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

● 憋

biē 形聲。字從敝,從心,亦聲。“敝”意為“向下歪斜”。“敝”與“心”聯合起來表示“心位歪斜”、“心位不正”。本義:心位不正。心氣不通順。引申義:心裡悶氣。說明:心位正才能通正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憋
  • 外文名:holding sth. back
  • 拼音:biē
  • 五筆:UMIN
  • 詞性:動詞
概述,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古籍解釋,常用詞組,部首筆畫,字形結構,

概述

◎ 氣不通:~氣。~悶(心裡不痛快)。~屈。
意思:堵, 悶, 心裡難過。
◎ 勉強忍住:他心裡有話~不住。
憋
筆畫數:15,部首:心,筆順編號:4325 2343 1344 544
漢英互譯
◎ 憋
hold back suppress
五筆:UMIN

基本解釋

1.氣不通:~氣。~悶(心裡不痛快)。~屈。
2.勉強忍住:他心裡有話~不住。
3.難以忍受:他被尿憋得不行了。

詳細解釋

〈形〉
1.(形聲。從心,敝聲。本義:性急)
2.同本義 [impatient]
憋,曰性急。——《集韻》
3.又如:憋懯(亦作“憋怤”。急性);憋腸(急性子);憋古(性格暴烈、古怪、不合時宜)
4.兇惡 [fierce]。如:憋懆(兇狠)
5.執拗 [stubborn]。如:憋拗(固執;執拗);憋劣(剛直,固執)
〈動〉
1.憋悶,氣悶 [suffocate;feel oppressed]。如:憋的慌(非常氣悶);憋憋焦焦(煩躁,氣惱)
2.抑制或堵住不讓出來 [hold back;suppress]。如:憋足勁;這口氣憋了十年;憋住笑
3.鬧彆扭;賭氣 [be at loggerheads with sb.]。如:憋性(鬧彆扭,賭氣)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普蔑切《集韻》匹滅切《韻會》《正韻》匹蔑切,𠀤音潎。《韻會》急速貌。《列子·力命篇》嘽咺憋懯。《揚子·方言》急性也。
又《博雅》惡也。《後漢·董卓傳》憋腸狗態。
又《集韻》必列切,音鱉。
又《五音集韻》幷列切,音鷩。義𠀤同。 或書作𢠳。

常用詞組

1.憋悶 biē mèn
[feel oppressed;be dejected] 煩悶、委屈、煩惱不能發泄或心裡有疑團,心情不舒暢;由於透不過氣來而心胸發悶
2.憋氣 biē qì
[hold one's breath;feel much oppressed]∶呼吸道受阻或氣壓低等原因造成的憋悶感

部首筆畫

部首: 心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五筆86: umin
五筆98: itnu
倉頡: fkp
筆順編號: 4325 2343 1344 544
鄭碼: kvmw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18B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敝心
漢字部件分解: 敝心
筆順編號: 4325 2343 1344 544
筆順讀寫: 捺撇豎折豎撇捺撇橫撇捺撇折捺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