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有尊嚴地死去

我選擇,有尊嚴地死去

生命和尊嚴哪個更重要?在法國女記者瑪麗·德盧拜《我選擇,有尊嚴地死去》這本書里,我們從作者的視角體會到了疾病帶來的艱辛與絕望以及勇氣。這是一本“死人”寫給“活人”看。

本書一推出即登上法國亞馬遜新書排行榜第一名,多國出版後引起全球熱議。央視評論員周慶安、當代作家張慈、電台主持人小窗、生命倫理學副教授朱偉、文化人類學博士陳贇的感動推薦。

基本介紹

  • 書名:《我選擇,有尊嚴地死去》
  • 作者:瑪麗·德盧拜
  • 原版名稱:Six Mois à Vivre
  • 譯者:孫 敏 張 怡
  • ISBN:9787552002416
  • 類別:紀實文學
  • 頁數:252
  • 定價:25元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出版背景,媒體評價,

內容簡介

作者56歲時被發現大腦內長了6個惡性腫瘤,已無法挽救。面對家人和社會的阻攔,她毅然做出充滿爭議的決定:去比利時完成“合法安樂死”,並且決定記錄下自己生命里的最後6個月,直至在醫師的幫助下死去。她希望有一天法律能夠允許人們選擇死亡的方式,讓更多人可以帶著尊嚴死去。

作者簡介

瑪麗是位事業有成的記者,有愛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56歲時瑪麗被發現大腦內長了6個惡性腫瘤,這一癌症診斷結果給她的生命直接判了死刑。
面對家人的阻攔,瑪麗毅然作出充滿爭議的決定:去比利時完成“合法安樂死”,並且決定記錄下自己生命里最後6個月的每一步,直至在醫師的幫助下死去。
瑪麗希望有一天法律能夠允許人們選擇死亡的方式,讓更多人可以帶著尊嚴死去。

出版背景

在我國,曾出版過《我的死亡誰做主》的中國互動媒體集團創意總監羅點點在2006年和她的朋友成立了“選擇與尊嚴網站”,提倡“尊嚴死”,希望人們在意識清醒時在網上籤署“生前預囑”,並下定決心用餘生去傳播這種理念。同時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尊嚴死”、“安樂死”,可見國人對於如何選擇死亡這一命題已並不陌生。這本書以一個癌症病患的視角告訴我們,怎樣為死亡而活著。當你面對疾病,在生命力日益消退的最後時光里,你又將會如何選擇?
這本書充滿著滿滿的正能量,正如央視評論員周慶安所說:這是一本向死而生的書。作者用死亡來記錄生存,展現了人面對未知的最大勇氣。

媒體評價

這是一本向死而生的書。作者用死亡來記錄生存,展現了人面對未知的最大勇氣。作者在選擇安樂死時平淡從容的敘述仿佛再度點燃生命的尊嚴,告訴我們死亡其實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命題。
——央視評論員周慶安
如果死亡於我們是生命尊嚴的表達和延續,那么,死亡面前的我們一定會淡定、從容和優雅,我們也會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事件和每一個人。
——復旦大學生命倫理學朱偉副教授
死,是無可迴避的終點,然而在死亡的過程中,身體過程與心智過程並非同頻同步。在現代社會中,當死亡被徹底剝除了集體或公共性的情境與意義,它所帶來的恐懼與痛苦就完全由個體承擔,並在感性體驗與理性省察中益顯鮮明與深重;而醫學的進展尤其是醫技的發達,則使得這份恐懼與痛苦轉化成更為多樣而漫長的身體與心智體驗。因此,死亡不再是一個猝不及防的事件,而是一項需要治理的長期的個人事務:我們需要認知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的死亡內涵、尋求有尊嚴的死亡姿態,建構不那么無聊乏味的死亡意義……這本書告訴我們,怎樣為死亡而活著。
——華東師範大學文化人類學陳贇博士
作者瑪麗德盧拜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之後,選擇有尊嚴地死去。她從安樂死未被合法化的祖國法國去到了比利時,選擇了由比利時醫生實施安樂死。作者有一段話讓我永不能忘:“我們會再見的,我堅信。這才是我的希望,而不是那些不得不做的治療。只有希望能化解我的恐懼。面對虛無的恐懼,面對身體深陷寒夜的恐懼。我們所有人都會再見的。我知道。”這是她敢於去死的那份信仰。
——作家張慈
她不是求死,而是求生。她以一個癌症病患的視角一直在尋找生命的出路。她以生命抉擇暖了“安樂死”的話題。震撼於她的選擇,更為生命的尊嚴驕傲。
——電台主持人小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