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紀古城

成紀古城

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為西漢所置成紀縣治。城址總面積 25萬平方米,城址為正方形,今存約14萬平方米,西北部和東部殘留城牆長 490米 。整個故城址壓在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遺址上,在道旁、河灘和城址內,到處散布大量秦漢時期的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和灰陶器物殘片,還有部分唐、宋瓷片。城外四周山坡上秦漢墓葬眾多,出土了大量文物。 1974、1987年在王溝村清理的4座西漢墓葬中出土了銅、玉、鐵、漆等類文物500多件,珍品不少,如蟠螭紋青玉璧、變體雲紋漆耳杯、 “ 司馬源 ” 銅印等。在故城西南 1000米 處王家溝廟兒坪西漢墓葬區,先後發掘秦漢墓葬 5處,車馬坑1處。墓葬出土大量秦漢文物(參廟兒坪墓葬區)。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隴右大地震,成紀縣被毀,縣治南移至秦安顯親川。宋治平四年(1067年),名將郭逵又在成紀城廢墟上築治平寨。城址的西北,東北部至今殘留400多米城牆。遺址文化層堆積深厚, 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其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開發利用潛力較大。

日前,國務院核定並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平涼市靜寧成紀故城遺址成功入選,晉升為國保單位,更加有利於文化遺址的保護與開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紀古城
  • 地點: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
  • 類型:古遺址
  • 總面積:25萬平方米
現存文物,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成紀水與成紀城,伏羲與成紀,文化名人,旅遊開發之爭,

百科名片

享有“人類開元第一城”的古成紀,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為西漢所置成紀縣治。城址總面積25萬平方米,今存約14萬平方米,西北部和東部殘留城牆長490米。遺址文化層堆積深厚,有大量秦漢時期的板瓦、磚和陶器殘片等,城外四周秦漢墓葬眾多,出土大量文物。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海內外華人、遊客考古祭祖觀光旅遊勝地

