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阿壩工業集中發展區管理委員會

成都阿壩工業集中發展區管理委員會,於2010年7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園區,位於成都市金堂縣淮口、白果、高板鎮交界處,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該園區已納入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規劃,先後被評為四川省環保產業示範園、國家和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成都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設立背景,園區構架,產業定位,發展成效,

設立背景

成都阿壩工業集中發展區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為支持阿壩州工業產業異地重建和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由成都市和阿壩州合力共建的民族“飛地工業園區”,園區承擔著災後重建、異地共建、吸引產業轉移的歷史性任務,是全省乃至全國的集災後重建、異地重建、合作重建為一體的園區。

園區構架

根據省政府會議紀要和市州合作協定,聯席會議制度是成阿工業園區最高議事協調機構,在聯席會議制度下設園區黨工委和管委會。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由成都、阿壩兩地交叉配備。園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園區規劃布局、招商引資、項目促建、企業規範化管理等工作;園區管委會下設投融資平台,由雙方共同出資組建成阿公司,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負責園區融資及相關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金堂作為屬地具體履行成都市的職責,全力做好招商引資、征地拆遷、政務服務等工作。

產業定位

根據《成都-阿壩工業園區發展規劃(2010-2019年)》,建園初期,產業定位為有色金屬深加工(新材料)、輕工機械、食品醫藥三大主導產業。根據成都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以及金堂縣的工業產業定位(建全國一流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園區主導產業調整為節能環保、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著力培育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產品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正在重新作園區產業規劃修編工作,並按照“產城一體,兩化互動”的發展理念,奮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節能環保產業示範區、承接東西產業轉移示範區、災後產業重建示範區。

發展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州兩地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園區堅持合作共建、互利雙贏的原則理念,按照“兩化互動、產城一體”思路實施開發建設,建園7年來取得了區域合作共建工業園區重要階段性成果,得到了中央、省市州領導的大力關心支持,得到了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幫助,接待了全國各地多批次黨政代表團前來考察指導。省委、市委(州委)主要領導均對成阿園區發展作出重要指示,這些都是推動園區建設的重要保證。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對兩地共建成阿園區進行了報導。截至2018年,園區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達247.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入約80億元),工業總產值近131億元,累計實現稅收收入4.6億元,規上企業56戶,初步形成以節能環保為主導的產業集群。2018年,園區管委會現涉及漢、藏、羌、滿、回、布依族等6個民族,其中阿壩州選派幹部8人,少數民族7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