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動員

戰爭動員

戰爭動員,是國家採取緊急措施,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為戰爭服務。簡稱動員。通常包括武裝力量動員、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動員和政治動員。武裝力量動員是將軍隊和其他武裝組織由平時體制轉為戰時體制;國民經濟動員是把國家和平時期的經濟轉入戰時軌道;人民防空動員是採取各種防護措施,防敵空襲,保護居民、經濟設施及其他重要目標;政治動員是圍繞實施戰爭對全體軍民進行宣傳教育和政治鼓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爭動員
  • 簡稱:動員
  • 概述:是國家採取緊急措施
  • 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概述,國家動員,主要影響,現代戰爭,簡介,動員的特點,動員的實施,動員準備,外國國防,兵貴神速,科學有序,寧多勿缺,完善制度,要求,

概述

動員按規模分為總動員和局部動員;動員按方式分為公開動員秘密動員;動員按時機分為戰爭初期動員和持續動員。動員的各項準備工作主要是在平時進行。決定實施動員的許可權,屬於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常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發布動員令。動員屬於戰略問題,涉及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外交等一切領域,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有決定性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不斷發展,戰爭規模和消耗的不斷增大,動員也不斷發展,主要表現在:①動員的範圍擴大。②動員的速度加快。③動員的數量增多。④動員的準備加強。

國家動員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戰爭中,創造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全黨動員、全民動員的方法,依靠革命政權,在革命根據地,成功地動員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革命戰爭,保證了戰爭的勝利。主要做法是:①進行政治動員,提高人民民眾的思想覺悟。②武裝人民民眾,參加和支援人民戰爭。③採取層層升級的辦法,補充和擴大人民軍隊。④自力更生,發展經濟,保障軍需民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支援朝鮮人民抗美戰爭,進行了局部動員。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號召下,廣大青年踴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軍民並肩作戰,奪取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國家或政治集團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為戰爭服務所採取的措施。簡稱動員。有的稱國防動員。通常包括武裝力量動員、國民經濟動員、科學技術動員、人民防空動員和政治動員等。武裝力量動員是將軍隊和其他武裝組織由平時體制轉為戰時體制,迅速補充兵員和武器裝備,擴大軍隊。國民經濟動員是把和平時期的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充分調動國家經濟力量,保障戰爭的物質需要。科學技術動員是國家統一組織科學技術部門和人員,從事戰爭所需科學技術的開發研究,研製新式武器裝備。人民防空動員是發動民眾,採取各種措施,防敵空襲,保護居民、經濟設施及其他重要目標。政治動員是國家對全體軍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政治鼓動,發動他們參軍參戰,支援前線,並爭取友好國家的同情和支持。戰爭動員,按規模可分為總動員和局部動員。總動員是在全國範圍內所進行的全面動員;局部動員是在部分地區或部門進行的動員。按方式可分為公開動員和秘密動員。公開動員是公開發布動員令,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實施的動員;秘密動員是在各種偽裝措施掩護下隱蔽地實施的動員。按戰爭進程可分為戰爭初期動員和持續動員。戰爭初期動員是在戰爭爆發前後較短時間內所進行的動員;持續動員是在戰爭初期動員後所進行的中後期動員。有的國家把在臨戰前或遭到敵人突然襲擊時所進行的動員,稱為應急動員。動員的全過程,可分為平時的動員準備和戰時的動員實施。決定動員實施的許可權,屬於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動員令通常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發布。

主要影響

戰爭動員屬於戰略問題,直接影響到戰爭的進程和結局,關係到國家的安危。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無論是全面戰爭,還是局部戰爭,無論是常規戰爭,還是非常規戰爭,都離不開動員。
戰爭動員的地位和作用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非常巨大,不僅是軍事力量的競賽,而且是交戰國綜合國力的較量,戰爭動員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1.戰爭動員是確定戰略目的的重要依據。
2.戰爭動員是國家迅速實現平戰轉換的根本措施。
3戰爭動員保障戰時軍需民用的主要手段。

現代戰爭

簡介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巨大,不僅是軍事力量的競賽,而且是交戰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戰爭動員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①動員是確定戰略目的的重要依據。確定戰略目的,必須考慮國家的動員能力。從而使加強平時的動員準備,開發和積蓄戰爭潛力,增強戰爭實力,顯得尤為重要;使國家和軍隊領導機關,了解和掌握動員能力,尤為必要。②動員是國家迅速實現平戰轉換的根本措施。動員能使軍隊迅速轉為戰時體制,實施戰略展開,使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迅速轉入戰時軌道,把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將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使用於戰爭。③動員是保障戰時軍需民用的主要手段。動員能重新分配和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民用,即使軍事需求得到優先保障,也使民眾生活必需品得到基本保障,其重點是保障軍隊所需要的兵員和擴大軍工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等。

