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操作實務

應急管理操作實務

《應急管理操作實務》論述了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尤其是如何消除兩者之間的“真空”或誤會。通過對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從理論到實踐的系統闡述,並著重區分了兩者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內容,令我們能清晰地區分出兩者的不同,同時又理解兩者相互協同相互支持的關係。主要目的在於說明應急管理者需要具備管理的概念和原理基礎,而大學教育課程對於應急管理者而言非常重要和必要。

基本介紹

  • 書名:應急管理操作實務
  • 作者:托馬斯·D.費倫博士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文摘,

圖書信息

作者:托馬斯·D.費倫博士 (作者), 馬海軍 (合著者), 林毓銘 (譯者), 陳玉梅 (譯者)
出版社: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月1日)叢書名: 應急管理譯叢
平裝: 20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3006804
條形碼: 9787513006804
商品尺寸: 25.8 x 18.2 x 1.4 cm
商品重量: 599 g
ASIN: B0061IM27E
定價:48.00元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托馬斯·D.費倫博士 譯者:林毓銘 陳玉梅 合著者:馬海軍
托馬斯·D.費倫博士是戰略教育聯合會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美國國土安全部創始成員,IBM公司危機回響小組成員,曾參加卡特里娜颶風和印度洋海嘯的應對工作。他在錫拉丘茲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美國公立大學、埃爾邁拉學院、奧內達加社區大學、帝國學院;同時還為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斯里蘭卡和新加坡等國家的企業提供諮詢。他的專長包括危機管理訓練、演習研發以及市政當局的和大學的綜合應急管理計畫。他曾經和災難喪葬處置小組一起服務於2005年的路易斯安娜州的聖·加布里埃爾和2001年的世貿中心,並且由於他在9.11恐怖攻擊事件中的貢獻獲得了紐約州參議院的自由獎金。

內容簡介

應急管理理論是由一套獨特概念和原理組成的,它與應急處置當中運用的各類專業技能完全不同。應急管理者更多的是進行概念、原理,以及管理實踐的學習,但在涉及具體的各種應急處置的技能時,還需要專門的、針對性的培訓。
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在應急管理的四個階段——準備、回響和恢復、減緩當中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應急管理通過預測預警、溝通、協調、策劃、後勤、財務、管理、專家諮詢和信息保障等手段來支持災害發生期間的應急處置活動,同時還要做好災前減緩和準備工作以及災後的恢復和重建工作。
《應急管理操作實務》剖析了作者親身經歷的三個案例,包括“9·11”恐怖攻擊事件、印度洋海嘯,以及卡特里娜颶風和麗塔颶風。書中每章都包括了學習目標和問題討論,便於讀者進行研究或教學。

編輯推薦

《應急管理操作實務》應急管理教育對有著悠久傳統的美國消防服務真的無所作為了嗎?20年前人們使用實踐經驗來培訓應急管理者,如今卻是在大學教室里培訓應急管理者,利用課堂教學培訓應急管理者的時代真的來臨了嗎?目前,120多個高等教育機構正在為謀求進入應急管理領域而沒有實踐經驗的人士開設應急管理資格證書培訓和應急管理學位課程。如果我們打算讓應急管理者具備所需要的技能,就不得不克服資深的執法官員和消防人員的反對。托馬斯·D.費倫博士系統研究了應急管理專業學生應掌握的技能以及有經驗的應急救援人員在接受他們領導時所要關注的問題。

