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姓(中國姓氏)

慕(中國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嚳的後裔,為慕容氏所改。遠古時,有個黃帝後代叫“封”,他到東北部去建立了鮮卑國。他取姓慕容,是意在遠離中原之地發揚光大傳統文化,“慕二儀(天、地)之德,繼三光(日月星)之容”。後來慕容姓的後人,有的地區又簡化為慕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慕姓
  • 源流:出自慕容氏
  • 源流二:河南開封有慕氏
  • 源流三:帝王虞舜的祖父虞慕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遷徙,分布情況,慕施蒙,慕昌桂,慕 伉,慕 完,慕天顏,慕甲榮,慕連山,慕壽祺,郡望堂號,郡望,堂號,通用聯,四言,七言,十言,慕姓將軍,慕湘,慕生忠,

姓氏源流

慕(Mù)姓源出有:
慕姓

源流一

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嚳的後裔,為慕容氏所改。遠古時,有個黃帝後代叫“封”,他到東北部去建立了鮮卑國。他取姓慕容,是意在遠離中原之地發揚光大傳統文化,“慕二儀(天、地)之德,繼三光(日月星)之容”。後來慕容姓的後人,有的地區又簡化為慕姓。

源流二

出自宋代河南開封有慕氏。

源流三

出自遠古帝王虞舜的祖父虞慕(通幕姓)——源於某《百家姓》: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的祖父叫虞幕,虞幕的後代中,有一支以他的名字為姓,就是幕氏。後來經過歷史的演變,幕姓演變為慕姓; 4、慕姓源於晉太子申生(諡號慕君)——出自中國民俗學會編的<<姓氏名號面面觀>>第13章的<姓氏與先人名號的關係>;

源流四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清朝時期達斡爾族鄂諾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達斡爾族鄂諾氏,亦稱俄嫩氏、鄂內氏、鄂訥氏、斡難氏,為達斡爾族著姓,世居黑龍江北境、鄂嫩河流域一帶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n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鄂氏、敖氏、吳氏、慕氏等。

得姓始祖

莫護跋

遷徙分布

遷徙

慕姓出自鮮卑族。源流說法是黃帝的後代中曾經有一支到北方建立了鮮卑國。鮮卑國的公族當中有的姓慕容。後來漸漸簡化為單姓慕,就是現在慕姓的起源。

分布情況

慕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二十九位門閥。慕姓遍布全國包括台灣,美國、新加坡等海外也有分布。
河南溫縣慕莊村及武陟南賈村共有一萬餘慕姓族人,家譜世系清晰,是元朝監察御史慕完之孫明初由衛郡(今河南省新鄉)遷來的,兩個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學士虞集給慕完撰寫的墓志銘,清楚表明這一支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後.
河南許昌大慕莊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譜記載是源於明初山西洪洞縣.
安徽渦陽一帶有其後裔近萬人,而且其居住村莊也大都冠有“慕”字稱謂。
陝西吳堡慕家原分布慕姓約幾千人,
山東棲霞市慕姓人口也有幾千人.
隴東平涼、慶陽一帶慕姓子孫遍布,約有上萬人。
山東龍口市(原來叫黃縣)也有幾個村姓慕的,但不知族上從何地遷此。山東龍口市(原黃縣)慕姓主要分布在原丰儀包括慕院夼、大慕家、丰儀爐、丰儀店等村,另外蘭高鎮麻院慕家也以慕姓為主,據村志所講從雲南搬遷來。丰儀慕姓據傳是從棲霞鐵口搬遷過來的,後來修王屋水庫丰儀店等村的慕姓村民外遷至東江附近的也有一部分。
山東棲霞市上瑤溝村亦為慕氏家族,祖上遷入原因不詳。
山東榮成市慕姓人口也有幾千人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王連街道東慕家村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王連街道西慕家村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王連街道大訊姜家村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滕家鎮觀前泊村
歷史名人

慕施蒙

唐渤海國大將軍

慕昌桂

唐渤海國將軍

慕 伉

宋朝奉大夫

慕 完

元朝新鄉人,做刑部侍郎的官,善決獄,執法公正,深受好評,至順間封魏郡公。慕完自小聰明好學,胸懷大志,果然成為國家棟樑之材。

慕天顏

字拱極,靜寧人,清朝文士,由順治年間舉進士而當官,知錢塘縣。他讀書重在實際套用,明白水利對農業和運輸的重要,就傾全力治水,在任江蘇巡撫期間,疏通當地河港,疏浚吳淞江、劉河及常熟之白茆港、武進之孟瀆河,並請免荒田賦額二百萬。造福一方百姓,千古流芳。唐熙年間朝廷任命他為漕運總督,管理水運的事務。