動員的特點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規模大,範圍廣,突然性強,破壞性大,特別是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高技術武器的出現和使用,使戰爭更加殘酷,人員傷亡、物資消耗巨大。這一切對動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帶來了許多新的特點,主要是:①動員範圍大,領域廣。隨著戰爭規模的發展,動員範圍也隨之擴展到軍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外交等各個領域,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人力還是物力、財力,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都成為動員的對象。②動員內容多,數量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33個,共15億人口,動員總兵力7000餘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61個,共17億人口,動員總兵力1.1億人。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只打了18天,阿、以雙方亦動員大量人員、物資投入戰爭,埃及和敘利亞動員兵力116.5萬人,動用坦克3550輛,飛機1011架,直升機190架,作戰艦艇128艘;以色列動員兵力41.5萬人,動用坦克1700輛,飛機690架,直升機84架,作戰艦艇49艘。③動員時間緊,速度快。為奪取戰爭主動權,要求軍隊組建擴建和展開快;人員物資的運輸、補充快;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快,改組工業結構、擴大軍工生產快。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在48小時內就徵召了近30萬預備役人員,相當於原有兵力的3倍。在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開赴海灣戰區的時間一般只用2~4天。④動員技術兵員多。現代戰爭由於大量使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技術兵種增多,要求兵員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專業知識和軍事素養,以便能迅速掌握先進的武器裝備。⑤科技動員地位突出。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軍事大國,十分重視新興科技的開發研究,建立完整的軍事科研體系,籌集巨額資金,集中大批的科研人員,從事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如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集中近4000名科學家,投入20億美元研製核子彈。進入80年代後,其每年用於軍事的科研經費占全國科研費的50%以上。⑥動員應變能力強。許多國家都強調在平時就做好應付各種戰爭的動員準備,加強戰時快速反應能力,既能適應局部戰爭,又能適應全面戰爭;既能適應常規戰爭,又能適應核戰爭;既能打速決戰,又能打持久戰。⑦動員準備充分。許多國家平時就制定有周密的動員計畫,不斷完善法規、制度,健全領導機構,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大力發展綜合國力,以適應戰爭的需要。

動員的實施

動員依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和動員計畫組織實施。動員的實施過程,實質上是將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的過程。能否有效而持續地實施動員,不僅取決於一國的領土、人口、資源和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等條件,而且取決於社會制度和戰爭的性質,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還取決於組織動員的能力和動員準備的程度等。由於不同時期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情況不同,動員的範圍、規模和方式也有差異,但實施動員的基該方法大體相同。通常的做法是:①國家發布動員令,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實行戰時管制,建立健全戰時領導指揮機構,實施各項動員計畫,落實各項動員措施。②運用廣播、電視、報刊、文藝等宣傳工具,對全體軍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熱情,動員參軍參戰,努力生產,厲行節約,為奪取戰爭勝利貢獻力量,並爭取友好國家的同情和支持。③按戰時編制將現役部隊補充滿員,預備役部隊轉為現役部隊;徵召預備役士兵和軍官,組建擴建新的部隊;加強民兵、預備役人員的臨戰訓練,以保證補充擴大軍隊。④將國民經濟各部門迅速轉入戰時軌道,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民用;調整經濟建設布局,搬遷重要工廠、企業和戰略物資;改變產業、產品結構,實施工業轉產,擴大軍工生產,保障戰爭需要。⑤將交通運輸部門迅速轉入戰時體制,利用交通運輸線、設施和運輸工具,保障軍隊兵員和武器裝備、作戰物資的運輸,並完成居民疏散、工廠搬遷,以及其他人員、物資的前送後運任務。⑥統一組織科研部門、科研人員,利用科研設施和科研成果,開拓新的軍事科研領域,加速研製新式武器裝備。⑦按照預定計畫疏散城市居民,健全警報系統,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組織人民防空專業隊伍,進行搶修、搶險,保護重要目標和交通運輸線;配合軍隊防空作戰,消除空襲後果。

