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山戰役(成歡之戰)

牙山戰役

成歡之戰一般指本詞條

中日甲午戰爭中陸戰的第一個戰役。1894年6月初,朝鮮政府因東學黨起義向清政府求援。清廷派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直隸提督葉志超率淮軍2000多人赴朝,9日到12日陸續進駐離漢城70多公里的牙山地區。這時日本也派兵入朝,10日強行進駐漢城,扼守險關,構築工事。至16日入朝日軍已達5000餘人。7月25日,日艦偷襲清運兵船的豐島戰發生後,海道梗阻,牙山清軍孤立無援,遂分地駐屯。聶守牙山東北的成歡,葉駐牙山東南的公州為後援。29日,日軍分兩路進犯成歡,聶率部奮勇抵抗,不敵敗退公州。與葉志超部合軍北走平壤,牙山失守。

基本介紹

  • 名稱:牙山戰役
  • 地點:牙山
  • 時間:1894年7月28日 - 7月29日
  • 參戰方:日本,清朝
  • 結果:日本勝利
  • 參戰方兵力:日本:約4000人
    清朝:約3500人
  • 傷亡情況:日本:34人戰死,54人受傷
    清朝:500人傷亡
  • 主要指揮官:日本:大島義昌清朝:葉志超
簡介,概況,清軍失敗原因,戰略方面,戰術方面,影響,

簡介

牙山戰役又稱成歡驛之戰(日本語:せいかんのたたかい),清光緒二十年六月(1894年7月)中日兩國軍隊在朝鮮進行的第一次陸戰。戰鬥發生在朝鮮忠清南道牙山附近的成歡驛(日本語:ソンファンえき)附近,以日本陸軍勝利告終。

概況

1894年五月初三(6月6日),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2400人進入朝鮮,駐紮忠清道牙山縣。日本政府也向朝鮮大舉增兵,搶占仁川、漢城等軍事重鎮,決心與中國開戰。六月二十二日,清軍援兵陸續趕赴牙山。二十三日,就在日本挑起豐島海戰的同一天,日軍少將大島義昌(1850-1926)指揮日本陸軍混成旅團向駐守牙山的清軍進犯。葉志超、聶士成因牙山無險可守,遂移師牙山東部的成歡和公州
成歡驛位於朝鮮忠清道平澤縣東南,是漢城通往天安、全州的南北咽喉要地,丘陵環繞,安城川河水兩岸沼澤密布,地勢複雜,易守難攻。公州位於成歡之南,背山面江,亦是兵家攻守要地。聶士成部2000餘人赴成歡後立即構築工事,分左、右兩翼展開。左翼部署在成歡西北約2公里的牛歇里高地,集中了主要炮火及兵力,以阻擊日軍由成歡趨牙山的道路。右翼在月峰山一帶,兵力較為薄弱。葉志超率1000餘人退守公州,作為後援。
二十六日,日軍抵達成歡前沿素沙場。大島義昌了解清軍軍事部署後,於二十七日五更指揮日軍乘黑夜重點進攻清軍右翼。日軍前衛部隊涉過沼澤,越過安城川上的橋樑安城渡時,突然遭到於光炘、周憲章等四名武備學堂學生率領的數十名清軍的伏擊,死傷多人。由於黑夜迷失道路,又不知清軍虛實,驚慌後退。很快,日軍發現清軍兵少無援,再次猛攻。數十名清軍以寡敵眾,與敵人激戰一個多小時,於光炘等壯烈犧牲,餘眾被迫撤回。拂曉,日軍攻占了牛歇里陣地前沿佳龍里,逼近清軍主陣地。6時30分左右,雙方步兵在陣地前展開激戰,炮兵亦猛烈對射。大島義昌親自指揮日軍炮火猛轟清軍右翼兩個堡壘,清軍士兵奮起還擊。陣地前炮彈飛馳,爆炸聲震耳欲聾。聶士成身先士卒,在槍林彈雨中往來策應,鼓舞士兵,指揮戰鬥。由於清軍右翼陣地火力薄弱,不久一號堡壘被攻占。聶士成急調左翼數百人支援,日軍則傾全部火力攔截,援軍受阻。6時50分許,右翼二號堡壘亦被攻陷。不久,左翼陣地又告失守。清軍被壓縮在成歡驛街道附近,四面受敵,聶士成不得已率眾撤退,成歡遂被日軍攻占。
二十八日,聶在率部退奔公州的途中,路遇北撤的葉志超部。葉認為成歡失陷,公州亦不可守,遂決定牙山清軍北奔平壤。為避免與日軍相遇,葉、聶率軍繞經漢城東部,於七月下旬與左寶貴衛汝貴等駐守平壤的清軍主力會合。
入朝清軍入朝清軍
牙山之戰是中日陸軍的首次交鋒,清軍投入3000多人,日軍4000多人(步兵四個大隊,騎兵、炮兵、工兵各一個中隊),此戰日軍死三十七人,傷五十人,合計八十七人。其中包括軍官六人,松崎直臣大尉等二人被擊斃,橋本昌世少佐等四人受槍傷。清軍傷亡從來沒有明確公布,日軍說殺傷500很是可疑,葉志超在當時的書信和電報中兩次說損失只有200餘人,而且清軍輜重損失較多,牙山失守,因此,牙山之戰是清軍的一次失敗。但葉志超卻戰敗夸勝,假報戰功,竟受到清政府的獎賞。

