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彎中學

成都市大彎中學

成都市大彎中學坐落在風光秀麗的蓉城北郊青白江區大彎街道辦事處,它創建於1957年,1978年成為成都市重點中學,1990年成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1年7月成為四川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是四川省為數不多的示範高中和視窗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市大彎中學
  • 簡稱:大彎中學
  • 校訓:至高至佳、立善立美
  • 創辦時間:1957年
  • 類別:公立全日制普通中學
  • 現任校長:趙澤高
  • 所屬地區:中國四川
辦學歷程,創建,振興,教職工建設,辦學規模,辦學理念,學生管理,辦學特色,總體思路,辦學特色,知名校友,國際部,

辦學歷程

創建

成都市大彎中學的前身——四川省金堂第三初級中學建立於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勝利完成和中國共產黨在全黨開展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以及在全國開展的反右派鬥爭被嚴重擴大化的1957年。當年在金堂、新都兩縣交界的華嚴鄉地段的新工業區正在興建,坐落在四川化工廠生活區附近由成都市城建委主持籌建的金堂三中教學樓於是年9月已基本竣工。由於當年暑假期間,溫江地區的中學教師集中在溫江參加整風運動和反右派鬥爭,推遲了秋季開學日期,遵照溫江專署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金堂三中於1957年9月27日正式開學,國慶節後正式行課。學校匆促上馬,毫無基礎,因此主管部門決定由金堂一中調撥10名教職工和國中59級105名學生轉入新建學校,再招收國中60級4個班196名新生,並在1957-1958學年內從其他單位陸續調配來一些教職工,組成了新建立的金堂三中的班底。建校之初的教職工不到30人。
新學校的校址原是地名為大彎的一片占地約20餘畝的青棡林和亂墳場。1957年9月開校時,只有一棟新修的一樓一底包括14間教室建築面積為864平方米的教學樓,此外還有幾間施工使用的臨時工棚,既無運動場也無其他生活設施。四處雜草叢生,荒墳壘壘。建校伊始,創業維艱。為了保證按期開學,師生到校後,只好一室兩用,白天作教室,晚上當寢室。師生員工學習“南泥灣精神”,自力更生,勤儉建校,在溫江專署撥款8000元的條件下,通過自己動手,邊學習邊勞動,將臨時工棚改造成草木結構的簡易宿舍、食堂、廚房、禮堂、浴室,同時披荊斬棘,平整出4000多平方米的運動場,安裝好體育器材,還用籬柵築上圍牆,於是昔日荒蕪寂寥之地,短時間內竟然面目一新,變成了金堂三中書聲琅琅的校園。
金堂三中一開始便注意建立嚴格的校規校紀,逐步養成嚴謹樸實的校風。從1957年建校起較長時間,全部學生都堅持出早操和上早晚自習,住校生平時不許出校門,只有星期三晚飯後才允許校外活動一小時,遠道學生兩周之末放一次歸宿假。教師多數住校,星期六放學後回家,星期日下午還須返校參加晚上的開會學習。教師平日不在教室上課,便在辦公室備課、改作業或輔導學生,與學生同食堂就餐,同時間勞動,朝夕相處,關係和諧。學校也注意有張有弛,常在周末組織文娛活動,或請工廠電影隊來校免費放映露天電影,並歡迎校外民眾一起觀看。特別在國慶、元旦、“五.一”等節假日前夕舉辦文藝晚會,師生同台演出話劇、歌舞、曲藝、清唱川戲,有時還組織猜謎語、押詩條之類的遊戲,既有趣味又長知識,師生同樂,其樂融融。

