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兵廣場

憲兵廣場,布局始於腓特烈大帝時期,是歐洲最美的廣場之一。主要建築為德意志大教堂、法蘭西大教堂、柏林大劇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憲兵廣場
  • 別名:弗里德里希城廣場
  • 建造時間:1688年
  • 建造者:J.A Nering
簡介,看點,

簡介

廣場從1688年開始由J.A Nering開闢建造,最初被稱為菩提樹廣場,以後稱作弗里德里希城廣場或新廣場。1736年至1782年,廣場由軍人所用,以此而得名“憲兵廣場”。1777年後,廣場由Georg Christian Unger進行了整體統一的設計和擴建。二次大戰期間,廣場毀壞嚴重。在紀念科學院250周年的慶典之際,廣場曾被改名為“學院廣場”,1991年,又恢復了“憲兵廣場”的原名。
位於Gendarmenmarkt 10117 Berlin (Mitte) ,是歐洲最美的廣場之一,是遊客的必游之地。廣場由德國大教堂,法國大教堂和音樂廳所環繞,美麗、和諧,令人流連忘返。
交通: 捷運(U-Bahn):U2 U6 Stadtmitte 站 或 U2 Hausvogteiplatz 站,U6 Französische Straße 站;公共汽車: 100 142 147 157 200 267 348 路

看點

憲兵廣場
法國大教堂</strong>
法國大教堂是1701年至1705年由Cayart設計, 為從法國逃遷到柏林的胡格諾派教徒所建造的。長方形的中心建築在其長邊的兩側建有兩個半圓形建築。1780年至1785年,在御林廣場的改擴建工程中,教堂按Gontard及Unger的設計,被加上了一個醒目的塔頂。二次大戰中教堂毀壞嚴重,1977年被重建。
德國大教堂
</strong>著名的德國大教堂於1701年至1708年由M. Grünberg設計,Giovanni Simonetti建造,最初也叫做新教堂。1780年至1785年御林廣場的改擴建工程中,由Gontard設計,加建了圓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教堂同樣被毀。1996年10月2日,經過重新修繕的德國大教堂重新對外開放。
音樂廳(劇院)
由Karl Gotthard Langhans於1800年至1802年在這裡建造的國家劇院,毀於1817年的一場大火。普魯士著名建築師申克爾在劇院原址的廢墟上進行新建,將原有建築的殘餘部分融入了新的建築之中。建築中間部分高大、寬闊,前面突出,建有埃奧尼亞式圓柱。在二次大戰期間被毀之後,最初階段只是被保護了起來,系統地修復工作直到1979年才得以進行。1984年,建造由劇院改為音樂廳重新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