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夢熊

戴夢熊,字汝兆,浙江浦江縣人。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以監生的功名任陽曲縣知縣,蒞位六教,興教育、重農桑,修葺清初戰火瘡痍,是一位比較廉潔的縣官。康熙二十二年初,因政績卓著,升任漢陽知府。

基本介紹

  • 本名:戴夢熊
  • 字號:汝兆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浙江江浦
辦學重農,修復重建,重整石刻,

辦學重農

戴夢熊在陽曲縣任職的六年中,對教育比較關注。是對清王朝統治已基本鞏固,正處於國勢興盛之初。戴氏順應歷史潮流,大肆興建義學,以荒蕪的農田為學資,既救活了瀕臨飢餓的農民,也為辦學找到了經費。在他任內,“創設四路義學”,發展了太原清初的學風。戴氏對農桑也頗重視,親定“鄉約”,嚴懲貝者博竊盜,收容游散農民,分配戰火之後荒蕪的土地,鼓勵農民開荒種田,一時間太原的遊民和破產農民“紛歸田裡”,“鄉民重事農桑”,既安定了局勢,也發展了生產。

修復重建

戴夢熊對陽曲縣的許多公有建築也進行了修復和重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加強了市容的管理和建設。他把那些廢棄的廟舍,修葺一新或作義學堂、或重新奉侍神像。兩座縣學、八蜡廟、縣文廟以及狄公祠都是在他任內陸續修復的。對於雙塔寺,戴歷也捐款,籌資,燒制磚瓦,準備新建山門,修葺寺宇。但是,因所費頗巨,一時難竣,只好留於下任。

重整石刻

最值得一提的是,對明代“寶賢堂集古法帖”刻石的補鐫工程。明末清初,由於戰火不絕和晉王府失火,一代名帖主賢堂集古法帖刻石或毀壞,或失散,或廢棄廢墟,無人問津,所剩者不足其半數。戴氏四處追尋,對失散的收存,廢棄的重新修整,毀壞的找原拓進行補鐫重刻,使之重見世日,完成全璧,藏之於“試院”新建的“寶賢堂法帖亭”。可以說戴夢熊為太原的文化繼承和發展,曾做出一定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