現存文物

現存瓦當多飾有雙雲紋、單雲紋、葵花紋,有的燒前刻有“長樂未央”或“大禾美帛”銘文。城址內已發現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兩口曾先後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一口井底有戰國和漢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廢后填充入內的漢瓦當、瓦片等;另一口廢棄後被一西漢墓所覆。從城址遺存實物推斷,古城應建於戰國時秦統轄時期。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從李店鄉五方河村村東魚池附近出土的這件陶壺,為泥質灰陶,通高13.5厘米,口徑5.75厘米,底徑5.8厘米,最大腹徑13.5厘米;形狀特徵是口微敞,窄平沿,粗長頸向下微收,寬肩,最大徑在肩、腹相接處,腹斜收,小平底;肩部抹光時所留旋痕如密集弦紋,腹部未抹光,留有兩三道刮劃弦紋(圖一);最明顯的是器物肩部刻有2行小篆體的“成紀容三升”5字銘文(圖二)。其中,“成紀”即漢代的成紀縣,“容三升”標明容積,“升”為容量單位。
這件陶壺也稱“锺”,其製作與使用時代是漢代。在漢代,有許多與此器形相近的銅器的銘文中稱為“锺”,如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中山內府銅锺、山東青島界山西漢墓出土的平望子家銅锺即是如此。锺是用於盛、量酒漿或糧食的器物,古代所謂“福祿千锺”、“千锺之粟”的“锺”就是指這種器物。這件灰陶壺上的刻銘是“地名+容積”的形式,這種刻銘形式在作為量器的漢代銅器上比較常見,如西峰區肖金鎮野林村一座西漢墓中曾出土一件銅鼎,蓋上刻銘是“彭陽,重三斤四兩,容三升”,腹部刻銘是“彭陽,重七斤,容一斗三升”;禮縣永興鄉蒙張村先後出土2件漢鼎,均有“天水,家馬鼎,容三升,並重十九斤”。
這件有“成紀”刻銘的漢代陶器在全省乃至全國屬首次發現,證明漢至唐開元二十二年間的成紀縣治確在靜寧縣西南的治平川。成紀縣設於西漢初,目前,所見最早記載“成紀縣”的是《史記》,其中《孝文本紀》、《封禪書》均記載漢文帝十五年“黃龍見成紀”,《李將軍列傳》雲“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故槐里,徙成紀”。《漢書·地理志》“天水郡”下記屬縣有十六,“成紀”即其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記載了漢魏成紀縣的準確位置,說“瓦亭水又南,逕成紀縣東,歷長離川,謂之長離水,右與成紀水合。(成紀水)導源西北當亭川,東流出破石峽,津流遂斷,故瀆東逕成紀縣,故帝太皓庖羲所生之處也,漢以為天水郡縣,王莽之阿陽郡治也”。他所說的“瓦亭水”即今流經靜寧縣的葫蘆河,其支流“成紀水”應是流經靜寧治平——李店河,漢成紀縣城當是今治平鄉劉河村與李店鄉五方河村、王溝村交界處的古城。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因隴右發生大地震,成紀縣城毀壞嚴重而移至秦安縣顯親川(參見《舊唐書·地理志》)。宋治平四年(1067年),郭逵在漢魏成紀城廢墟上修築了治平寨,始有治平之名。清道光年間,秦安縣令嚴長宦等提出了羲皇故里“治平成紀說”,在他們纂修的《秦安縣誌》中指出“成紀縣治初在今靜寧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繼在今秦安北三十里之顯親川,最後入於今秦州”(清道光《秦安縣誌》“建置”)。近人馮繩武先生堅持這個觀點,認為“作為縣治的成紀,從漢以來至少遷移過三次”:一是“治平成紀”,位於今靜寧縣西南葫蘆河西岸支流南河上游的治平鄉;二是“顯親成紀”,位於今秦安城北葫蘆河西岸支流郭嘉河谷地的金城里;三是“秦州成紀”,成紀縣治南遷倚州(《甘肅地理概論·甘肅地名的初步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年)。上世紀80年代,靜寧縣相關部門在地名普查和文物調查中依據清《秦安縣誌》和近人馮繩武先生的觀點,把治平鄉與李店鄉交界處的一處漢代城址確定為“成紀古城遺址”,1993年省政府把“成紀古城遺址”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然而,由於缺少文物實證和學者理解不一,關於漢成紀縣城的位置長期存在爭議。現在,西距成紀古城遺址不到1公里五方河村魚池一帶出土了刻有“成紀”銘文的漢代文物,不僅使靜寧治平川的“成紀古城遺址”得到印證,而且為羲皇故里“治平成紀說”增添了文物佐證。(王科社)
成紀古城

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文物考古工作者發現該遺址西北和東北殘存部分城牆,其中文化堆積以秦漢文化層最厚,在塌陷斷面上發現五口深約16米的豎筒狀井,其中四口為漢代,另一口早於漢代。城址內地表上散見無數秦漢時期的建築殘件,如板瓦、筒瓦、瓦當、回紋鋪地磚等。城周圍還出土了大量戰國到秦漢的文物。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資料表明,在大地灣文化時期(公元前5850-公元前5400年)已有先民在此定居;到仰韶文化時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這裡的原始村落已具相當大的規模;到青銅器時代的齊家文化時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這裡已是商品交換和文化中心,並出現了一定的防禦設施如城堡等。為此,作為羲皇故里的成紀古城遺址,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日前,國務院核定並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平涼市靜寧成紀故城遺址成功入選,晉升為國保單位,更加有利於文話遺址的保護與開發。

