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成為“電子人”嗎(全彩)

我們將成為“電子人”嗎(全彩)

浩瀚精深的科技之謎,帶給我們無限的好奇與想像——什麼時間(when)在什麼地方(where)發生了什麼事情(what),為何會這樣(why),又是如何進行的(how),是誰(who)發現了它們……在“愛問”中學科學,在“愛問”中探索世界,本叢書讓科學在您面前煥發出另樣的光彩!豐富的史料圖片、多元的信息連結,6個W將帶給您一套全方位、多學科交叉、發散擴展性精彩科普叢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們將成為“電子人”嗎(全彩)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900頁
  • 開本:24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 作者:陳芳烈
  • 出版日期:2011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1128713, 978712112871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愛問科學》叢書,緊緊把握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圍繞著“奇”與“趣”組織材料,以大量翔實的科學題材和人文史料,編織了多姿多彩的科學世界,涵蓋了能源、環保、航空、航天、生物、通信、天文、人文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和信息量,揭示了許許多多的科學奧秘。
黃元森主編的《我們將成為電子人嗎》為該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陳芳烈,1938年生,浙江路橋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同年入人民郵電出版社,歷任助編、編輯、《電信技術》主編、《電信科學》主編、副總編輯、總編輯。在職期間,先後受聘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郵電學院、重慶郵電學院、郵電管理幹部學院等院校兼職教授。1998年退休後,被聘為中國電信網站總編輯和《中國數據通信》總編輯歷8年。1990年被授予“有突出成績的科普作家”榮譽證書;1991年被評為編審;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榮譽稱號以及第二屆“高士其科普基金獎”;1999年擔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至今。著譯有《電信革命》、《現代電信剪影》、《現代電信百科》等專業類和科普類圖書20餘種,發表短篇科普作品、論文約300餘篇。2007年因策劃和主編《e時代N個為什麼》叢書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圖書目錄

目錄
聚焦全球氣候變化
008 全球氣候在變暖還是變冷
010 極端氣候為什麼越來越頻發
012 氣候能人工控制嗎
014 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
016 對付全球變暖的奇思妙想
018 馬爾地夫為什麼要花錢買國土
020 “捉拿”二氧化碳
022 沙塵暴的功與過
024 低碳: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新能源的曙光
026 關燈一小時的意義
028 與白熾燈說聲“再見”
030 腳踏車為什麼長盛不衰
032 混合動力汽車成了“香餑餑”
034 用太陽能驅動世界
036 能造出一個太陽嗎
038 綠色光源—LED
040 在爭議聲中前進的生物質能
042 核電奏響“迎春曲”
044 聰明的電網
046 可燃冰:還不知怎么吃的“蛋糕”
解讀健康與生命的密碼
048 人到底能活多少歲
050 “製造”一個無癌寶寶
052 基因治療離我們有多遠
054 幹細胞研究為什麼受關注
056 基因身份證成為“生命護身符”
058 人類為何總要尋求刺激
060 超級病菌“超”在哪裡
062 動物能給人治病、診病嗎
064 有機蔬菜的真相
066 食品添加劑的功與過
068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打響環境保衛戰
070 熱島與綠島
072 濕地:“地球之腎”
074 觸目驚心的物種滅絕
076 塑膠的是是非非
078 鉛中毒是怎么一回事
080 礦井下的“第一殺手”
082 水會比油貴嗎
084 舉世矚目的零碳屋
086 太湖藍藻的警示
088 城市垃圾的出路
是誰改變了世界
090 現代社會的寵兒—矽
092 並不稀少的稀土
094 探索微觀世界的奧秘
096 會飛的汽車
098 魅力四射的高速列車
100 飛艇為何東山再起
102 揚帆天際游
104 無人機之戰已經打響
106 空天飛機意欲何為
108 無所不能的智慧型手機
110 高速公路自動收費站的奧秘
112 電子警察不好蒙
114 液晶服裝變色之謎
116 雷射能幹點啥
118 “人面鑰匙”
120 拆彈部隊
122 什麼是微波武器
124 智慧型義肢:仿生的夢幻
126 納米和納米技術
世間萬象之謎
128 誰持彩練當空舞
130 小鳥成了飛機的“大敵”
132 動物的“超能力”
134 指紋里的秘密
136 簡單而又複雜的光合作用
138 彗星攜帶有宇宙生命嗎
140 小行星會“偷襲”地球嗎
142 宇宙中的隱者—暗物質
144 用回聲感知世界
146 我們將成為“電子人”嗎