動員準備

平時的動員準備是戰時動員實施的基礎。平時作好動員準備,積蓄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後備力量,不僅對戰時實施快速動員,奪取戰爭勝利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起到遏制戰爭、威懾敵人的作用。世界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平時的動員準備,動員準備的著眼點和所實行的方針政策雖不盡一致,但其基本做法大體相同。①建立健全完善的動員體制。根據該國情況,普遍建立健全動員機構和法規、制度,明確動員的許可權和職責,完善動員機制,提高動員能力,以便戰時能迅速把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②制定動員計畫。依據國家的戰略計畫和綜合國力,制定周密的動員計畫,主要內容包括動員的任務、程式、時限、範圍和要求,以及完成動員所採取的措施等。③實行常備軍和後備力量相結合的制度。在減少國家常備軍數量,提高質量的同時,大力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健全預備役制度,儲備大量訓練有素的後備兵員,重點是儲備技術兵員。有些國家還組建預備役部隊,並不斷改善其武器裝備和加強軍事訓練,以提高戰鬥力。④加強人民防空建設。制定和完善人民防空法規和各種防空動員計畫,包括人口、物資疏散,工業搬遷計畫和重要目標防護、搶修預案等;加強防空設施建設,儲備必要的物資和防空器材;對人民進行防空知識教育,提高防空意識;組建防空專業隊伍,進行必要的防空演習和訓練。⑤提高國民經濟動員能力。按照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合理布局生產力,提高經濟戰時生存能力;民用工業和軍事工業相結合,儲備擴大戰時軍工生產能力;儲備一定數量的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保證戰爭初期軍隊作戰和軍工生產的需要;加強交通運輸網路和通信保障系統的建設,保證戰時人員、物資運輸和不間斷作戰指揮的需要。⑥發展先進的軍事科學技術。建立平戰結合的科技動員基礎,加強科研設施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精幹的軍事科研隊伍,開發研製新式武器裝備;儲備具有國防科研能力的人才、設備、工藝和技術,平時為經濟建設服務,戰時為戰爭服務。⑦做好資源調查。對人力、工業、農業、科技等各種資源以及一切可以動員的戰爭潛 力,進行深入調查;對工程機械、通信器材、醫療設備、修理工具,以及飛機、車船和機場、港口、碼頭等進行登記統計,以便為平時制定動員計畫提供依據,為戰時實施動員奠定基礎。⑧加強國防教育。通過不斷教育,提高全民的國防觀念,激發愛國熱情,使之積極支持和參加國防建設;教育廣大青年平時積極應徵服兵役,參加民兵、預備役訓練,戰時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

外國國防

任何國家投入的任何戰爭,必須首先對武裝力量實施動員。世界一些主要國家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為主的戰爭動員實踐後,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國家武裝力量動員戰略與政策,探索出一些適合本國實際的武裝力量動員新路子,較好地體現了現代戰爭中武裝力量動員的特點規律,並在一些局部戰爭中得到驗證。

兵貴神速

戰爭動員突出一個"快"字
現代科技的神速發展,使戰爭的突然性、突變性不斷增強,戰爭進程大大縮短;情況突然、時間短促的應急動員成為現代戰爭動員的主要樣式。為此,世界各國對以速度為標誌內容的應急動員極為重視。
美國為提高武裝力量動員速度,採取了隨時保持較高戰備等級的方法。美國將戰備分為5個等級:五級為正常狀態;四級部分部隊戰備值班;三級人員停止休假;二級要求指揮員進入指揮位置,艦艇出航,地面部隊能在12小時內出動;一級為最高戒備狀態,地面部隊能在2小時內出動,艦艇、飛機能在30分鐘內出動,快反部隊必須在48小時內抵達世界上任何一個危機地區。海灣戰爭中,布希總統簽署"沙漠盾牌"命令僅5個小時30分鐘,著名的82空降師就登機飛往沙特。美國的預備役部隊戰備程度也較高,具有較強的快速動員能力。人員接通知後,要在一周內到指定地點報到。在海灣危機中,預備役人員接到徵召命令後,95%按時到指定地點報到。
以色列常備軍少,預備役部隊多,戰備程度高,動員速度快。全國分為14個徵兵和動員區,每區編1至2個後備役旅,各旅所在地域設有若干動員集結點和存有大到坦克、火炮,小到衣被、鞋帽等軍用物資的應急倉庫。緊急動員時,應召人員一接到電話、電報、口頭通知或聽到廣播、電視的呼喚,便會立即到指定處領取武器裝備,爾後到就近的動員中心報到,按預定建制開赴前線。第四次中東戰爭時,面對埃、敘、約多國精心準備的突然襲擊,以色列48小時動員了30萬後備兵員,最快的18小時即投入戰鬥。3天之內就恢復了戰略主動權。

