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化兒童

成人化兒童是指當今的中國兒童因為社會和家庭的原因,過早的進行成人化地預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人化兒童
  • 中國兒童:過早的進行成人化地預演。
  • 黃藝博:不會太輕鬆
  • 林妙可:不會太輕鬆
簡介,現狀,社會環境,文學讀物,服裝,玩具,電視節目,反思,

簡介

對13歲的武漢少年黃藝博和12歲的北京女孩林妙可來說,2011年的初夏顯然過得不會太輕鬆。
突然而至的輿論風暴,讓五道槓少年黃藝博一舉成名的同時亦飽受非議,而有關“豐胸風波”則讓三年前即在北京奧運會上名揚世界的林妙可家人怒不可遏。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成人化的兒童新聞已然無孔不入地衝擊著公眾的眼球。
“最危險的時刻”或許還沒到,但童年所承受的負荷過多卻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負荷既包括學業的壓力,做不完的功課,報不完的補習班,也有在社會不良風氣的浸淫之下,孩子們過於成人化的思維和處事方式。

現狀

有的小孩長大想當貪官,因為“貪官掙錢多”。有的小孩要當貪官,還有的小孩想殺貪官。《國際先驅導報》2010年曾經報導過,在福建南平發生殺害幼童案後,當地一名尚在國小的孩子“寫信”給兇手鄭民生:“在那短短的55秒內,你殺了多少潔白善良的心,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殺那些貪官,你怎能殺掉這么多可愛的孩子……”
其齡其語,背後所蘊含的東西顯然不僅僅是“童言無忌”那么簡單。
為了適應社會,童年過早地讓位於各種補習班、鋼琴、跆拳道黑帶,孩子們在耳濡目染和家長的帶動下,主動參與進大人的世界中,現代版“拔苗助長”之風正成為中國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選擇。有網友因此感嘆,“當今社會,已經不允許一個人有太長的童年了!”

社會環境

病在社會,根在成人。身為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者,尼爾·波茲曼認為,正是現代傳媒影響才使童年過早“消逝”。他說,兒童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漸退化,然後扭曲成“偽成人”化,實在令人痛心和尷尬。
文學讀物 成人化的不僅僅是兒童電視節目,兒童服裝、兒童玩具、兒童歌曲、兒童間的友誼……毫不誇張地說,今天幾乎兒童的一切都在成人化。新華社“新華縱橫”年初曾經報導,在浙江杭州的新華書店,一本名為《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的書堂而皇之地擺在兒童讀物櫃檯,其中的內容不堪入目:“白雪公主與父親亂倫,母親因妒成恨痛下殺手,長髮公主成為巫婆報復男人的工具……”而在瀋陽的五愛市場兒童文具區,成人化的文具造型和圖案更是比比皆是,一個筆袋上正在熱吻的卡通男女圖案旁邊,寫著火辣辣的說明——“對你的愛蠢蠢欲動”。

文學讀物

服裝 孩子的裝扮最能體現孩子的性格和年齡特徵,給孩子挑選衣服實際上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可現在孩子在服裝、言行等方面的“成人化”已成為普遍的現象。一些童裝生產廠家過分將成人味十足的流行元素照搬到兒童服裝上、對孩子進行超前的成人化裝扮,不僅有害孩子的正常身體發育,同時還會與孩子童稚的氣質相背離,對兒童心理會存在暗示作用,極易“催生”孩子心理的成人化。

服裝

玩具 上世紀70年代的木偶鐵圈、80年代的洋畫積木、90年代的七巧板……隨著時代的變遷,兒童玩具也在不斷變化。現今的玩具市場,兒童玩具和成人玩具沒有明顯的劃分,被商家放在一起銷售。

玩具

玩具作為兒童成長期的重要輔助品,對孩子的影響深刻而長遠。廣州薇薇安心理諮詢中心心理專家張鴻飛認為,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一種希望趕緊長大的急切感,擁有超越其年齡的玩具對他們來說有種自我滿足感。家長應依照孩子的性別、年齡及個性特徵選擇玩具,玩具本身是沒有度,要依靠家長把握尺度、正確引導。
電視節目 提及兒童選秀,2010年躥紅網路的4歲半“失控姐”是被娛樂到極致的小孩子之一。除了被娛樂、被惡搞外,許多參加電視選秀的小孩子穿著打扮成人化,言行舉止也被教化得盡顯成人社會的名利場。如某電視台一檔少兒才藝節目,讓一位5歲的小女孩穿上“性感露背裝”學扭臀。接著主持人問小女孩,“幼稚園里有沒有喜歡你的小男孩啊?”還問小女孩最喜歡什麼?小女孩回答:珠寶。

電視節目

心理專家熊漢中認為,目前許多電視台的兒童選秀節目多迎合大多數成年觀眾的收視喜好,掩蓋了孩子的純真天性,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成年人的言行舉止。參加此類節目的小朋友,不但鍛鍊才藝的目的沒能達到,就算真的成了小明星,也是“老氣橫秋”,無法維持真正鮮活的生命力。
現在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去參加電視台選秀節目,多是出於培養孩子才藝、增強小孩自信心的目的,並不知道電視台的商業化操作手段,對孩子童真的傷害。

反思

信息的多元化、資訊手段的先進,使現在孩子的知識面很廣,見識的東西也很多,審美、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意識都較以前的孩子更早成熟。但是,他們的辨別能力還未跟得上,面對各種信息不知如何篩選,更不知道如何拒絕成人世界中某些觀念和言行。由此在孩子的成長中,成人社會諸多負面的東西,便無時無刻不在侵襲著孩子純潔的心靈,衝擊著少年兒童的童真,加速兒童的“成人化”進程。
成人化可以讓孩子提前了解正直、善良、勇敢以及一些不能體會到的精神,但同時也讓他們更早接觸成人世界的複雜性,如自私、不友善、不誠信等。雖然他們不理解,但完全可以模仿,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孩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比如過分老成圓滑、一味追求金錢堆積的交際等。
孩子過早接觸醜惡的東西,過早的成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和家長應通過引導剔除侵入孩子中的社會陰暗面和不良風氣,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通過具體的講解,讓孩子知道成長不僅意味著自由,更重要的是責任心、寬容和關愛,提高他們團結友愛和協作能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家庭是孩子們重要的生活空間,作為家長,要儘量避免讓兒童接觸過分成人的節目,加強與孩子在流行文化方面的交流與溝通,與他們共同討論社會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身邊發生的社會現象。
孩子的成長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地發展,每個階段都應擁有該階段的文化和快樂,童稚太早消失將會對其不利,應讓少年兒童保持應有的童真。為此,社會、家長、學校三個方面應一起努力,引導和幫助孩子朝著科學及正確的方向健康成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