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

戴耀,男,1923年1月出生於廣東番禺赤山村一個貧民家庭。自小就跟著父親販魚謀生,讀過三年私塾。參加革命前曾在佛山的一個親戚家當學徒,吃了不少苦。於193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0月參加抗日游擊隊廣州市區第二游擊支隊。歷任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戰士、班長、小隊長、中隊長兼指導員等職,全國解放後,任廣東省軍區獨立第九團團長兼政委;中南軍區駐武漢辦事處行政科長;惠陽軍分區黨委委員;惠陽兵役局局長佛山地區供電局黨委書記兼局長等。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勳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23年1月
廣東抗日將領,基本簡介,國家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家屬成員,人物評價,廣州公安英烈,英烈簡介,英雄事跡,

廣東抗日將領

基本簡介

戴耀,原名戴諫耀,嶺南戴氏第二十二傳孫,曾化名鄧國梁生平。曾歷任禺南大隊大隊長,南(海)三(水)獨立大隊大隊長,東江縱隊粵北支隊南雄大隊大隊長,雄(南雄)庾(大庾)信(信豐)義勇大隊大隊長,粵贛湘邊解放總隊第六支隊支隊長,北二支主力團團長;贛南支隊副司令員。一九五八年轉業地方工作,曾任惠陽鋼鐵廠廠長;大堯山礦務局黨委書記;博羅鎢礦場場長兼書記:佛山地區供電公司經理:佛山地區水電局副局長:戴耀從參加游擊隊到解放後從部隊轉業,從戎近二十年。在戰爭年代南征北戰,轉戰沙場。從珠江三角洲到粵北山區,帶領全體戰士忍飢受寒、露宿山頭,英勇頑強地與日寇、偽軍和國民黨武裝打起了游擊戰爭。戴耀為人機智靈活、英勇善戰,指揮戰士們常打得敵人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如在粵北山區南雄一帶與敵人打游擊時,他到當地祠堂查族譜,取其高輩份排列,化名鄧國梁,使當地的民眾都敬稱他為叔公,十分擁戴他所率領的部隊。他帶領的一支游擊隊,與敵人周旋在山裡山下,常打得敵人叫苦連天,敵人聽到鄧國梁的名字就頭痛,曾在江西、南雄一帶懸獎大洋10萬元欲取其人頭,卻不料在真的遇見鄧國梁的時候,卻讓他機智應對而脫身。機智靈活,英勇善戰,這就是革命戰爭時期的戴耀。
由於戴耀作戰有功,曾榮獲珠江三角洲指揮部中山八區獨立大隊授予“黃揚山戰鬥布爾什維克”最高榮譽獎;和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勳章。

國家建設時期

1958年由於國家建設需要,戴耀轉業到地方工作。先後在惠州鋼鐵廠、大堯山礦務局、博羅鎢礦場、佛山電力局等企業擔任領導工作,他一如既往地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經常深入到生產第一線,與工人們同甘共苦,吃住在一起。特別是在佛山電力部門工作初期,剛好是國家經濟困難時期,企業條件十分艱苦,而電力又是國家經濟建設的先行官,擔負著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任。戴耀領導全體職工,克服一切困難,想方設法地爭取資金,新建變電站,改造舊線路,大力進行電網建設。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戴耀受到“打倒走資派”的衝擊,仍然不忘身上的重負,堅持在生產第一線。1972年佛山地區建設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時,由於該站技術要求高,當時的技術人員力量薄弱,缺乏工作經驗。戴耀和技術人員以及工人們一起,日夜奮戰在工地上,攻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成功地建成了佛山地區第一座220千伏的變電站,使佛山地區的電力發展有了質的飛躍,有力地支持了佛山地區的經濟發展。220千伏變電站建成了,他的腰圍瘦了一大圈,連他的女兒也幾乎認不出他來。戴耀就是這樣,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可以不顧自己的一切。

改革開放時期

改革開放時期,戴耀認真貫徹領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積極開拓發展佛山地區電力事業的新路子,想方設法地去改善本企業的工作環境和職工的福利待遇,在當時來說,佛山電力大樓和職工家屬宿舍樓,在佛山市還是為數不多的。為了企業和職工的利益,戴耀常常與市委領導及上級局領導據理力爭,甚至挨批評也要堅持原則,直至被上級領導接受和贊同。戴耀就這樣為本企業和職工做了不少的實事和好事,至今,一些幹部和職工說起這位老領導,仍然是十分讚賞和感激不已。

家屬成員

戴耀育有子女7人。其妻郭子云與戴耀是革命戰爭時期生死與共的戰友,解放後同樣擔負領導職務。夫婦兩人都是全心全意地朴在革命工作上,全然無暇顧及子女的學習和生活。儘管戴耀一直擔任領導職務,掌握實權,為不少來求他幫助的人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從未利用權力為子女謀官求利。如今,他的子女也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 以父親為榜樣默默奉獻。一心為公,兩袖清風,這就是經濟建設時期的戴耀。
一九八六年,戴耀正式離休並享受正廳級待遇。如今,戴耀已年近八十,仍然讀書看報,十分關心國家大事:幾年前還年年參加單位的職代會,繼續參政議政,共商企業大事。離休以後,為祖國的大好形勢所鼓舞,唯讀了三年私塾的他,也拿起筆來寫詩作詞,緬懷革命歷史,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抒發對黨和祖國的熱愛與激情,鞭韃社會醜惡現象等。老有所思,老有所為,倒也其樂融融,安頤晚年。