振興

大彎中學在“文革”後的10年,可說是撥亂反正,開拓奮時的10年。特別是在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學校迅速恢復了元氣,全校師生振奮了精神,在辦學育人的道路上邁開了較大的步伐,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1977年11月,根據中央指示,原來由成都橋樑廠派出的最後一屆工宣隊撤出了大彎中學。隨著全國性的平反冤假錯案,學校以前的領導幹部和教師都恢復了工作。1978年秋,大彎中學革委會撤銷後,貫徹教育部經過修訂重新頒布的《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簡稱“五十條”),恢復了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重建了校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教研組、年級組等機構。同時,按照當年4月中央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大彎中學經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批准,被確定為成都市重點中學。1977年,全國恢復了高考制度。大彎中學高中七八級畢業生高高興興地參加了“文革”後第二次高考。此後,根據中央關於城鎮知識青年實行“四個面向”的政策,高國中畢業的城鎮學生,都不再“上山下鄉”,除了升學,便留在城鎮就業、待業或繼續自學、補習。1978年秋,學校開始執行全國統一的教學計畫、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教學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軌。
1978年大彎中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文革”的嚴重創傷,教育質量相當低下。當年高中七八級應屆畢業生300多人參加高考,僅有五人被高校錄取(其中有四名女生,一名男生),被老師趣稱為“五朵金花”,升學率為1.5%,這與“文革”以前的38.6%相比真是“今不如昔”,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問題的嚴重,而社會對升學率越來越關注,對學校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新建立的學校領導班子,對如何迅速扭轉這種被動局面,頗費思考。
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學校決定以五年左右的時間,按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引的方向,大力撥亂反正,切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抓好大彎中學五項基本建設,即
(1)抓好學校黨支部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
(2)抓好學校行政班子的建設;
(3)抓好學校教職工隊伍的建設;
(4)抓好學校規章制度的建設;
(5)抓好學校校風的建設。
學校擬定的這五項大政方針,在此後的幾年中逐步地得到充實,具體地付諸實施。如在黨支部的建設方面,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中心,從1978年到1986年,按照黨章規定,積極慎重地在教職工中發展組織,使黨員人數成倍增加,建黨積極分子隊伍不斷擴大,逐步健全了黨的生活,在1986年完成了整黨任務,提高了黨員與黨中央在思想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覺性,同時對抓好學校的群團組織和政工隊伍也做了不少工作。
在行政班子建設方面,1979年、1981年兩次調整充實了學校的行政領導班子。在1984年的機構改革中,按照幹部“四化”的要求,又一次進行了調整充實,在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掌握教育規律、改善學校管理上充分發揮了職能作用。

