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飛了

我飛了

本書講述了一個國小高年級男生單明明因過早地失去了母愛,而渴望從生活的沮喪中能有一些奇蹟發生。..然而,他的好友兼鄰居杜小亞卻也離他而去。..想“飛”的理想和對杜小亞的深切懷念伴著他成長……

基本介紹

  • 書名:我飛了
  • 作者:黃蓓佳
  • 原版名稱:我飛了
  • 譯者:我
  • ISBN: 凹裝 9787534625954
  • 頁數:282
  • 出版社:江蘇少年小說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3-1
  • 裝幀:凹裝
  • 字數:196000
  • 紙張:高級紙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作者介紹,作者代表作,目錄,爭議,作者回應,

版權資訊

作 者: 黃蓓佳 著
出 版 社: 江蘇少年小說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3-1
字 數: 196000頁 數: 282
我飛了
開 本: 32
紙 張: 高級紙
I S B N : 9787534625954
包 裝: 凹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少兒 >>小說定價:¥15.00

內容簡介

《我飛了》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的長篇兒童小說名作,講述了一個少年微微疼痛的成長和兩個少年之間清澈純真的友情。國小六年級男生單明明的生活和其他同齡人不太一樣,在家裡,母親的去世使這個家庭早早地失去了溫暖,父親根本顧不上管他,單明明總是一副邋裡邋遢的樣子。在學校,單明明的學習成績勉勉強強,也不是老師寵愛的學生。唯一使他驕傲的是他的跑步特長,但他也開始感到力不從心了。一天,班上新來了一個清秀瘦弱的男生杜小亞,在其他男生欺負他時,單明明挺身而出保護了他,兩個人成為了鄰居、好朋友。和杜小亞的友情成為單明明灰撲撲的生活中出現的唯一亮色,也給他原本單調壓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單明明也開始嘗試新的生活,可是杜小亞卻因白血病離他而去。一個清晨,杜小亞回來了,不過只有單明明能看見他……
整部小說激情蕩漾,既有對現實生活的真切描繪,又結合了浪漫的魔幻手法,在作家以往的寫作風格上有大膽的突破和成功的嘗試。
本書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獎、2002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獎、2002年度新聞出版署優秀出版物獎。

作者介紹

黃蓓佳1955年出生。江蘇如皋人。著有兒童文學《我要飛》等;小說集《小船,小船》等;中短篇集《在水邊》等;長篇小說《夜夜狂歡》等。1972年高中畢業,1974年下鄉插隊。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82年畢業於北京中文系專業,分配至江蘇省外事辦公室工作,1984年成為江蘇作家協會專業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
我飛了

作者代表作

1972年開始嘗試文學創作,並發表處女作《補考》。以後陸續在《鐘山》《文匯月刊》《上海文學》《安徽文學》《收穫》等刊物上發表中、短篇小說和兒童文學作品。著有《黃蓓佳文集》四卷;兒童文學《小船、小船》、《唱給媽媽的歌》、《我要飛》、《蘆花飄飛的時候》、《遙遠的地方有一片海》、《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中短篇集《在水邊》、《這一瞬間如此輝煌》、《給你奏一支夢幻曲》、《玫瑰房間》、《藤之舞》、《憂傷的五月》;散文集《視窗風景》、《生命激盪的印痕》,長篇小說《何處歸程》、《午夜雞尾酒》、《夜夜狂歡》、《世紀戀情》、《派克式左輪》、《新亂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樣透明》。小說曾被改編成電視劇《派克式左輪》、《新亂世佳人》、《月色撩人》等。
其中兒童長篇小說《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飛了》、《漂來的狗兒》、《親親我的媽媽》,中篇小說《小船,小船》、《遙遠的地方有一片海》、《蘆花飄飛的時候》及分《中國童話》等。作品曾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以及部省級文學獎數十種。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和戲劇獲得國際電視節“金匣子”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
《心聲》是當代女作家黃蓓佳的作品。小說寫一位與凡卡有著相似命運的小男孩,要求在語文公開課上朗讀課文《萬卡》,遭到老師拒絕,通過故事揭示了社會生活和義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小說以其深沉的思想內涵,淒楚的人物形象,纖麗的情節敘述和令人傷感的語言表達,感染著讀者。小說以其獨特的思想和藝術,被選入《中國新文藝大系──1976—1982兒童文學集》。

目錄

1.生日的早晨
2.我想看看你
3.鴿子能不能飛
4.體育課
5.給兔子媽媽的信
6.樂極生悲的事
7.站在舞台上的是我嗎?
8.比生命更重要的
9.我們的帽子
10.太陽和月亮
11.飛翔的天使
12.生活在一起的日子
13.石破天驚的一瞬
14.穿曼聯隊球衣的狗
15.月亮的光輝
16.爸爸和媽媽的孩子
17.我飛啦
飛翔的靈魂(代後記)

爭議

“在他細瘦的、皮膚發白的兩腿間,蜷縮著一團顫巍巍的東西,像一隻出殼不久,軀體還是半透明的小鳥……”
這是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的小說《我飛了》的片段,有人因這批駁它為“兒童毒物”,有人則認為:“雖然略顯露骨,但是從全書的氛圍看仍然合理。都是器官,它們和鼻子的地位是一樣的。”

作者回應

黃蓓佳在接受採訪時稱,網友貼上出的圖片上,節選了《我飛了》的一段文字,就說是黃色段子,其實完全是斷章取義。
黃蓓佳
她希望大家能先把書看了再說,“小說描寫了兩個男孩的清澈純真的友誼。單明明是貧困家庭,學習成績勉勉強強,也不是老師寵愛的學生,但他很仗義。另外一名男生杜小亞患了白血病,瘦弱內向,班上其他男生欺負他,單明明挺身保護他,兩個人成了好朋友。被網友討論的那段就是杜小亞被單明明問到底是男孩女孩,然後杜小亞就把褲子脫下來給他看,這是非常正常的一段描寫,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一段描寫。”
至於有人說《我飛了》少兒不宜,黃蓓佳回應:“任何一本書斷章取義都會找出這類某個情節,文學作品不能這樣看。”
黃蓓佳覺得,掀起這次討論不是壞事,大家可以關注兒童文學尺度問題,怎么描寫恰到好處,此外,她認為,性教育對於孩子也是非常必要的,國外很多繪本是給幼稚園入學前的小朋友閱讀,就科普性地講到了生理學。在生理方面,家長遮遮掩掩其實不好,孩子反而好奇心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