成紀水與成紀城

葫蘆河支流成紀水旁有一個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霜雪後,依然熠熠生輝的歷史名城,它就是成紀,成紀是相傳的伏,女媧誕生地。成紀以伏羲降生而得名。《世本》記:“赤光照室之夜,雄皇成紀之辰。”是說伏羲的降生開拓了人類文明紀元,故把伏羲降生地叫成紀。《帝王世紀》載:伏羲孕十二年而生,故伏羲降生地名成紀。成紀是由一般地名發展為縣治的。漢初隴西郡即有成紀縣,後來析置天水郡,成紀屬之。酈道元著《水經注·渭水》曰:“瓦亭水又南,經成紀縣東,歷長離川,謂之長離水。右與成紀水合。水導源西北當亭川,東流出破石峽,津流遂斷,故瀆東經成紀縣,故帝太皞庖羲所生之處,漢以為天水郡縣,王莽之阿陽郡治也。”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北魏以前成紀城的地理位置在成紀水流域。成紀水即今治平河(又名南河),發源於通渭縣義崗鄉,全長約100公里,流經寺至、隴川三鄉後進入靜寧縣界,在靜寧流經長約55公里,經新店、治平、李店三鄉,於仁大鄉匯入瓦亭水(今葫蘆河)。今天治平河的實際水道,與酈氏所述成紀水相符,最早的成紀在今靜寧縣治平川的古成紀水旁。
唐初李賢《後漢書·隗囂傳》注云:“成紀,縣名,故城在今秦州隴城西北。”隴城,即漢略陽道,隋改名隴城,地點在今秦安縣城西北45公里處的隴城鎮。現在從地圖上觀察隴城鎮與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的成紀城遺址,古略陽川水(即今清水河)經過隴城再向西北方向流去,約7公里處是五營(即大地灣遺址所在地),繼續向西北流,過五營約11公里處是秦安與靜寧縣界,又繼續向西北流約7公里,在靜寧仁大鄉南門村匯入葫蘆河。由此匯入點逆葫蘆河上行2公里處是成紀水(今治平河)匯入葫蘆河的地點,這裡也是靜寧縣仁大鄉的高溝村。從成紀水的匯入點逆成紀水向西北行約15公里處就是漢至中唐的成紀城遺址所在地。略陽川水和成紀水在兩故城之間自然連成約40公里長的一條斜線,其斜線和隴城向西的直線間夾角約45°,可見李賢等對成紀地理位置的記述是符合事實的,是準確的。據《魏書·酈范傳》和《北史·酈范傳》記載,酈道元祖父酈嵩曾任天水太守;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李賢曾領涼州大都督,其本人或屬下到涼州是要途徑秦州諸縣的,因此酈道元和李賢有掌握成紀城確切位置的便利條件,其對古成紀位置的記述是可信的,也是可靠的。
1999年版《辭海》註:漢李廣、唐李淵、李白祖籍“隴西成紀”時寫著“今甘肅靜寧西南。”2000年上海辭書出版社所出鄭天挺、李學勤等主編的《中國歷史大辭典》註:“成紀縣,西漢置,治今甘肅靜寧縣西南,西漢初屬隴西郡,元光時改屬天水郡,唐屬秦州。開元二十二年(734)移治今秦安縣西北。北宋又移上邽鎮,即今天水市。元末廢。”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注成紀縣同上注。
清江西進士嚴長宦於道光年任秦安縣令時,與張思誠等所修《秦安縣誌》指出:“成紀縣治,初在今靜寧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繼在今秦安北三十里之顯親川,最後乃入於秦州不知成紀之在治平,則並大聖人里居而失之矣,是烏可以不辨!”歷史地理專家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成紀同以上辭典的記載。蘭州大學地理系教授魏晉賢說:“古成紀在靜寧這個結論,久為學人共識。”從漢初到中唐,約900年的成紀在今靜寧,從中唐至宋初的230年(包括陷於吐藩的100年)成紀在今秦安,從宋初到元末的約400年成紀在今天水市。不同歷史時期的成紀地望是清楚的,不容混淆的。1987年至1992年的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結束後,根據各方面專家學者的考察和考證,1993年3月甘肅省政府行文公布全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時,確認治平成紀是漢成紀城並立碑保護。
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的成紀城遺址現在還殘存部分城垣,成紀水從其東北城牆旁繞過,城內散見大量秦漢時期的板瓦、筒瓦殘片和各種粗細繩紋、籃紋陶片,還發現有“長樂末央”、“帛美禾大”等瓦當,城周發現多處戰國和秦漢墓葬,出土了許多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類的彩陶罐、缽、豆,以及漢代的銅製品鍅、鼎、長勁壺、香爐、鏡和數量不少的漢代漆器,還有被專家嘆為觀止的遠古祭祀用的玉琮、玉璧等。古成紀是快神奇的土地,以伏羲降生而光耀世界。