教職工建設

在教職工隊伍建設方面,以又紅又專、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為人師表、精通業務為方向,幾年中認真抓了教職工的政治業務學習,如1979年關於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的學習,1980年關於全國重點中學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學習,1982年辜凌霄、舒惻心任副校長。1991年4月,清華大學、重慶大學在四川省學術交流中心召開部分重點中學校長座談會,大彎中學校長趙曉明應邀參加。1991年10月,全國十城市(區)第七屆中國小體育教學觀摩研討會在山西太原舉行,大彎中學林桂寶老師代表成都市獻課受到好評。
在學校制度建設方面,1991年4月,第三屆教代會通過了《大彎中學各級教師任職條件及聘任辦法》、《大彎中學各類人員考核內容及辦法》、《各類職工崗位職責》、《教職工獎勵條例》。5月,校第二屆德育研討會召開並分組交流德育工作經驗。6月,校三屆四次教代會通過了《成都市大彎中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試行方案》,再次修訂《1993-1998五年辦學規劃》。這次會議為學校改革辦學體制奠定了基礎。
1992年3月,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把大彎中學遷建正式列入議程並作為區“八五”規劃項目著手實施。8月,學校認真學習鄧小平南巡講話,倍受鼓舞,率先在全省進行辦學體制和內部管理機制的改革,試行“國家所有、校長負責、自主辦學、學生自費(後改為‘社會資助’)、政府津貼”的辦學體制。此項改革被列為當年成都市十五項重大改革之一。8月22日,青白江區政府在成都舉行了“關於大彎中學辦學體制改革”新聞發布會,《四川日報》、《成都晚報》、《四川經濟日報》、《四川工人日報》、《教育導報》、《光明日報》、四川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十四家駐蓉新聞媒體到會並分別在顯要位置作了報導。這一新的辦學模式在省內外引起極大反響,參觀學習者從大江南北紛至沓來。這一創新之舉激活了內部管理,極大地調動了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校辦學水平的飛躍發展提供了嶄新平台和可靠保證。
1993年2月,趙曉明校長應邀在四川省普教人事工作會上作了大彎中學體制改革的發言。同月,新當選的四川省副省長李進來校視察。3月,市教育督導室來校作專項督導,認真總結大彎中學辦學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同月,區政府第二次常務會議討論了區教育局《關於大彎中學搬遷運動場有關問題的請示》,形成三項決定性意見:1、搬遷大彎中學運動場作為政府一級目標實施;2、大彎中學教師宿舍由大彎中學借、貸款修建;3、大彎中學舊址出讓。9月,為提高學生英語聽力,開始聘用外籍教師。10月,副市長賀大經、市教委主任劉國璋率市督導室來校督查,充分肯定大彎中學的改革方向和效果,並提出應完善的一些問題。11月,新上任的市教委主任葉長堅參觀了學校微機室、心理諮詢室,鼓勵大彎中學辦出特色。
1993年11月,大彎中學向青白江區計委提交征地24.84畝建運動場的報告。12月區教育局、區精神文明辦公室組成文明單位驗收小組到校複查兩個文明建設,認為大彎中學選址重建勢在必行。12月,市教委普二處檢查大彎中學省重點複查的自查情況。同月,該校就硬體上存在的問題向區政府提出建議,區政府、區城建委、區財政局和區教育局聯合召開有關大彎中學遷校征地事項研討會,爭取大彎中學省重點驗收首批合格。會上,傳達了區政府決定:怡湖小區已征的24.84畝土地劃撥大彎中學。1994年初,學校把省重點驗收自查報告呈普二處。1994年1月,區政府召開了大彎中學迎檢專題會議,決定三年完成大彎中學遷建任務。3月,大彎中學搬遷領導小組成立。為迎接省重點中學複查驗收,學校易地重建迫在眉睫,大彎中學抓住機遇,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校舍建設中實施了“超前規劃、舉債發展”的籌資建校模式,以此突破了公辦學校校舍建設的舊有模式。為公辦學校超常規發展尋求到一條新路。大彎中學由此從根本上改善了辦學條件,為辦學水平再上新台階,為創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創造了物質條件。
1994年4月,學校承擔市教育科研重點課題《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研究》,10月又承擔省級課題《全國中國小運行機制轉換及用人、分配製度研究》。至此,學校的教育科研基本步入正軌,軟體建設有了新的突破。94年秋,學校制定《大彎中學高(初)中學生常規要求》。
1995年3月,校三屆八次教代會討論通過《考核辦法》、《擇優條例》,將競爭、激勵機制引進學校。95年學校德育形成“四點一線”工作體系,制定《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細則》,開展了環境教育,4881系列教育。5月,學校榮獲市環保先進單位、市校園環境管理先進學校、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1995年10月,市教委傳達“全國一千所示範高中”的具體要求。
1996年1月,學校順利通過省重點中學複查驗收。5月,校第四屆教代會通過《1996-2000五年辦學規劃》。6月,經區教委批准組建大彎教育集團。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同志逝世,全校誌哀。3月,學校在全校徵求對校訓“至高至佳、立善立美”的意見。9月全校搬入新校址正式行課。10月,學校被命名為“市級校風示範校”。
1998年2月,市教委雷解民主任率普二處、政策法規處來校聽取學校爭創全國千所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情況匯報並作了具體指導。5月10日,大彎中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共建教育實驗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此舉在於有效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科研素質。6月,成都經濟電視台、四川有線電視台先後報導了該校辦學特色和硬體設施建設。9月,全國中學校長工作研討會在大彎中學召開,趙曉明校長就該校校園建設和辦學思想作了發言。11月趙曉明校長、外語組組長陳進,成功對澳大利亞墨爾本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教育考察。
1999年3月,省校風示範校證書及銅牌頒發到校。4月,學校呈交申報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主體報告、附屬檔案和自查報告。6月,學校榮獲成都市首批“綠色學校”稱號。9月,學校榮獲“市文明單位標兵”和“四川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2000年1月,學校榮獲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省級合格單位稱號。4月,學校承辦四川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同月,學校榮獲四川省中國小德育先進單位稱號。5月15日,區委組織部發文同意大彎中學建立中共大彎中學總支。6月21日,該校承擔的省級科研課題《國有中學運行機制及用人分配製度》結題。2001年1月,校黨總支發布全校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4月底,區教委同意大彎中學內部機構設定,保留校辦公室、學生處、總務處,教務一處改為教務處,撤教務二處,增設教科室、體藝衛處和外事辦。5月17日至19日,大彎中學順利通過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評估驗收(首批)。5月,省教育廳給學校頒發“四川省百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證書。8月區政府任命何慶雲、萬江玲為大彎中學副校長。2001年秋,經區委第七屆第九十九次常委會同意,區外國語實驗學校與大彎中學合併,作為大彎中學國中部。9月9日,學校榮獲“成都市教育系統校務公開先進集體”稱號。10月,學校被評為“四川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10月24日,北京、上海、大連、杭州等五城市60餘位校長來校參觀考察。11月,大彎中學校園網建立。12月25日,前進職高校址移交大彎中學(國中部)。12月17日,大彎中學與馬來西亞林國榮教育集團、馬來西亞簽署合作辦學協定,在大彎中學開設一年制預科班和兩年制預科預備班。
2002年3月26日,大彎中學與馬來西亞林國榮創意學院簽約並掛牌。2月25日,英國官員西部考察團來校考察。7月,學校選派何麗、李繼紅、杜旭三位老師首批赴馬來西亞參加培訓。3月19日,學校經區教育局同意增設國際部,以分管國際預科及外教聘用諸事。9月,學校榮獲“成都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稱號。12月2日,學校首批通過“四川省中國小實驗教學示範學校”評估驗收。10月,省教育廳為學校獲“四川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授牌。
2003年初,區政府任命區教育局副局長王小剛兼任大彎中學校長,劉洲為副校長。3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國際合作部主任Mr.Yap和考試總監Mr.Thin來校商談大彎中學留新預備班有關細節。6月,學校設數學特長班。8月北師大教育學院石中英教授來校指導。8月,大彎中學高考再續輝煌,03屆上線率達98.6%,其中八名學生上北大、清華錄取線。10月,學校自編10種校本教材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並投入使用。
2004年5月,為達到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規模要求和實際需要,學校征地32畝,再次擴建。5月,省教科室理論室主任王真東來校舉辦“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講座。12月17日學校被定為成都市中國小校長培訓基地。04年高考綜合評估大彎中學名列“國示”第四。
2005年初,省教育廳副廳長汪風雄到校作“教師專業化與現代教育制度建設”學術報告。1月,學校承擔的市級子課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系列能力的研究”結題,獲市政府二等獎。1月底,中國女子足球隊教練孫慶梅、顧問基斯.布倫特及八名運動員蒞臨學校,慶祝天馬女足落戶大彎中學,四川天馬足球俱樂部女子足球隊與該校簽訂合作協定。校女子足球隊成立。3月,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朱利安·泰普林(JuLian TapLin)蒞臨學校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和“中學生心理問題”專題報告,世界知名學者、哈佛大學博士後導師、博士後研究員蒞臨學校作“關於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學術報告。4月初,學校擴建工程破土動工。8月,大彎中學女子足球隊獲2005全國U-14少年女子足球節U-14第六名。9月,校紅十字會成立。9月30日,2005年高考大彎中學在全市綜合評估中再次名列“國示”第四,文科排名第一。10月,大彎中學入中國教育網。年底,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大彎中學成立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2月20日,擴建的學生公寓竣工驗收。
2006年6月24日,北大、清華等21所著名高校在大彎中學聯合召開高校招生諮詢會。9月學校被評為2006年區教師技能大賽優秀組織單位。9月26日,來自全國各地33位校長到大彎中學考察。10月19日澳大利亞布里斯女子足球隊來訪,與大彎中學女足進行五人制友誼賽。9月,大彎中學在2006年高考綜合評估中第三次名列成都市“國示”第四。11月30日,區委區政府任命趙澤高為大彎中學校長。
成都市大彎中學

