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通信技術總體框架討論

應急通信技術總體框架討論

《應急通信技術總體框架討論》是2009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玉。

基本介紹

  • 書名:應急通信技術總體框架討論
  • 作者孫玉
  • ISBN:9787115208323
  • 定價:68.00 元
  •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7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應急通信技術總體框架討論》討論了應急通信的總體概念和套用分類,分析歸納了國際應急通信技術發展和標準研究的概況,討論了應急通信系統的總體分類和設計原則,討論了各類應急通信系統可能適用的技術體制和建設原則,提出了支持國家應急通信系統建設的技術性建議。
《應急通信技術總體框架討論》主要讀者對象為:關心我國應急通信技術發展的相關人士,從事應急通信系統研究和設備研製的技術人員。

圖書目錄

一、應急概念討論
(一)應急概念
(二)應急因素分析
(三)應急當事人分類
(四)突發事件分類
(五)突發事件分級
(六)突發事件過程及其應對方式
(七)我國已經採取的應急措施
二、應急通信總體概念討論
(一)應急通信概念
(二)關於應急通信系統的使用要求
(三)突發事件發生之前對於應急通信的需求
(四)突發事件發生之後支持搶救工作的應急通信需求
(五)突發事件發生之後支持恢復重建工作的應急通信需求
(六)應急通信的使用要求歸納
(七)應急通信與應急通信指揮概念
三、美國應急通信概況
(一)美國應急通信套用概況
(二)美國應急通信系統建設概況
(三)美國應急通信管理機構
(四)美國國家應急通信計畫(2008年8月7日修訂)
四、日本應急通信概況
(一)日本本州島地震中的應急通信套用概況
(二)日本應急通信系統建設情況
(三)日本防災專用無線通信網
(四)在民用通信網中嵌入應急防災功能
(五)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套用
五、歐洲應急通信概況
(一)歐盟e-Risk系統
(二)歐盟基於衛星的應急通信基礎設施——WISECOM
(三)英國應急通信系統建設情況
(四)德國應急通信系統建設情況
六、ITU-D關於應急通信套用管理的建議擇要
第一部分災害預防、災害反應和電信手段
(一)電信在減災賑災中的作用
(二)應急通信的組織框架
(三)監管框架
第二部分應急通信的實施方面
(一)電信作為應急管理的工具
(二)公用通信網
(三)網際網路
(四)專用網
(五)業餘無線電通信業務
(六)新技術和新實踐
(七)應急通信技術選擇
七、ITU-R關於應急無線電通信標準的建議擇要
(一)ITU-R的任務
(二)有關應急通信的ITU-R建議和報告
(三)ITU-R M.693建議摘要
(四)ITU-R M.830-1建議摘要
(五)ITU-R S.1001-1建議摘要
(六)ITU-R M.1042-3建議摘要
(七)ITU-R F.1105-2建議摘要
(八)ITU-R BT.1774建議摘要
(九)ITU-R M.2033號報告摘要
八、ITU-T關於應急通信標準的建議擇要
(一)ITU-T在應急通信標準化方面的任務
(二)有關應急通信的ITU-T建議
(三)未來挑戰
(四)ITU-T E.106建議摘要
(五)ITU-T E.107建議摘要
(六)ITU-T Y.1271建議摘要
(七)ITU-T J.260建議摘要
九、其他國際組織關於應急通信標準的研究進展
(一)歐洲的通信標準化組織(ETSI)
(二)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
(三)第三代合作夥伴組織(3GPP)
(四)第三代合作夥伴組織的平行機構(3GPP2)
(五)電信行業協會(TIA)
(六)應急通信業務(ETS)委員會(T1)
(七)美國電信產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
十、我國有關應急通信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有關應急通信的摘要
(一)總則
(二)預防與應急準備
(三)監測與預警
(四)應急處置與救援
(五)事後恢復與重建
十一、我國有關應急通信的政策
(一)《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有關技術摘要
(二)國發[2006]24號檔案:《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有關技術摘要
(三)《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6)有關技術摘要
十二、應急通信系統總體分類討論
(一)突發事件發生之前的應急通信
(二)突發事件發生之後的應急通信
(三)事件恢復階段的應急通信