伏羲與成紀

伏羲是撫育華夏民族的始祖,是開拓中華文明的先師,德配天地,光昭日月。他的降生地成紀也因之著名。
一、伏羲的名號
古籍中伏羲的名號有:宓羲、慮犧、伏犧、包羲、庖羲、炮犧、伏戲、犧皇、皇羲等,還有太(大)昊、太(大)皞。宓、慮與伏同字,研究者認為名伏犧即強調伏羲馴服野獸,教民漁獵畜牧的功績。包、庖、炮即強調伏羲燒烹肉食的功績。因始畫八卦,以治天下的功績,又稱伏戲。名號加皇字是對伏羲大而美的讚頌。稱太(大)昊(皞),表達了對伏羲像對太陽一樣的崇拜。
對伏羲的名號還有一種葫蘆說。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提出伏羲即葫蘆。《水經注》載古成紀之瓦亭水,即《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的流經靜寧的葫蘆河。葫蘆河就是紀念伏羲出生而得名的伏羲河,人文始祖的名號:葫蘆——伏羲。常任俠先生也這樣認為。
二、伏羲是開天明道的祖師
古文獻資料中稱伏羲是三皇之首,是中華文明的開拓者。《易·繫辭》云:“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又云:“古庖犧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庖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
《管子·輕重》云:“伏羲造六 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世本·作篇》云:“伏羲推測作甲子,伏羲有甲子元歷。”又云:“伏羲制儷皮嫁娶之禮。伏羲削桐為琴,面圓法天,底平法地,龍池八寸通八分,鳳池四寸象四時,五弦象五行,長七尺二寸以修身理性,反天真也,達靈成性,象物昭功也。伏羲琴名龍吟。”
《荀子》曰:“基必施,辨賢愚,文武之道同伏戲,由之者治,不由之者亂何疑為?”
《尚書·序》云:“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
《白虎通》云:“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後,臥之,起之吁吁,飢即求食,飽即棄余,茹毛飲血,而衣皮葦,於是伏羲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畫八卦以治天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
《漢書·律曆志》云:“稽之於《易》,炮犧、神農、黃帝相繼之世可知。《易》曰‘炮犧氏之王天下也。’言炮犧氏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為帝太昊,作網罟,以佃漁,取犧牲,故天下號曰炮犧氏。”以上這些記載充分說明,伏羲是華夏民族“開天明道”的祖師,是中華“文明肇啟”的源頭。
三、伏羲是中國龍祖
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徽號,中華民族被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子孫和龍的國度。太昊伏羲氏是以龍圖騰為氏族徽號的創始者,中國龍的始祖。
《左傳·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黃帝始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太皞氏之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杜預注曰:“太皞伏羲氏,風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命官。”孔穎達疏曰:“太皞以龍名官,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注引《玄中記》云:“伏羲鱗身,女媧蛇軀。”
《古今圖書集成·字學典》引《路史》曰:“太昊伏羲氏以龍紀官,百師服,皆以龍名,作龍書,以立制號,而同文稽,夫象肇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而文稽繇是興矣。”
《史記·補三皇本紀》云:“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
《通鑑補紀外編》曰:“太昊時有龍馬負圖出於河之瑞,因而名官始以龍紀,號曰龍師,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大庭為居龍氏,造屋廬;渾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疇;栗陸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泉源。又命五官;春官為青龍氏,又曰蒼龍;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
由於龍文化始於伏羲,故遠古的器物飾紋,以至漢代的帛畫和石刻畫像都把伏羲描繪成傳說的龍的樣子。
甘肅省武山縣出土的一件約6000多年前的彩陶瓶上,畫有人面兩足龍身的圖像,被認為是伏羲畫像;戰國時期的銅印把伏羲鑄成人首龍身的樣子,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型帛畫中的伏羲,即是人首龍身的形象,四川新津寶子山漢代石棺畫像和山東嘉祥武氏祠漢代畫像石刻都把伏羲繪成人首龍身的樣子,中國歷史上的古聖先賢們,再沒有哪一個能像伏羲一樣,被先民們將其緊緊地與龍聯繫在一起,不論是文字記載還是形象描畫,龍進入中華民族的生活是從伏羲開始的,史籍中關於龍與伏羲關係的記載很多,伏羲是華夏文明的開拓者,是八卦文化的創立者,是把龍作為氏族徽號的創始者,所以說伏羲是中國的龍祖,又被尊為人文初祖,中華民族也就成了龍的傳人。