清軍失敗原因

戰略方面

從戰略意義說,是清政府對於日軍的戰爭挑釁,和戰不定,特別是李鴻章推行“避戰求和”方針,貽誤戰機而造成牙山之戰失敗。
早在6月間,入朝清海陸軍將領目睹日本擅派大軍入侵朝鮮,蓄意挑釁,極為氣憤。清軍將領及有關人員曾多次電請清政府派重兵赴朝,並派兵進駐漢城等地,防備日軍挑釁,均被李鴻章駁回和制止。
當時李鴻章正醉心於列強的出面調停,極力反對增派軍隊。他說:“倭兵分駐漢仁已占先著,我多兵逼處,易生事;遠扎則兵多少等耳。葉駐牙山,距漢二百餘里,陸續添撥已二千五百,足可自固,兼滅‘賊’。我再多調,倭亦必添調,將作何收場耶?”(《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要駐朝鮮清軍將領等“鎮靜”,“勿輕動”。他認為:“日雖竭力預備戰守,我不先與開仗,彼諒不動手。此萬國公例,誰先開戰即誰理詘。”(《李文忠公全集·電稿》卷十六,第25頁。)四川提督宋慶要求率隊進駐中朝邊界要地義州,以備不測。李鴻章也不允,覆電說:“日必不占朝地,義州去漢城千餘里更不必慮。”(《李文忠公全集·電稿》,卷十六,第6頁。)對於朝廷命令他速籌戰守,免致“臨時諸形掣肘,貽誤事機”(《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他藉口海軍“戰艦過少”,陸軍或“備畿輔游擊策應之師”,或“經年扼要巡防,備多分力,斷難抽調遠役”(《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拒絕向朝鮮增派援軍。
1894年7月中,朝鮮形勢益急。7月11日,葉志超再電李鴻章,對戰守提出上、中、下三策,指出:“倭日益猖獗,韓急望救援,各國調處卒無成議。此時速派水陸大軍由北來,超率所部由此前進,擇要扼扎,□名護商;若此決裂,免致進兵無路,此上策也。否則,請派商輪三四隻來牙,將我軍撤回……是為中策。若守此不動,徒見韓人受困於倭,絕望於我,且軍士既無戰事,久役露處,暑雨受病,殊為可慮”(《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如此拖下去,實為下策。李鴻章接電,以為“現正與倭商,未便遽添大軍,致生疑沮,上策似須緩辦。”(《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他同意中策,但又顧慮從朝鮮撤兵會“示弱”於日本,不敢決定,要求總理衙門核示。清政府同樣舉棋不定,決心難下。結果實行的只能是不戰、不守、不走的下策。直到7月16日,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經過會商,才確定了一面備戰,一面和商的方針。7月18日,清廷諭李鴻章派援軍赴朝。延至21日,增援牙山部隊和進駐平壤軍隊才出發,但為時已遲。日軍早已把大軍運至朝鮮,作好了發動戰爭的一切準備。因此說,清政府對和戰的舉棋不定和李鴻章的避戰求和,實為牙山之戰(成歡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