辦學規模

大彎中學辦學50年間共招收48屆國中年級、41屆高中年級。國中部分除因受“文革”和國小學制變動的影響,初1971級是二年制、初1974級是二年半制外,其餘各屆國中多是三年制,僅初2004級、2005級、2006級、2007級有少數班是四年制。高中部分在“文革”前招收的6屆都是三年制,“文革”中到1982年前招收的11屆都是二年制,1982年後至今均為三年制。
從班級數量看,除“文革”初期三年停招,缺招初1969級、1970級和高1969級、1970級、1971級、1972級,因而按學制計算,1967- 1968學年度在校年級只有三個班,最少的是金堂三中建校時的6個班。1976-1977學年發展到35個班。1997年9月遷現址前,按規劃及設施條件通常維持24個班左右的規模。之後規模迅速擴大,到2005-2006學年已發展到82個班。
50年間,學校總計招收440個班,其中國中268個班,高中272個班;招收學生23279人,其中高中9070人,國中14209人;平均班額50人左右,多的超過60人。教職工正式編制每班3-4人,總數最少是建校時的29人,現有65個教學班,學生4000餘人,有專任教師233人,其中特級4人,高級教師60餘人,其總體辦學條件已跨入了四川名校的行列。
成都市大彎中學科藝樓成都市大彎中學科藝樓
學校占地182畝,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學校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三部分。教學區包括內含計算機網路和閉路電視系統的教學大樓、設施齊備的科藝樓、現代氣派的學苑樓;生活區有可容納1200餘人的學生公寓和食堂;運動區包括一個標準田徑場、一個200米的塑膠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校園風景如畫,設施一流,鐘靈毓秀,人才薈萃,集中西文化於一體,其辦學條件是四川省最好的學校之一。