十三、應急通信總體設計原則討論
(一)關於使用要求
(二)關於技術實現
(三)現實應急通信的普遍問題
(四)技術實現與使用要求之間的切磋
(五)總設計師的遺憾
(六)權宜之計
(七)應急通信總體設計原則建議
十四、國家國土監控系統的總體框架討論
(一)使用要求
(二)總體輪廓
(三)技術體制討論
(四)實現方案討論
(五)網路資源利用效率問題討論
十五、城市和地區聯動系統的總體框架討論
(一)城市和地區應急聯動系統總體概況
(二)我國城市應急聯動系統的現狀
(三)我國城市應急聯動系統的特點
(四)城市應急聯動系統的典型結構
(五)城市應急聯動系統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六)一種典型的應急聯動通信指揮系統的總體概況
(七)支持城市應急聯動系統的通信系統
十六、現場搶救指揮通信系統的總體框架推薦
(一)使用要求
(二)系統組成
(三)主要功能
(四)主要技術指標
(五)現場網路子系統
(六)綜合網路控制子系統
(七)業務終端子系統
(八)綜合套用子系統
(九)對外通信子系統
十七、集群通信系統的總體框架討論
(一)集群通信系統的定義
(二)集群通信系統的發展概況
(三)集群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
(四)集群通信系統考慮的基本問題
(五)集群通信的特點
(六)集群通信系統分類
(七)集群通信系統的組網方式
(八)集群通信系統的功能
(九)集群通信系統在應急通信中的套用
十八、對講機通信系統的總體框架討論
(一)無線電對講機概況
(二)專用與公用通信系統的區別
(三)專用通信系統的功能特點
(四)專用通信系統的發展趨勢
(五)無線電對講機通信系統的典型套用
十九、現場電視轉播系統總體框架推薦
(一)概述
(二)主要功能
(三)主要性能
(四)網路構架
(五)硬體總體設計
(六)現場音視頻採集傳輸系統
(七)主機存儲系統
(八)電信業務系統
二十、應急通信現場技術支持系統的總體框架討論
(一)問題提出
(二)通信技術支持控制中心的總體結構
(三)通信技術支持控制中心的技術實現
(四)通信技術支持控制中心基本功能
(五)典型無線電傳輸系統的基本參數
(六)應急通信現場技術支持系統的設計要求
二十一、現場民眾自救和呼救通信總體框架討論
(一)利用網際網路的多餘能力
(二)利用寬頻無線接入系統的屬性
(三)利用臨時輕便無線基站
(四)VoIP系統的利用
(五)蜂窩行動電話系統功能套用
(六)人身安全確認系統
(七)空間位置指示
(八)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套用
(九)利用災難信號控制系統停止系統運行
(十)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通信設備的套用
(十一)關於現場民眾自救和呼救通信討論的結語
二十二、應急通信設施的綜合利用討論
(一)問題提出
(二)國家國土監控系統的綜合利用
(三)城市和地區應急聯動系統的綜合利用
(四)突發事件現場最高指揮通信系統的綜合利用
(五)集群通信系統的綜合利用
(六)對講機通信系統的綜合利用
(七)應急通信現場技術支持系統的綜合利用
(八)關於應急通信系統綜合套用的結語
二十三、“美國2006應急通信白皮書”值得研究借鑑
(一)4點權威結論
(二)5個頂層建議
(三)27點主要結論
(四)15個需要改進的關鍵領域
二十四、應急通信系統與公用電信網路的關係
(一)突發事件的影響
(二)公用電信網路的基礎作用
(三)應急通信系統的應急作用
(四)公用電信網路的加固措施
(五)公用電信網路的應急修補
(六)小補丁設計
(七)大補丁設計
(八)關於應急通信系統與公用電信網路關係的結論
二十五、空間轉信問題討論
(一)空間轉信技術發展概況
(二)空間轉信在應急通信中的套用
(三)空間轉信在下一代寬頻移動通信中的套用
(四)空間轉信在軍事通信中的套用
(五)關於空間轉信的建議
二十六、關於增強國家應急通信能力建設的建議
(一)制定“中國國家應急通信計畫”
(二)起草“國家應急通信系統體系框架”
(三)進行國家應急通信現有裝備普查
(四)在我國舉辦“應急通信裝備世界展覽會”
(五)成立“國務院應急辦公室應急通信專家委員會”
(六)設立應急通信國家發展專項
(七)建立“國務院信息辦應急通信技術支持基地”
(八)應急通信專題研究題目建議
附錄一 信網路機理分類和通信網路套用分類概要
一、電信網路的產生背景
二、電信網路機理分類
三、通信網路概念演變
四、通信網路套用分類
附錄二 信網路的網路對抗和網路防衛框架
一、通信網路的網路對抗體系結構
二、通信網路網路攻擊
三、通信網路防衛
四、通信網路安全防衛體系結構
五、網路安全法制方面
六、網路安全管理方面
七、網路安全技術方面
八、網路安全人才方面
九、國家通信網路的網路安全防衛體系
附錄三 國應急通信白皮書概要
一、4個權威觀點
二、提出5個頂層建議
三、得出27點結論
四、提出16點需要改進的關鍵領域
五、白皮書最終結論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