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勝目

戴勝目

戴勝目(Upupiformes)由過去的戴勝科和林戴勝科合併而成。戴勝和林戴勝均升級為一下目,戴勝下目(Upupides)僅戴勝目1科,林戴勝下目(Phoeniculides)分為林戴勝科(Phoeniculidae)和彎嘴林戴勝科(Rhinopomastiae)。戴勝喙細長而尖,向下彎曲,頭頂有扇狀冠羽,體羽土棕色而有黑白斑,以昆蟲等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戴勝目
  • 拉丁學名:Upupiform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戴勝目
  • :2科
  • :3屬
  • :10種
總體介紹,下屬分類,戴勝科,林戴勝科,

總體介紹

戴勝目(Upupiformes)
戴勝下目(Phoeniculides)分為林戴勝科(Phoeniculidae)和彎嘴林戴勝科戴勝是犀鳥總目中分布最廣泛的,遍布歐亞大陸溫熱帶地區、非洲和馬達加斯加島。戴勝是犀鳥總目中唯一分布到熱帶以種類,也是唯一分布於北京地區的種類。一般認為戴勝世界各地的戴勝都是同一種,即戴勝(Upupa epops),也有人認為非洲的戴勝是獨立的種。林戴勝和彎嘴林戴勝只分布於非洲薩哈拉以南,其體羽多為黑色而具有金屬光澤,喙細長側扁而向下彎曲,以昆蟲等為食,擅長攀援,尾部長而硬,在攀樹時起到支撐作用。林戴勝有5種,如綠林戴勝(Phoeniculus purpurcus)是林戴勝中最常見的種類,廣泛分布於非洲的稀樹草原,體型較大。彎嘴林戴勝有3種,如小彎嘴林戴勝(Rhinopomastus minor),體型較小,尾也較短。

下屬分類

戴勝科

頭頂具鳳冠狀羽冠;嘴形細長,自基處起稍向下彎;翅形短圓,初級飛羽10枚;尾長度適中而近方形,尾羽10片;跗蹠短而不弱,前後緣均具盾狀鱗;趾基合併不完全,中趾與外趾僅並連於基部,內趾則游離。兩性羽色相似。烏喙骨僅左邊存在,胸骨後切刻深,劍突寬、平;深蹠腱互相分離至屈趾長肌的分支,但自屈拇趾長肌有一韌帶伸至中趾肌腱所連的肌片,連線點在趾根下方。僅1屬2種:馬島戴勝Upupa marginata見於馬達加斯加;戴勝Upupa epops廣布於非洲及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方,常見留鳥和候鳥,我國絕大部地區有分布,高可至海拔3000米。指名亞種為候鳥,可能繁殖於新疆西部;longirostris為雲南南部、廣西及海南島的留鳥;saturata繁殖於中國其餘地區及新疆南部,北方鳥冬季南下至長江以南越冬,偶見於台灣。 不會錯識的中等體型(30厘米)、色彩鮮明的鳥類。具長而尖黑的聳立型粉棕色絲狀冠羽。頭、上背、肩及下體粉棕,兩翼及尾具黑白相間的條紋。嘴長且下彎。指名亞種冠羽黑色,羽尖下具次端白色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雌雄鳥相似。叫聲為低柔的單音調呼-呼-呼(hoop-hoop hoop),同時作上下點頭的演示。繁殖季節雄鳥偶有銀鈴般悅耳叫聲。 以蟲類為食,在樹上的洞內做窩。是有名的食蟲鳥,大量捕食金針蟲螻蛄、行軍蟲、步行蟲天牛幼蟲等害蟲,大約占到它總食量的88%,在保護森林和農田方面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性活潑,喜開闊潮濕地面,長長的嘴在地面翻動尋找食物。有警情時冠羽立起,起飛後鬆懈下來。每年5、6月份繁殖,戴勝在北方常選擇天然樹洞和啄木鳥鑿空的蛀樹孔里營巢產卵,有時也建窩在岩石縫隙、堤岸窪坑、斷牆殘垣的窟窿中。每窩產卵5~9枚橢圓形的鳥卵雛鳥孵出後,卵殼可能被親鳥吃掉或銜出巢外,但是堆積在窩內的穢物和雛鳥糞便便卻從不清理,加上雌鳥在孵卵期間會從尾部的尾脂腺里分泌一種具有惡臭的褐色油液,因此弄得巢中又髒又臭、臭氣四溢,污穢不堪,這就是它們俗稱“臭姑姑”的由來。為我國二級保護鳥類。

林戴勝科

包括2屬8種。分布於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為熱帶界特有鳥類。體羽多為黑色而具有金屬光澤,喙細長側扁而向下彎曲,以昆蟲等為食,擅長攀援,尾部長而硬,在攀樹時起到支撐作用。林戴勝屬Phoeniculus有5種:綠林戴勝Phoeniculus purpureus、紫林戴勝Phoeniculus damarensis、黑嘴林戴勝Phoeniculus somaliensis、白頭林戴勝Phoeniculus bollei、栗頭林戴勝Phoeniculus castaneieps。彎嘴戴勝屬Rhinopomastus包括3種:黑彎嘴戴勝Rhinopomastus aterrimus、彎嘴戴勝Rhinopomastus cyanomelas、小彎嘴戴勝Rhinopomastus minor,有時獨立為一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