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磨盤山公墓

成都市磨盤山公墓

成都市磨盤山公墓屬成都市市級公墓,地處風景秀麗的磨盤山南麓,離城約五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公墓,被譽為“成都的八寶山”。經成都市政府行文批准,公墓於1992年恢復對外安葬骨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磨盤山公墓
  • 占地面積:163.37畝
  • 區域劃分:暫存區、安葬區、園林區
  • 別稱:成都八寶山
概況簡介,規範管理,發展歷程,地圖信息,

概況簡介

磨盤山公墓占地163.37畝,共分三個區域:暫存區、安葬區、園林區。
磨盤山公墓地圖磨盤山公墓地圖
暫存區:有宏偉壯觀的人民骨灰堂,配置有安全、環保型全封閉阻燃式骨灰存放架,對外提供骨灰暫存服務。
安葬區:有莊嚴肅穆的2.16革命烈士紀念碑、賀炳炎將軍墓,許多為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老紅軍、老幹部、革命烈士、社會名流等都先後安息於此。公墓進行了總體規劃設計,墓區整體依山傍水,坐北朝南,視野開闊,城區美景盡收眼底。墓區各區相連,小徑相通,九個墓區,二十餘種墓型,布局合理,設計精巧,供家屬自由選擇。
園林區:中央通道兩側古柏參天,一片靜謐;水榭亭閣,小橋流水;藝術長廊,曲徑通幽;百餘種名貴花草樹木點綴其間,四季常青,形成了自然風景藝術的園林式公墓,構築出一種平和安詳、寧靜淡泊的文化氛圍。

規範管理

1989年中央民政部召開了全國第一次殯葬工作會議。根據國務院和省市關於加強公墓管理的有關規定,在上級領導部門的安排下,1990年春,成都市磨盤山公墓與北郊火葬場劃分為兩個獨立的單位。磨盤山公墓成立獨立的領導機構,對磨盤山公墓進行專門管理。
1990年清明節,由於數萬人上山掃墓,造成治安、交通秩序混亂。針對這一問題,公墓與當地的石嶺村聯合成立了“治安聯防隊”。
1990年6月公墓派專人對公墓陵園內外6000餘座舊墓進行了細緻普查。對公墓內658座舊墓逐一查實死者姓名、安葬單位、占地面積,並登記造冊。此外,對舊墓烈士區、名流區308座墓進行了平面圖的繪製。
這些工作的開展為以後磨盤山公墓對外安葬骨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發展歷程

1992年8月,磨盤山公墓經成都市政府行文批准恢復對外安葬骨灰。這一措施為解決成都市骨灰安葬問題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同時也標誌著磨盤山公墓由公益性公墓轉型為了經營型公墓。
經過一系列摸索,1995年公墓先後建全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如:《成都市磨盤山公墓崗位目標責任制》、《成都市磨盤山公墓規章制度》、《成都市磨盤山公墓服務程式》等。通過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制定,使公墓各部門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服務也更加周到。
1998年公墓實施電腦程式化管理。同時,拆資100萬對骨灰堂側堂進行重新裝修與改造。並引進了環保型阻燃式高檔封閉骨灰架。新骨灰架的引進使骨灰暫存環境更加舒適,更加科學。另外,經上級領導批准,將“2.16”烈士墓下一區域進行了平整改造,以作為舊墓烈士名流遷葬區。
1999年,公墓率先在成都市推出樹葬與壁葬業務。這一措施實現了葬法的多樣化,也順應了殯葬改革的潮流。
2000年,由於墓區投入量加大,為了方便掃墓家屬找到墓穴、規範公墓管理,公墓將每座墓前刊刻安裝上了排、號、位。同時,為了加強公墓管理,在骨灰暫存實施電腦管理的基礎上對墓區檔案也實行電腦管理。
2001年開始,公墓投資30多萬元在主要位置修建了象徵回歸自然的“太陽苑”、“月亮苑”、“自然生態苑”,占地約7000平方米。隨後又修建了“桃花園”、“臘梅園”,使綠化面積擴大10000平方米左右。
2002年,公墓修建了綜合辦公樓並對總台進行了裝修。之後,又投入50多萬元對公墓大門內左右側空地進行了改造,修建了花園休閒廣場,其面積達近5000平方米。
2000年開始,在所領導的安排下公開招聘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從2000年至2003年引進兩名大學生,經過培養、考核,已競聘走上領導崗位。
2004年1月,成都市老殯儀館撤消;6月,北郊殯儀館與磨盤山公墓合併成立新的成都市殯儀館;12月1日,新成都市殯儀館掛牌。

地圖信息

地址:蜀陵路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