科學有序

戰爭動員力避一個"亂"字
鑒於現代戰爭的突然性,為減少戰爭初期的混亂,保證國家的持續動員能力,一些國家十分強調戰爭的有序動員。為此,這些國家通常對後備力量按軍兵種的不同或戰爭動員的先後順序劃分預備役等級,進行分類建設。同時,根據戰爭威脅程度劃分動員等級,以確保實施有序動員。
美國設有陸軍國民警衛隊,陸軍、海軍、空軍後備隊和海岸警衛後備隊,按動員的程度,預備役人員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服滿現役後退役或志願參加預備役,且受過半年現役訓練的成員,被稱為"現成預備隊"。這類人員分編組和非編組兩種,前者按師、旅、團建制編組,配發武器裝備,是首先動員對象。非編組人員雖然不成建制,但緊急動員時必須在3~9天內報到集結,用以補充現役和預備役部隊。第二類為待編預備役,主要是服滿6年現役、退出現役後經歷4年以上第一類預備役的人員。第三類是退休預備役,多為服現役或預備役滿20年的退休退伍軍人。
法國預備役按編組情況分為兵役預備役和防務預備役兩大類。前者又分"在編"兵役預備役和"待編"兵役預備役,與現役部隊一起構成戰爭初期的基本兵力,具有應急預備役的性質。後者主要用於補充戰時傷亡和充實保障部隊,並可用於組建新的部隊。
一些國家除對預備役人員進行分類外,還根據戰爭威脅的程度,將動員劃分為若干等級,對武裝力量實施逐級有序的動員。如美國將戰爭動員劃分為有選擇的動員、徵召志願預備役、總統下令徵召精選預備役人員、局部動員以及全面動員和總動員6個等級。可根據不同的戰爭需要,作出從動員部分預備役人員到動員國家所有後備力量和資源支援戰爭的各種選擇。英國根據戰爭危機程度,把動員分為總動員和局部動員。總動員令由內閣會議提出,經議會批准,由女王簽署發布。局部動員由內閣會議提出,授權國防大臣發布命令。科學合理明確清晰的區分,足以保證戰爭緊急動員時有條不紊,按需動員。

寧多勿缺

戰爭動員定位一個"足"字
從幾場局部戰爭看,各參戰國武裝力量動員中除了現役部隊外,十分重視後備力量的動員。無論重視編組預備役動員,還是非編組預備役動員,其動員數量之大,編成之廣,專業人員之多,技術含量之高,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一、後備役動員人多量大。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最高動員量接近40萬人,占其總人口的12.6%。海灣戰爭中,美國陸軍共徵召了14.5萬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人員改服現役;海軍陸戰隊共徵召了約3萬人,占可徵召人數的75%。與此同時,伊拉克總動員指揮部分三次下達命令,徵召30~32歲的後備役人員服現役。使伊軍得到迅速擴充。
二、戰鬥、戰勤各有用途。各國在後備役人員動員中,作戰與支援勤務人員並舉,各有使用重點。以色列、伊拉克、伊朗等國動員的後備役人員以直接參戰為主,美國、英國等國則以戰勤保障為主。如美空軍動員,主要用於戰略空運等。海灣戰爭中,美空軍後備役人員承擔了42%的戰略空運任務和33%的空中加油任務。
三、突出專業技術兵員。現代戰爭對專業技術兵員的需求量很大。為此,世界各國針對未來戰爭,十分重視專業技術後備力量的建設與動員使用。美軍後備力量中,技術密集的海、空軍預備役部隊和專業技術人員在一類預備中的比重較大,能為戰略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提供大批編組完畢的預備役人員。海灣戰爭中,美國動用了空軍後備隊和空軍國民警衛隊的300餘架運輸機參加空運。共動員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人員5萬人,約占可動員總量的25%,其中80%是擔任後勤技術保障的專業技術人員。英軍在海灣戰爭中共動員1000多名預備役人員,主要是醫務人員、戰場技師、情報技術和機修人員。

