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摩崖石刻

慶雲摩崖石刻

慶雲金代摩崖石刻是我國僅存的幾塊女真字碑文的一種,存世稀少,非常珍貴,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及研究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慶雲摩崖石刻
  • 地理位置:通化市梅河口市小楊朝鮮族滿族自治鄉慶雲村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免費
位於通化市梅河口市小楊朝鮮族滿族自治鄉慶雲村北0.5公里處的半截山南坡之上,西為山城鎮通往吉樂鄉的公路。地理坐標:北緯42°17′15.0",東經125°26′1.4",高程387米。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慶雲摩崖石刻是我國僅存的幾塊女真字碑之一,碑文銘刻在距地表22米的山半腰一塊凸出的岩石上。刻石共有兩處,一處刻漢字和女真字,另一處為女真字。漢字和女真字石刻鐫刻在東側。漢字豎刻於高2.45米,面寬1.1~2.25米的大石右上角,刻字清晰,共三行,“大金太祖大破遼軍於節山息馬立石”十五字,右起豎書楷字,字跡清晰。漢字左側另有女真字四行二十三字,大約是漢字的對譯。女真字石刻位於西側,石壁高約2米,寬1.1米,面向東南,中部刻有女真字七行。前五行每行14或15字不等,後二行每行僅4或5字,個別文字不辨,絕大多數尚清晰。從碑文的內容來看,處石刻都記載了金初一次較大戰事。西側的女真文石刻,據孫進已同志譯釋,為“我父阿台於收國二年五月五日,率領家族和部落,集合至番安兒之原。擒獲頗多,因以謀克為孛”。和東側漢字碑中“大金太祖大破遼軍於節山息馬立石”相對照,“收國”為金太祖年號,“擒獲頗多”和大破遼軍意思近同,二者所記可能同為一事。記載了金代初期發生在海龍一帶的戰事。
清光緒年間楊同桂所著的《沈故》中最早對慶雲摩崖石刻做了著錄,並認為石刻為“金之國書”。此後從清末至民國期間多部方誌、碑刻金石考證的著述中對石刻有所記述。1935年,東北史大家金毓黻在《東北文獻拾零》一書中,對漢字摩崖的發現經過和具體方位做了記述。
目前,吉林省境內現存女真文字實物很少,慶雲摩崖石刻上鐫有七十餘女真文字,絕大部分文字清晰可見,是研究女真文字不可多得的石刻文化遺存。碑文中記述之事,為了解海龍縣的歷史沿革,研究遼、金斷代史,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佐證,學術價值彌足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