文化名人,旅遊開發之爭

  • 由於古成紀後來造就了很多歷史名人,尤其是漢唐兩代的李氏一族,譬如漢將軍李廣,唐王朝李世民,李隆基等就此幾位據以彰顯歷史厚重與地望所在。但由於古成紀歷史久遠,隨著戰亂和朝代更替,歷史上的成紀城曾經過數次遷徙,但遷徙卻圍繞著原有文化圈,這就造成後來史學家的古成紀之爭。尤其隨著歷史發展,原有郡縣建制早已變遷,早先同屬同一文化圈的文化,隨著被封屬於不同的郡縣,導致了更多的分歧與誤會。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政府越來越強調文化旅遊,開始靜思古代鄉里先賢,隨之而來的就是名人故里之爭。古成紀也是如此,天水市聲稱古成紀在其境內,號稱羲皇故里,近些年的宣傳也最到位,連續舉辦了多屆的伏羲大典也越辦越正規化,國家化。定西市之前也聲稱古成紀在其境內,原因是史書記載為隴西成紀,而現在定西下轄隴西縣,但經過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表明此隴西非史書縮寫古成紀,就此也就排除掉定西市的古成紀之爭,但定西市依舊在隴西縣建設所謂的李家龍宮,大搞旅遊建設,缺乏歷史考證的李家龍宮是否能禁得起史學檢驗,真像會隨著時間慢慢浮現,而現在對天水羲皇故里爭議最大的就是毗鄰天水的平涼市靜寧古成紀,這裡是史學家認為的古成紀遺址所在,也是爭議最大的地方,由於靜寧的古成紀文化遺址雖然被發現得早,但由於政府的重視不夠,不能夠及時轉化為旅遊資源和文化名片,等後來看到該文化重要性的時候,已被天水市占得開發的頭籌,所以儘管當地政府後期也重視起來,但仍舊不能將其轉化為本地的一種軟實力,並且在宣傳上處於劣勢低位。儘管以上各地在為古成紀的歸屬爭得不可開交,但根據史學家研究表明,歷史上的成紀城曾三次搬遷,秦漢時期的成紀古城,在今靜寧縣南之治平川,城址“在治平鄉與李店鄉交界處的劉家河與五方河二村間”,今名治平古城,也稱“治平成紀”,遺址今存。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 ,隴右發生大地震,成紀與秦州都遷至成紀縣所屬的顯親川。宋初,秦州州治、成紀縣治又一併南遷,依雄武城今天水 建秦州,縣與州倚,這就是秦州成紀。所以,根據成紀名稱最早的由來,可以肯定伏羲出生地在今靜寧縣境內的成紀水谷地。也就是說天水說自己是羲皇故里也可以,靜寧說自己是羲皇故里也可以,兩者的不同點只是靜寧的古成紀是前世,而天水的古成紀就是今生,兩者屬於一種文化的兩個時間段,只不過由於地域旅遊文化之爭,兩地都不認可對方的正統地位,所以產生了爭議。對此希望兩地能弱化旅遊經濟的爭議,強強聯手,將各自研究成果分享,使古成紀文化更好的展現在世人眼前,讓成紀文化指引中華文明走向絢麗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