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劍橋

懸劍橋

懸劍橋是中國古代橋樑里具有中華文化特徵的一種橋,橋的中間懸有斬龍劍,民間說法是防止走水時(所謂走蛟)沖壞了橋。

貴州和重慶市的鄉村古橋,懸劍的較多,是這些地方的文化特徵之一。而且主要流行於貴州重慶一帶的土家族區域,反映土家族古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劍橋
  • 屬類石拱橋走蛟
  • 所在區域:貴州和重慶市
  • 作用:防止走水時沖壞了橋
貴州印江縣天馬橋,其它地方的,

貴州印江縣天馬橋

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杉樹鄉黃土村與貴州省德江縣楓香溪鎮木佬雲村交界處,一座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戊申年(1809年)的天馬橋橋拱正中懸掛著一柄斬龍劍,民間說法是防止走水時(所謂走蛟)沖壞了橋。
懸劍橋
2008-06-12源自人民網的新聞“貴州印江:罕見百年古橋懸掛斬龍劍”有報導:人民圖片網6月12日報導 2008年6月11日,在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杉樹鄉黃土村與貴州省德江縣楓香溪鎮木佬雲村交界處,一座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戊申年(1809年)的天馬橋橋拱正中懸掛著一柄斬龍劍。天馬橋和斬龍劍,距今有近200年歷史。橋拱懸劍,這在我國石拱橋建築史上極為罕見。
2015年7-21銅仁新聞網 “印江黃土天馬橋之奇,盡在雌雄斬龍劍”報導了詳細歷史和神話故事:
清晨,我們邁出印江縣城西大門,迎著山風,前去西陲黃土村,調查了解傳說中的天馬橋。
黃土天馬橋位於印江縣城西邊陲杉樹鄉黃土村馬池壩峽澗,橋連西岸德江縣楓香溪木佬雲村,北臨藏兵洞,迎高山源流水,南俯天生橋,水出溝谷與印江河匯聚注入烏江。這裡壑谷森森,巉岩峻峻,層巒聳翠,水瀑沉雷。在兩山夾持的溝谷中,天馬橋呈現一種傲然氣勢,是印江最具特色的旅遊亮麗景點。
懸劍橋
黃土天馬橋造型別致,工藝精美,是當地土家人方便東西兩岸來往通商而建。據當地80歲的老人王敬忠回憶,它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戊申年(1809年),戊寅年(1870年)因橋頭坍塌而維修,距今已有近二百年歷史。
據57歲的冉隆賢告訴我們,天馬橋是他家曾祖父冉珍台倡修。時冉珍台為地方富戶,見東西兩岸民眾往來於天生橋(今已被水淹)上,危險非常,便與德江楓香溪木佬雲村的武舉老爺冉正魁聯合出資,主持義修。修橋之舉深得當地土家人擁護。
天馬橋之奇,盡在雌雄斬龍劍。當地老人們都說,建造天馬橋時,有一方士為橋卜算壽命,其橋60年後必遭劫難。於是,冉珍台和冉正魁便鑄雌雄斬龍劍懸掛於橋拱正中。果不其然,60年後,天降大雨,山洪瀑發,一蛟龍由此而過,見橋拱正中懸掛的雌雄劍,便盤卷於峽澗,想堵水翻橋而去,然當時河床至橋頂80多米高,水漫溝壑,談何容易,只得冒險於橋拱穿越,一斬龍劍刺進蛟龍身,龍走劍亦去,橋頭側牆受震而坍塌。劍被蛟龍帶走雖然不可信,但自建橋以來僅在1870年維修是實,現仍有一斬龍劍懸掛於橋拱正中,是無可爭議的了。
天馬橋的造型及形式,含蓋著中國石拱橋建築藝術的顯現,相兼著中國石拱橋文化的特徵,十分珍貴,是印江各族人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是傳統建築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實物資料,是我縣的優秀文化遺產。

其它地方的

在貴州和重慶市的鄉村古橋,懸劍的較多,例如,黔西南州馬岒河上就有,重慶石柱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一帶很多。——主要流行於貴州重慶一帶的土家族區域,反映土家族古文化。
迷信說法是:夏季每逢雷雨大作而山洪爆發,河流發大水時,有可能是有“龍”遊走,為防“龍”經過橋洞時,大水沖壞拱橋,所以在修好新橋時,特請當地擅長畫符念咒治妖的人士將一把鑄劍畫咒後掛於橋洞頂,以警示“龍”經過此橋時需繞行,如強行經過此橋,則該劍自動脫落將“龍”斬首,以保護拱橋。
一種迷信傳說是:這條河可能是山上一些靈物的下海的通道,修橋會阻礙其通行,所以在修這類橋時往往到最後關頭時會出現一些不可思意的情況,比如說最後一塊石頭無論你怎么放都放不下去或會莫明其妙的出現一些意外事故,比如說修此橋的人會生怪病等(有些事科學是無法解答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必需請一位道行較深的道士或和尚到現場布道,這劍就是布道之後的"鎮妖劍",也叫避邪器。也怪,往往只要經過真的得道之人做完法事後,這橋就會完成得很順利,生病的人也會在第二天就會完好如初,並且這橋也會十分耐用,據說:凡是有真道士懸有此物的橋往往都能使用百年以上,反之,若當時所請的布道之人不真或布道時出現一些異常,這橋不出一年必出事或常出事故,或莫名的跨掉。——因為這種古代迷信,導致古人為了平安而懸劍於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