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協社

中國業餘話劇團體。1921年冬成立於上海。前身為中華職業學校附屬學生劇團和少年化裝宣講團。協社以實踐民眾戲劇社主張的“非營業的性質、提倡藝術的新劇”為宗旨,創建現實主義的現代話劇。協社成員來自學校、 報社、 銀行等各行各業,主要負責人為應雲衛谷劍塵,成員有陳憲謨孟君謀錢劍秋、王毓清、王毓靜等。稍後,汪優遊歐陽予倩、洪深、顧仲□等也相繼加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劇協社
  • 性質:中國業餘話劇團體
  • 成立時間:1921年
  • 成立地點:上海
簡介,1923年,1924年,1927年,1933年,

簡介

為實踐戲劇協社的宗旨,應雲衛、谷劍塵根據民眾戲劇社提出的摒棄幕表、採用劇本的辦法,於1923年5月舉行首次公演,先後演出由谷劍塵領導排演的《孤軍》(谷劍塵編劇)和《英雄與美人》(陳大悲編劇)。在藝術處理上仍留有較濃厚的文明戲色彩。

1923年

1923年秋,洪深由歐陽予倩、汪優遊介紹加入戲劇協社,繼谷劍塵後任排演主任。他要求協社建立嚴格的排演體制,為實現表演藝術的完美,肅清文明戲的不良影響,決心革除男扮女角的陳規,提倡男女合演。為此,洪深同時排演了《終身大事》和《潑婦》兩劇,前者由錢劍秋、王毓清等男女演員合演,表演自然真切,受到觀眾歡迎。後者由應雲衛、谷劍塵、陳憲謨等男扮女角演出,因演員表演時忸怩誇張,受到觀眾的嘲笑。通過這次演出,洪深成功地開創了中國話劇男女合演的新風。洪深在排演過程中,還加強對演員和舞台美術人員的培訓,增進他們對劇本的理解,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從而在協社內部逐步清除了殘留的文明戲類型化表演以及演出中的種種陋習,提高了演出水平,為現實主義話劇的創建作出了貢獻。

1924年

1924年4月,戲劇協社公演了洪深根據英國作家O.王爾德劇本改譯並執導的《少奶奶的扇子》(洪深在劇中兼演主角劉伯英)。此劇揭露了上流社會的偽善,情節曲折生動,台詞幽默詼諧。洪深在改編時既注意保留原作精神,又力求使它符合中國觀眾的欣賞要求,賦予它以濃郁的中國氣息和上海鄉土風味。在表導演處理上,要求演員認真細緻地表現人物,並嚴格按照導演指示的舞台調度行動,不允許隨意誇張。在舞台裝置、化裝、服裝及道具製作諸方面也都有所創新。此劇演出的成功,標誌著作為戲劇藝術的基礎──劇本受到了重視,導演制度初步建立,演員開始掌握創造角色的途徑和方法,舞台美術工作也被提到應有的地位,完整的現實主義舞台藝術的模式開始形成。
以後,戲劇協社還陸續演出過一些歐洲名劇,如《傀儡家庭》(歐陽予倩改譯)、《黑蝙蝠》和《第二夢》(均由洪深改譯)等。這些演出,推動了學校戲劇活動,擴大了現實主義戲劇在學校中的影響。

1927年

1927年後,洪深與其他一些演員相繼離社。協社雖於1929年和1930年間演出了《血花》(根據薩都的《祖國》改譯)和《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但終因內部產生矛盾,組織逐漸渙散,外加經濟拮据,陷於停頓狀態。

1933年

1933年“九·一八”兩周年紀念之際,在左翼戲劇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協社由應雲衛主持,演出了描寫英國軍艦在四川省開炮肇事製造萬縣慘案、中國人民奮起抗爭的蘇聯劇本《怒吼吧,中國!》,由黃子布(即夏衍)、孫師毅、沈西苓、席耐芳(即鄭伯奇)、顧仲□、嚴工上等集體導演,應雲衛任執行導演,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發動進步戲劇工作者、業餘戲劇愛好者協助演出。導演選用《國際歌》作為全劇的主題曲,氣勢磅礴,充滿被壓迫民族人民的戰鬥激情,獲得極大成功。這次演出,是當年文藝界一件大事,影響遍及全國。因此,協社為國民黨反動派及租界當局所注意。不久,戲劇協社停止活動、宣告解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