戰術方面

從戰術觀點看,成歡之戰的失敗,主要是戰役部署不當。
第一,分軍禦敵,兵力分散。
當清軍探知日軍南下進犯牙山時,本應集中兵力,擇險據守,以逸待勞,阻擊敵人。但葉志超、聶士成卻分兵為二,一部守成歡,另部退公州,造成兵力分散,使原來就劣於日軍兵力的清軍更加處於劣勢,以致造成“聶軍人少戰敗”(丁名楠等:《帝國主義侵華史》,修訂版,第342頁。)。
第二,對敵軍進攻方向判斷錯誤。
防守成歡的聶士成錯誤地估計了敵軍進攻的方向,以為日軍將沿漢城至全州大道來犯,進攻的主要矛頭將在成歡正面陣地和左翼。結果,日軍“分兩道來犯:一從大道來,以綴我師,而一繞道出東路,以襲側面”(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援朝篇》。),使清軍的防禦處於被動地位。由於對敵軍進攻方向判斷的錯誤,清軍在部署成歡防務時,將炮兵陣地配備在左翼牛歇里高地一線,右翼月峰山陣地無強大炮火掩護。當日軍以主力向右翼陣地進犯,以強大炮火轟擊清軍月峰山陣地各堡壘時,由於清軍炮兵陣地遠在成歡西北牛歇里一線,故“我炮隊還擊,竟莫能中”(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援朝篇》。)。
第三,堡壘構造不良,工事不堅固。
成歡清軍各陣地由於匆忙築成,工事不堅。所謂堡壘,不過是在丘陵高地上構築一正方形胸牆。牆壁極薄,上部僅厚六、七寸,不僅經不起炮彈轟擊,即日軍所使用之村田式步槍子彈亦極易貫通。這樣,堡壘實際上起不了多大的掩護作用。堡壘外側又無深壕掩體環繞,以利交通往來。僅置樹木枝幹以代鹿砦障礙,日軍極易從胸牆攀援而上將堡壘攻破。
第三、戰術落後,不善射擊
步兵經常好像二百乃至五百一群,這一群里必有大旗兩面(清軍建設制)。並有六厘米炮兩門,攜帶的兵器全是毛瑟槍、格拉槍等優良步槍,必定在散開後射擊為常規…………他們經常用的隊形是在散開後的一隊中揮舞大旗開火,開火為隨意射擊,並沒有一齊射擊,他們的隊形到處都有薄弱的一線,沒有預備隊。但是稱為總預備隊的,是經常擔任總指揮官的護衛,在散兵線的後方若干米的位置上。退卻地時候。這個預備隊先退,散兵則無秩序的潰逃…………也許是不善於射擊,也許是不善於測量距離。也許是時間與演習在射擊上有很大的差異,其子彈多從頭上通過。達到很遠地距離。他們不考慮利用地形地物,從不用跪射,臥射。一律站著射擊,這是經常為了保持隊形的整齊,便於他們能力不強地軍官掌握,否則他們很快就會停止射擊潰退…………淮軍所部,只有聶士成所部有堅定射擊到底的勇氣,但是當我軍在付出不大的傷亡(因為他們射擊技術地拙劣),逼近並且亮出刺刀的時候,清軍每次都轉入崩潰,無一例外…………
日本軍事評論家譽田甚八在評論成歡戰役時指出:清軍“選定陣地不適當,其配備不完全,在未戰以前,其敗勢已明矣。雖為清國簡拔之精銳兵,雖其兵力可與日本比較,然皆不足以補償上述缺點,其終於敗走,實自然之理也”。“若清軍配備至當,則其所有兵力與日軍無大差,其勝敗之決有不可知者”(譽田甚八:《日清戰爭講授錄·附錄》,南京軍用圖書社1936年版,第14頁。)。

影響

成歡之戰,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第一次陸戰。這雖是一次規模很小的戰役,但其影響卻是很大的。日本政府認為日軍的戰勝,正是大鳥圭介高壓外交手段所收到的實效。陸奧宗光說:“牙山戰捷的結果,漢城附近已無中國軍隊的蹤影,朝鮮政府完全在我帝國掌握之中等喜訊,立時傳遍全國;即歐美列強在今日中日之間已經實行交戰,也無輕易置喙干涉的餘地,唯有暫時立於旁觀地位。故從前那些應否以強硬手段迫使朝鮮改革?以及高談我軍先攻中國軍隊的得失等議論,已被全國城鄉到處飄揚的太陽旗和慶祝帝國勝利的沸騰的歡呼聲所淹沒,那些人也都拋開了愁緒,不再憂心忡忡了。”從此,日本完全切斷了中國到達朝鮮西海岸的航道,日軍便可以專力北顧,為後來發動平壤戰役解除了後顧之憂。同時,此為“開戰後第一衝突之勝敗,關係爾後兩軍志氣者極大”。因此,可以說成歡之戰的結果,預示了清軍平壤戰役的失敗。
牙山戰役後,中日雙方於七月初一(公曆8月1日)同時宣戰,甲午戰爭(又稱日清戰爭,日本語:にっしんせんそう)全面展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