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圓舞曲

憂傷圓舞曲

大提琴名曲,《憂傷圓舞曲》是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於1903年為戲劇《庫奧萊納》所寫配樂中的一段。這是一首旋律極為傷感動人的曲子,被改編成小提琴演奏後更為人熟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憂傷圓舞曲 
  • 類型:舞曲
  • 作者:西貝柳斯(J. Sibelius)
  • 時間:1903年
樂曲簡介,樂曲內容,

樂曲簡介

憂傷圓舞曲 Valse Sentimentale ,又譯“傷感圓舞曲”,題獻給艾瑪·甘頓(Emma Genton),f小調,3/4拍,圓舞曲速度。這是一首旋律極為傷感動人的曲子,被改編成小提琴演奏後更為人熟知。

樂曲內容

《憂傷圓舞曲》----西貝柳斯
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J. Sibelius)宛如小型交響試的「憂傷圓舞曲」(Valse Triste, Op.44-1, 1904)原本是他為妻舅Armas Jarnefelt的劇作【死神】(Kuolema)譜寫的一段配樂,以伴隨死神趁著垂死老婦隨伺的兒子睡著之際,化身做其亡夫邀舞的情節;主題動機以相當隱喻的旋律展開預示死亡,中段的相當甜美的旋律延伸出高昂的情緒,象徵與亡夫相逢的喜悅,最初的陰沉旋律最後仍接管了一切,末尾三個不安的和弦意味死神 在兒子醒來的那一刻,帶走了他的母親。這種摻雜哀傷與歡樂的情緒正是人生的最佳寫照,加上此曲沙龍味十足,出版後成了當時歐洲咖啡屋的熱門曲目。
西貝柳斯,是芬蘭著名音樂家,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早年學小提琴和音樂理論,畢業於赫爾辛基音樂學院,後赴柏林、維也納進修;其音樂作品凝聚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感情和濃厚的民族特色。
這段音樂富有情節:
“深夜,兒子守護在病入膏肓的母親床前,由於過分勞累,他昏昏沉沉地進入了夢境……他看見一縷玫瑰色的光束透過窗扉,把房間照亮。不知從什麼地方輕輕傳來樂聲,起初有些哀怨,後來慢慢變成一首圓舞曲。
母親聽到它,睜開了眼睛,打起精神,走下床來,隨著音樂慢慢起舞,白色的睡袍隨著舞步在飄蕩。這時,客人們幻影般地出現了。他們也都隨著音樂跳起舞來,可是當母親要靠近他們時,他們都躲閃著,母親精疲力竭倒在了床上。這時,音樂突然停滯不前。
但是不久,母親又掙扎著再次起舞,客人們繼續跳著。隨著舞蹈,舞曲的速度逐漸加快,情緒也越來越熱烈,當達到高潮時,突然傳來死神敲門的聲音,母親絕望地尖叫了一聲倒下,客人們的幻影頓時消失了,音樂戛然停止。兒子驚醒,發現母親已經離別了人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