辦學理念

至高至佳,立善立美
即辦學要有高的境界,教師要有高的品位,學生要有高的素質,質量要有高的要求;育人要有最佳的效果,教學要有最佳業績,管理要有最佳效率,校園要有最佳環境;孜孜不倦,探求真理,兢兢業業,育人求真;從善如流,以善立人,惟真惟美,以美育人。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確立了以“三本”為中心的辦 學思路:注重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注重以校為本,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注重控制成本,實現更好的辦學效益。
這一辦學理念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特點 ,被教育界同仁贊為“大彎模式”。
成都市大彎中學
獨具特色的管理體制
學校作為四川省首家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學校之一 ,以試行“ 國家所有 、校長負責 、自主辦學、社會資助、政府津貼”的所有權和辦學權分離的校長負責制為突破口,實施教師全員聘任制,形成“從嚴治校、依法治校、科學治校”的管理特色。

學生管理

學校根據學校實際和現代教育規律,對學生的管理重點落實抓學生的做人教育。一方面,既對學生嚴格要求,又大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嚴格”而不“死板”,既狠抓常規教育,努力使每一位遵規守紀的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中學生;同時,又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班級教育、全員藝術教育以及校園文化的薰陶,促進學生自主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張揚學生的個性,力爭使大彎中學的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健康、自信的性格。另一方面,由於學校每年均有1200餘名學生住校,為加強對其的管理,保證住校生的安全健康成長,學校對住校生實行全封閉式管理,但同時也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力爭為住校生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班主任親自負責等,保證了住校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幹部。學校對學生管理的經驗、方法也同樣受到了教育專家的一致肯定。

辦學特色

總體思路

注重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的校園文化
注重以校為本,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注重控制成本,實現更好的辦學效益

辦學特色

走創新之路,育和諧之才。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進德育工作,
實施課程改革的實際工作中,該校注重思想素質與文化素質的和諧發展,
注重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和諧發展,注重知識積累與能力形成的和詣發展。
注重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和諧發展,注重思維品質與動手能力的和詣發展。
注重學生共性與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注重開拓創新與繼承傳統的和詣發展。

知名校友

陳家華 高75級畢業生 川大教授 著名高分子研究專家

鄧忠 高85級畢業生 博士,就職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科研所生化實驗室

陳貴如 高65級畢業生 現川大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中國水電六局常務副局長
官玖洪 高93級畢業生 南開大學碩士, 清華同方計算機產業本部遠程服務事業部總經理

王曉路 博士生導師

蘇娜 高97屆畢業生 南開大學、法國商業管理學院MBA畢業

清華大學建築系碩士:王姍

芝加哥大學博士後:戴紅政

清華大學碩士、美國Florida大學博士:李長志
代悅 06級畢業生 2010年參賽青海衛視花兒朵朵》,獲全國第五名;中國內地女歌手、演員。

中國青少年演藝新人推選舞蹈銀獎:曾挽瀾

世界華人藝術節銀獎、香港國際藝術節金獎:王棫

維也納民樂金獎:劉治君

美國University of Oklahoma博士:葉濤

美國Rensselae大學碩士:李虞鋒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碩士:陳紹宇

北大化學系中國聯想集團總公司法律顧問:陳倩高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碩士:黃文藩

美國通用電器在華技術總監、公安部電腦指紋專家:黃濤

四川省第九屆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一等獎:黃玉瑩

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喻焰

北大元培班林櫻參賽瑞士模擬聯合國大賽

國際部

由康居投資修建的大彎中學國際部工程占地1.5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了一棟11層的學生公寓和60餘間帶有現代教育設施的教室和12個功能室。該工程已於2012年8月底完工並投入使用。它有效地改善了大彎中學的辦學條件、提升了大彎中學的辦學實力,促進了大彎中學向教育現代化,國際化邁進。
成都市大彎中學國際部成都市大彎中學國際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