媒體推薦

關於應急管理的價值,托馬斯·D.費倫博士的本著作在論述應急救援者的重要性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我認為對於應急救援人員、應急管理者甚至商業應變專業人士而言,這是一部很優秀的讀物。
——業務持續管理專家:ED DEVLIN
應急管理是一門新興學科。隨著世界日益全球化與複雜化,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托馬斯·D.費倫博士以他豐富的經驗,設計了一門綜合課程來訓練應急管理人員,以應對意外事件。
——阿卡伽德·瑞美普瑞薩德博士
前言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消除應急管理與應急處置之間的誤區
引言
應急管理者傳統的職業發展軌跡
應急管理者自身要求的轉變
應急回響志願者組織的削弱
工商企業對應急管理的影響
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應急處置與應急管理的技能比較
引言
應急處置的技能
應急管理的技能
技能的獲取
培訓與教育比較
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應急指揮體系(ICS)的管理需求
引言
ICS指揮人員
搶險救援負責人的角色
指揮人員如何支持搶險救援負責人
指揮人員的角色說明和技能
小結
問題討論
第四章 應急指揮長:是長官還是管理者
第五章 大學應該提供怎樣的教育
第六章 應急管理者的職業發展軌跡
第七章 案例研究:“9·11’’恐怖攻擊事件
第八章 案例研究:斯里蘭卡在海嘯中的應急回響
第九章 案例研究:卡特里娜颶風事件——基於私營單位和公共部門的視角
第十章 應急管理中的“管理者”
第十一章 大學教育與實踐的脫節
第十二章 攜手合作
附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NIMS):5年NIMS培訓計畫.
附錄A:NIMS組件
附錄8:任職能力和行為
附錄C:課程概要
附錄D: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文摘

應急管理者傳統的職業發展軌跡應急管理與應急處置之間的誤區消除了。應急指揮官通常由經驗豐富的消防員或者警察擔任,他們在消防或公安的職業生涯中已經屢獲殊榮,通過長年的服務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跟大家並肩作戰。他清楚自己的部下會做些什麼,以及如何去做。此外,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部下也非常熟悉他的想法。絕大部分的火災和執法事件都是地方性的,大家在各自的轄區內滅火或追捕罪犯。偶爾也會去到鄰近的縣鎮或村莊,或者是同城內的臨近轄區或區域去尋求一些設備或人員的援助。這就是早期互助的開始。還有“警察局通報板”,當嫌疑犯逃出了自己的轄區範圍時,通常就會把他列入通告板APB進行全區通告。早期的互助就是這么簡單。那時出城鎮的路沒有那么多條,也沒有那么多的危險源,當然也不存在現今應急管理中存在的複雜狀況。指揮官很清楚他管轄哪些部門或地區,手下有哪些人,至於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而當地消防部門和公安一樣,都是相互孤立的。
著作權頁著作權頁
接下來發生了哪些變化呢?為什麼我們現在會說“每個突發事件都是地方性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呢?確實,我們要求當地救援隊伍能馬上回響去滅火,去回響自動報警,或者回響9·11醫療急救服務電話的召喚。事實上各個地區也都能做到。但隨著我們所要應對的源頭髮生了變化,即“地方”本身已經跟原來完全不同了,這樣,我們要應對的源頭就變得很複雜了。社區裡有了更多外出的道路,更完善的通信系統,但志願者減少了,威脅增多了,環境變複雜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幫助的意識也增強了。你可曾記起當消防員一接到從著火的房子或村莊廣場上傳來的警報後,消防車庫很快就拉響了警報,頃刻之間響亮的警報聲穿越了整個村鎮?喇叭也會廣播某些數字組合或者代碼以表明火災發生的位置,接下來可能學校會停課數日(比如我所在社區的代碼是777,這是我孩提時最喜歡的數字)。不僅每個消防員,每個居民都會人手一份清單,上面清楚地列明了每個人所在位置的數字代碼。
插圖插圖
這種早期插圖編號形式的報警系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於,所有的應急救援者都在喇叭聲或汽笛聲覆蓋範圍之內,而且他們本身就是在社區里生活和工作的男人和女人們。但隨著社區不斷擴大,周邊城郊住宅區也不斷發展,這些救援者們陸陸續續搬到了警報聲覆蓋範圍之外的地方。他們會在城鎮的郊區自發地建起小型的警報部門,擁有自己的警報系統和編號,並利用大量的志願者和各種裝備把大家很好地組織成一個系統部門。在執法方面,城市的法務部門只專注於城區範圍,而城市周邊地區的執法只能依靠州政府部門和巡警。但隨著城郊地區的發展,由鎮或村在當地建立了公安部門。在農村地區,則由州政府巡邏隊甚至是國家警察來提供保護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