團隊在沒有任何器材的情況下共同努力翻越 4米高的牆壁。
項目目的:
· 自我管理與定位、有甘為人梯的精神
· 團隊的協作與激勵
· 共建高效團隊
NO.10 鑽電網
項目介紹:面對高壓電網,參加者必須同心協力,儘量避免傷亡,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培訓目標:.改變溝通方式,如何理解、傾聽他人,如何讓他人更能接受,如何分配合理的資源,資源的浪費與團隊目標的關係;個人的利益與整個團隊的利益關係將直接決定目標的達成。此培訓項目強調整體協作與配合,資源的重要,好勝與莽撞都將遭遇淘汰,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戶外拓展是一種有別於一般聚會活動與旅遊的全新的體驗式戶外活動。通過戶外拓展訓練,參訓者對自身潛能的認識、戰勝困難的毅力,以及人際交往、團隊的融合各方面都會有顯著的提高。

意義

戶外拓展培訓揉合了高挑戰及低挑戰的元素,學員從中在個人和團隊的層面,都可透過危機感、領導、溝通、面對逆境和輔導的培訓而得到提升。拓展培訓強調學員去「感受」學習,而不僅僅在課堂上聽講。研究資料表明,傳統課堂式學習的吸收程度大約為25%,而要求學員參與實際操作的體驗式學習吸收程度高達75%,能更加有效地將資訊傳授給學員。拓展培訓正是一種典型的戶外體驗式培訓
以體驗,經驗分享為教學形式的戶外拓展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培訓模式,它並不灌輸你某種知識或訓練某種技巧,而是設定一個特殊的環境,讓你直接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在參與的同時,去完成一種體驗,進行自我反思,獲得某些感悟。它吸收了國外先進的經驗,同時注意適應中國人的心理特徵與接受風格,將大部分課程放在戶外,精心設定了系列新穎、刺激的情景,讓學員主動地去體會,去解決問題,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心理受到挑戰,思想得到啟發,然後通過學員共同討論總結,進行經驗分享,感悟出種種具有豐富現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內涵的道理。在特定的環境中去思考、去發現、去醒悟,對自己、對同事、對團隊重新認識、重新定位。
戶外拓展培訓這種形式既安全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易於被學員接受。但拓展培訓的最終目的,是讓學員將培訓活動中的所得套用到工作中去。如果缺乏專業培訓師的指導及意見,則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通過戶外拓展培訓,整合團隊,發掘每個人的最大潛力,這就是拓展培訓的真正意義!

程式

探索

戶外拓展培訓致力營造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經驗,並尊重個人意願的原則之下,透過對未知的探索,激發身體與心靈的潛能,同時追求主體任務與冒險探索的平衡。

學習

戶外拓展培訓將學習視為團隊的源頭活水,希望所有成員都能夠在信息交流零阻力的環境當中,充分交換意見和想法,共同體驗成長的滋味。

品質

戶外拓展培訓實現以所從事的本業為榮。在不停追問和探求的過程當中,尋求善意的批評;包容彼此的差異,不斷精益求精。

超越

戶外拓展培訓通過個人和團隊的努力和協作,實現團隊價值和個人價值的超越。

整合

按邏輯的程式,從經歷中總結出原則或歸納提取出精華。並用某種方式去整合,以幫助參加者進一步定義和認清體驗中得出的成果。

雙贏

拓展的魅力來自於:
自然之美:海上日出、原始森林、鳥語花香、天然氧吧、浩闊星空。
挑戰之美:叢林穿越、徒手攀岩、懸崖速降、扎筏泅渡、野外定向。
心靈之美:團隊合作、相互信任、真誠交流、放飛夢想、高峰體驗。
參訓個人將會有如下收益:
體驗野外探險樂趣自然、領略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挑戰與刺激。
學習到基本的野外探險技術和生存技巧。
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身信心。
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
調適身心狀態,樂觀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
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和責任心。
改善人際關係,學習關心和更融洽地與他人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