完善制度

戰爭動員落實一個"全"字
武裝力量體制以及動員制度,是國家對軍隊和後備力量動員的規範,根據不同國情,考慮方方面面因素細節,完備的動員制度和動員戰略對戰時實施快速高效的動員具有重要意義。較具代表性的做法有:
一、常備軍與後備軍相結合。這是多數國家武裝力量建設的共同選擇。如以色列常備軍數量約15萬,而預備役人員則多達45萬。有編制番號的36個陸軍旅中,現役旅只有12個,而預備役旅達24個。以色列每年4次徵兵,青年們入伍就像進院校一樣正常。由常備軍負責把他們培訓為合格軍人。服役期滿後,絕大多數人轉為預備役。因此,以色列的預備役人員,都是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退伍軍人,軍事素質較高。遭受侵略情況下,常備軍必須堅持48小時的抗擊入侵作戰;預備役部隊72小時內完成動員投入使用,最終完成奪取戰爭勝利的任務。換句話說,後備役部隊才是國防主力,遇較大戰事時,國家安全主要繫於後備役部隊身上。其實,大多數國家後備軍多於常備軍,戰時軍力瞬時膨脹,主要依靠後備軍的快速動員。
二、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一體化"。也就是把預備役部隊和現役部隊作為有機結合、相互依存的整體力量,同步動員、同步使用。這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武裝力量建設與動員的重要指導思想。其中分為:
A. 編制體制"一體化"。多數國家的預備役部隊編制與現役部隊基本相同,由現役部隊對口組建,隸屬於組建單位;規模以師以下部隊為主。如美國等國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混編,每支現役部隊中都有一個預備役旅。
B. 武器裝備"一體化"。一些已開發國家把預備役部隊真正看成整體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發揮其"夥伴"作用, 明確提出可與現役部隊同樣裝備和配備武器。美國採取了"先打仗的先裝備"、"先打仗的先補充"等方針,注重使預備役部隊的武器裝備與常備軍同步更新、相互配套。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防空飛彈、先進戰鬥機等幾乎所有現役部隊的武器裝備預備役部隊都有。現今,多數國家預備役部隊的武器裝備雖仍落後於現役部隊,但二者的差距已明顯縮小。
C. 戰備訓練"一體化"。這是指預備役部隊訓練標準與現役部隊相當或接近。有的國家預備役部佇列入現役序列,混合編組施訓。如美國海軍精選後備隊等人員每年除參加48次周末訓練外,還必須到現役部隊進行兩周訓練執勤。英國預備役部隊也經常與正規軍一起訓練。為在戰爭中實施同步動員和使用奠定了基礎。
三、健全戰時徵召制度。一些久經戰火的國家往往重視健全兵員徵召制度。第四次中東戰爭前,埃及實施了一系列改變兵員動員落後狀況的措施,戰爭中收到良好效果。南聯盟的義務兵役制中包含許多應急徵召和擴大動員措施。科索沃戰爭爆發後,國家緊急發布徵兵令,使南軍總兵力達到46萬,而兵員動員總數近34萬,接近全國預備役人員總數。
四、完善後備役訓練制度。美國後備役人員訓練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周末訓練,全年共48次,每次4小時;二是夏季訓練,集中兩周進行;三是參加現役部隊的合練包括演習等。以色列實施全民軍訓,中、國小每周分別進行4小時和2小時軍事訓練。青年每年還要參加20天的普遍軍訓。以色列還規定:一級預備役人員每年須集中訓練42天,二級為26天。外國普遍注重動員後的強化訓練。海灣戰爭中,美國所有預備役人員動員後均要接受防化學與生物戰以及基本軍事技能訓練。
五、實施多項軍人優待政策。世界各國無不把實行軍人優待政策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對預備役人員而言,通常按參加的訓練量或難易程度以及所掌握的專業技術等情況,享受不同的物質待遇、政治待遇。海灣戰爭中,美國規定軍官免第一個500美元薪金的所得稅;人壽保險費增加一倍達10萬美元;戰區死亡費增加一倍,還可獲得危險地區服役津貼等。英國對參戰預備役人員在保留工作基礎上,按期發給相當於部隊人員120%的工資;根據預備役人員軍銜的不同,每人每天還可得34~90英磅的軍銜津貼。此外,每人可另領一筆戰爭召喚基金。伊拉克規定,應募招加入共和國衛隊的人員可以領取獎金,享有汽車和政府補貼的住房。民船戰時一旦徵用,船員可轉入現役,享受現役軍人戰時待遇。以上國家的軍人尤其預備役軍人優待政策,對武裝力量動員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要求

一,速度要快
二,數量要多
三,質量要高
四,範圍要廣
五,隱蔽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