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長城遺蹟

戰國長城遺蹟

戰國長城位於建平北部燒鍋營子辦事處化匠溝村張家灣至蛤蟆溝腦處,長約七公里,為建平境內保存最好的一段長城,主要為戰國燕文化時期遺存,絕對年代在公元前311年至前279年,距今約2000多年。1979年9月5日被公布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戰國長城遺蹟
  • 地理位置:建平北部燒鍋營子辦事處化匠溝村張家灣
  • 地勢:溝谷交錯,地勢極其險要
  • 事件: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概況,歷史遺產,秦始皇年間,秦長城分段,修築長城,地理區位,景區介紹,

基本概況

戰國長城址依山勢為東西走向,這一帶山岡縱橫,溝谷交錯,地勢極其險要。城牆築造方法為石築、土築和“天然屏障”三種。石牆基寬2-3米,存高1-2米。土築城牆因年代久遠、水土流失現沖刷已盡,但仍隱約可見黑土帶。
除長城外,沿線還有不同類型的防禦建築設施——台址、鄣址和城址。它們多築於長城線上或長城南側。沿線出土文物多為灰陶豆、盆、罐、瓮和席、繩紋板瓦、獸紡瓦當,以及紅陶釜、燕九幣等。
該長城的修築,不僅對北方各民族間的互相融合、交流,對開拓北部疆有著積極作用,而且對秦漢以後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也起了重要作用。對燕長城址加以全面保護,用於開展旅遊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民族自豪感,加快現代化進程都具有重要意義。
公元前五世紀末,春秋戰國之交的時候,諸侯並立,各自稱王,互爭雄長,於是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築城牆,以抵禦敵人侵犯。根據歷史記載,楚國於公元前七世紀時現今河南、湖北一帶修築城牆,稱為方城,是中國最早修築的長城,現在也稱為戰國長城遺蹟。後來,齊、魏、秦、燕、趙等國也在自己的疆士上修築高大的地牆。因為這種城牆很長,而且與一般城中的城牆有所不同,不是周圍封閉的,所以稱為長城或長垣。各國修築的長城,自成起訖,橫七豎八,有東西走向的,有南北走向的,與今天所見的長城並不一致。有些已經從地面上消失了,有些至今還屹立。
戰國時代的長城,大多用土夯修築,規模較小,互不連貫。齊長城是東西走向,西赳平陰,經泰山北麓,東達于海。

歷史遺產

戰國長城遺蹟

秦始皇年間

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占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魏、燕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分段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修築長城

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朝鮮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地理區位

外長城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沿山西、內蒙古交界線,經偏關縣老營堡向東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唐代名將尉遲恭的出生地)、再經朔州市朔城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山西朔州市右玉縣、大同市左雲縣、市區、陽高縣(東南20里即是漢高祖親伐匈奴卻被圍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鎮縣新平堡馬市口,進入河北張家口市懷安縣、萬全縣、橋西區、崇禮縣、赤城縣,經北京延慶縣居庸關西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1]和內長城交匯。
內長城全長1600多公里。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營堡個角墩,沿山西境內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線,向東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再經忻州市神池縣、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甯武縣(有甯武關)、忻州市原平縣、朔州市山陰縣、忻州市代縣(北有雁門關)、朔州市應縣、忻州市繁峙縣、大同市渾源縣至大同市靈丘縣(有平型關),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易縣、淶水縣、張家口市涿鹿縣、入北京市門頭溝區、又回到張家口市懷來縣,再入北京延慶縣八達嶺、居庸關西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和外長城交匯。 內長城在大同市靈丘縣牛幫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線,順太行山向南,經娘子關、固關,在長治市黎城縣東陽關結束。

景區介紹

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于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著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瓮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城門是進出關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過梁,後來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稱為“券門”。門洞內裝有巨大的包鐵木門,門外側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城門上方築有城樓,是重要的觀察所、指揮所和戰鬥據點。城樓為三層以下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建築。
長城體系中設定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簡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定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定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路。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定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駐紮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布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