文摘

天有不測風雲
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有一名女記者向組委會提
問:如果在開幕式時下雨了,會有什麼保障措施嗎?
台下一片鬨笑。原因是多哈地處沙漠,降雨記錄是每
年平均不到7次。但當在開幕式上眾多記者懷抱筆記
本電腦無處躲雨時,他們最感慨的就是“天有不測風
雲”。
攔雲截雨奏響奧運“序曲”
2008年8月8日,大團降雨雲系從西北和西南方向
開始影響北京郊區,並向“鳥巢”進發。
16時左右,門頭溝和海淀地區雲團越積越重,並
形成降雨。18時,降雨雲團運動到房山地區。各人工
消(減)雨流動點相繼開始作業,9個作業點的氣象
火箭全部打光,終於保證了“鳥巢”滴雨未下。
8月正是北京多雷雨的季節,通過對朝陽氣象站8
月8日前後近30年的歷史降水情況統計分析,奧運會開
幕式時降水機率大約是50%。
為了保障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順利進行,早在
2002年北京氣象部門就開展了針對奧運會開、閉幕式
的人工消(減)雨試驗研究。北京香山人工影響天氣試
驗基地曾在10分鐘內發射了400發37毫米口徑的碘化銀
炮彈,成功消除了將在北京城區出現的一場強冰雹。
人工消(減)雨在某種程度上和人工降雨非常相
像,在距上風方向大約50千米的地方,施行跟人工降
雨同樣的方法,用高射炮、小火箭等向積雨雲層中打
進碘化銀,增加它的凝結核,等雲飄到北京上空的時
候,已經下不了雨了。
用高科技手段來控制天氣,還有這樣一些措施:
在大霧瀰漫時,可採用“液氮消冷霧技術”,
將霧中水滴迅速結為冰晶,冰晶又迅速凝化周圍的霧
滴,長成小雪花降落,達到人工消霧的效果。
出現高溫乾旱,可利用飛機、氣球、發生器、高
炮和火箭五種工具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出現天欲降冰雹的跡象時,可用高炮發射大量碘
化銀等催化劑,使之在雲中形成大量的凝結核,將冰
雹變成“小鹽粒”。
“藍天白雲”的故事
2009年10月1日,北京舉行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
閱兵。閱兵前兩天,北京迷霧重重,30日夜裡更下起
了小雨,直到1日凌晨,依然是大霧
瀰漫,人們都十分擔心閱兵當日的天
氣。可是到1日早上7點,太陽奇蹟般
地從雲霧中鑽了出來,接著便是一個
“藍天白雲”的晴好天氣。
據氣象局人員透露,是高科技創
造了這一奇蹟。為了攔截門頭溝等地
的降雨雲團,工作人員使用了432枚
火箭;北京周邊省市也曾發射“消雲
彈”配合。
人工干預氣候並非可以隨心所欲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美國
曾通過飛機投放化學物質想要控制颶
風,但是失敗了。2005年,美國“卡
特里娜”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終超
過30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發動阿富
汗和伊拉克兩場大規模戰爭的耗資總
額。
儘管目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隨時
根據需要對天氣進行人工干預,但是
要想隨心所欲地改變天氣,使其完全
向有利於人類要求的方向發展,仍然
只是夢想。而人工影響天氣的試驗和
實施是否會惡化自然環境,帶來負面
影響,目前仍無法得出結論。P012-013

序言

問是叩開科學之門的鑰匙——《愛問科學》叢書序
人們從襁褓來到世間,就面對眼花繚亂的世界,眼前
展現出神奇,心中充滿著浮想,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
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科學的奧秘無窮無盡,問號
一直伴隨著你成長。從浩瀚的宇宙到微細的粒子,從龐然
大物到細胞基因……人類在破解科學奧秘中生存發展,社
會在科學創新中前進,科學承載著人類的夢想通向美好的
未來。
問是通往科學世界的第一步,問是叩開科學之門的鑰
匙。由國內諸多知名科普作家與出版專家聯袂打造的《愛
問科學》叢書,緊緊把握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圍繞
著“奇”與“趣”組織材料,以大量翔實的科學題材和人
文史料,編織了多姿多彩的科學世界,涵蓋了能源、環保、
航空、航天、生物、通信、天文、人文等領域,具有豐富
的知識含量和信息量,揭示了許許多多的科學奧秘。
這套書沒有採用一問一答的慣用寫法,而是把各
種問題融會在精彩生動的知識網路里,“故事裡有科
學,科學裡有故事”,許多科學問題的“謎底”或藏
在這娓娓道來的故事裡,或散落在一個個精心選
擇的連結或互動環節中,令人感到親切自然,
讀起來妙趣橫生。讀者可以採用“何時?
何地?何人?是什麼?為什麼?怎么樣?”
等多種提問方式對科學進行追索,把著眼點放在激發讀者
對科學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上。書中不僅普及了已有
結論的知識,也把那些未知的或有爭議的問題呈現在讀者
面前,讓讀者去思考,去判斷,以此開拓讀者,特別是青
少年的思路和想像力。這或許也是本套書獨具匠心之處。
這是一套圖文並茂的書。它以許多精彩的圖片定格
科學世界的精彩瞬間,形成圖文相濟、相得益彰的效果,
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我想這也是科普書所要追求的
效果。
《愛問科學》的出版,為科普創意做了一次有益的嘗
試,也為科普傳播走出一條創新之路。希望它在走進讀者
的過程中,能進一步完善自己,不斷以創新思維和與時俱
進的形式,滿足讀者對科普讀物的需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