人物評價

正如戴耀在《離休詠》中所言:“半生戎馬半生工,南征北戰夏復冬,轉業煤山和鋼海,長營電力為工農。廿年從事鴻圖業,號召先行往上沖,幸有接班能者在,離休歲月樂融融。”這確實是戴耀畢生的真實寫照。

廣州公安英烈

英烈簡介

戴耀同志,男,1958年9月16日生,廣東省電白縣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原系電白縣公安局指揮中心信訪股民警,三級警督警銜。1976年12月1日參加工作,1985年8月1日調入電白縣第一看守所,2006年12月調入指揮中心信訪股工作。2010年6月13日早上,在上班過程中,因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2010年6月18日因醫治無效去世,年僅52歲。於2010年7月15日被確認為因公犧牲。

英雄事跡

作為一名普通的民警,戴耀同志參加工作34年,始終堅守在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勤奮工作、無私奉獻。在工作中,戴耀同志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努力為民眾排擾解難,在生活中,戴耀同志為警清廉、樂於助人,從未發生過違紀行為。戴耀同志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以實際行動展示新時期公安民警的時代風采。
廣州英烈戴耀廣州英烈戴耀
戴耀同志從警的25年中,有近21年始終堅守在監管的第一線。在監管崗位那二十多年中,他常常沒日沒夜在高牆大院裡忙碌著。有的人不理解,問他為什麼那么辛苦?他說,我們戰鬥在一條特殊的戰線上,與罪犯進行的是一種特殊的較量,必須付出百倍的心血,高超的智謀,才能駕馭罪犯、改造罪犯。潘某,1987年出生,家中獨子,由於受家庭的過分溺愛,性格孤僻,養成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陋習,終因打架、盜竊逮捕入獄,父母對他很是失望。入監後,該嫌疑人難以承受監獄監規的嚴格管束,對勞動和生活條件極不適應,一度鬱鬱寡歡,情緒消沉,經常藉口身體不適,逃避勞動改造,入監後也曾消極企圖自殺,被民警及時發現得以救治。對於該嫌疑人的異常表現,身為“老管教”的戴耀同志,利用掌握的心理矯治知識,積極對該嫌疑人開展心理矯治,穩定他的思想情緒,消除他的一些危險念頭,儘量安排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經常講一些富有哲理的人生故事,鼓勵他放下思想包袱,樹立積極改造信心。像這樣的事例,在戴耀的身上舉不勝舉,正是由於他對在拘人員真情關心,從而贏得了在拘人員的由衷敬佩。
戴耀同志由於多年一直電白縣第一看守所工作,積勞成疾,後患有高血壓病,2006年12月調到指揮中心信訪股工作。在4年的信訪工作中,戴耀同志他堅持把特殊的情感運用到信訪工作的每一天、每件事。“民眾把信訪看作希望,信訪就不能讓民眾失望”,從到信訪股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確立了一個工作目標——絕對保護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民眾沒有困難絕對不會上訪”,他非常了解上訪民眾希望能迅速解決問題的迫切心理,為此,他堅持對每一個來信來訪者都用不推諉、不哄騙、不怕煩、不怕難、不怕纏的“五不”之情,以情為民眾解決難題。如我縣民眾廖錦榮投訴我局曙光場民警因辦私事,因事故將其撞傷,後經法院判決,但至今末得到賠償,其揚言不解決去省、京上訪。為了解決該信訪人訴求,戴耀同志除認真向信訪人做好解釋工作外,積極與法院聯繫配合做好對被告民警的凍結工資帳戶工作,從而取得信訪人的信任和諒解。
2010年6月份以來,戴耀同志多天跟隨領導下鄉,處理信訪突出問題,經常中午不休息,工作壓力大,戴耀同志時時感到自己頭暈、胸口沉悶。同事們知道戴耀同志身體不好,多次建議他休假回家休息,但戴耀同志認為當前信訪工作任務較重,股室人手較緊,於是他不顧自身病痛,繼續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當累的時候,趴在辦公桌歇幾分鐘又繼續工作,甚至有時胸口太悶,吃了藥堅持在崗位上。2010年6月13日早上,戴耀同志因前晚加班太累,感到雙腳麻木、胸口疼痛、頭有點暈,吃了藥就來上班。上午10時許,民警何德勝發現戴耀同志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即通知其家屬送他去醫院,後經醫生診斷為“心臟主動脈夾層”的高危病。醫院雖然進行了全力搶救,終究還是回天無力。6月18日中午,戴耀同志未留下一句話,就撇下自己的父親、愛人和兩個7歲的雙胞胎女兒走完了52年的人生之旅。生命之燈過早地熄滅了,給人們留下無盡的遺憾和哀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