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子賦

慰子賦是《藝文類聚》三十四里的一篇文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慰子賦
  • 創作年代:漢魏時期
  • 作品出處:藝文類聚
  • 作者:曹植
原文,注釋,譯文,作者,

原文

彼凡人之相親,小離別而懷戀。況中殤[1]之愛子,乃千秋而不見。
入空室而獨倚,對孤幃而切嘆[2]。痛人亡而物在,心何忍而復觀。
日晼晚[3]而既沒,月代照而舒光[4]。仰列星以至晨,衣沾露而含霜。
惟逝者之日遠,愴傷心而絕腸[5]。

注釋

[1]中殤:未成年而死叫做"殤"。古時把8歲至19歲死者的喪服分為長殤、中殤、下殤三等,12歲至15歲為中殤。
[2]切嘆:形容嘆息之聲 急促。
[3]晼晚:夕陽將落的時候。
[4]舒光:散發光輝。
[5]愴:悲愴。絕腸:斷腸。

譯文

就算是朋友間點水之交 的親善,短暫的離別也足以令人懷戀感傷;何況是我深愛的孩子,年輕的死去,永生永世相隔於陰陽?走進你空蕩的房間我悽然獨倚,對著寂寥的帷帳傷心喟嘆;物是人非的哀傷縈迴不去,生前的遺物我哪裡還忍心多看?薄暮時分隱沒了黃昏的夕陽,月亮徐徐升起,散發清冷的輝光;我細數著寒星直到翌日的清晨,直到衣襟沾滿了白露,直到露水凝成了繁霜;我追憶著你漸行漸遠的蹤跡,碎了我的心,縈損了我的柔腸。

作者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