慕甲榮

字冠櫨,清乾隆許州城西慕莊人。潛心經史,留心訓古,為文剖析理蘊,精刻沉實。甲寅以拔貢中舉,秉鐸禹州。著有《述德堂大小塾課先人言》刊刻行世。並著有詩、古文、詞藏於家。世稱慕夫子。現有《述德堂訓蒙》、《述德堂稿》、《述德堂小草》傳世。

慕連山

許昌嘉慶年舉人,任中牟教諭。

慕壽祺

字子介,號少堂,鎮原縣平泉鎮古城山人。生於1874年11月12日,卒於1947年12月3日,他是甘肅民主革命的領袖人物,博古通今的知名學者。他出生於書香之家,父慕暲,清光緒時舉人,歷任寧夏固原學政、西寧教諭、寧靈廳教授。壽祺賦性聰穎,勤奮篤學。幼隨父讀書,受到良好教育。1903年考中舉人,次年被甘肅高等學堂聘為歷史主任教員兼經學分教。1908年赴京考職,以“二等試用”簽分四川試用鹽大使,未赴任,同年以勞績保薦知縣分發山西,再次辭任,仍供教職。由於他教學成績卓著,在學界聲名遠播,全國教育聯合會遂委派他去東南各省考察學務。他在北京、天津、武漢及浙江、荊楚、齊魯等地拜訪名流,關注時政,目睹列強橫行,朝廷腐朽軟弱和東南各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堅定了拯救中華民族的志向,親自參與所到各地教育界反帝反清鬥爭。途經安徽時結識了張掖舉人、候補同知王之佐,兩人一見如故,志同道合,遂經王介紹加入同盟會,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回蘭州後,向甘肅教育界提交《調查錄》8卷,針砭舊教育積弊,提出一系列改革方略,其真知灼見被甘肅教育界同仁譽為“開拓萬古心胸,推倒一時之豪傑”。
壽祺博古通今,痴學成癖,著作等身,計有《周易簡義》《讀經筆記》《經學概論》《隴上同名錄》《河魚天雁》《甘肅省歷代大事記》《求是齋群粹錄》《吏治研究·行政類講義》《甘寧青史略》《種族之摻合》《中國小說考》《鎮原縣誌》等三十餘種。壽祺集政治、軍事、學術才能於一身,終未能一睹新中國之曙光。1947年2月病逝於蘭州,安葬於蘭州龔家灣南坪。2002年,族人遷先生及其家屬遺骨回原籍安葬,並刊石樹埤。

郡望堂號

郡望

平涼郡: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滅義渠戎,置隴西、北地、上郡,平涼入秦國的版圖,屬北地郡。漢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境),平涼全境改屬安定郡;東漢並涇陽入朝那,平涼屬涼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烏氏二縣。三國時期曹魏於郡上設州,此地屬雍州安定郡,恢復了涇陽縣。西晉又廢涇陽縣,新置都盧縣,平涼市境東部屬朝那縣,西部屬都盧縣。十六國南北朝是最亂的時期,平涼全境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領有,建制變化很大。前秦永興二年(戊午,公元358年)苻堅欲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初治高平鎮,後治鶉陰),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以後,前秦苻堅曾以平涼為根本,向後秦反攻:夏赫連定曾即皇帝位於平涼。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於西北部治平涼縣,屬長城郡。是平涼市建制的開始,距現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朝時期,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4年)廢郡置州,平涼市屬原州,隋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又廢州置郡,改屬平涼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復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涼郡,旋復為原州,平涼市屬原州,唐朝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扼彈箏峽口,奠定今平涼市城址,距現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唐憲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移行渭州於平涼,平涼市廢。廣明初復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復為渭州治。唐朝末期,李茂貞據鳳翔稱岐王,渭州屬於岐,歷後梁。後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滅岐,渭州屬後唐。後唐清泰二年(乙未,公元935年)以原平涼市的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市,屬涇州;後晉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改屬渭州。宋朝時期,仍為渭州治所,屬涇原路,為涇原路經略安撫使駐地,與西夏接壤,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至宋大觀二年,共領涇州、原州、渭州、西安州、會州、德順軍、鎮戎軍、懷德軍等五州三軍,遂代涇州、原州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置平涼軍,設節度使。金國開六盤道,在金國大定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187年)始置平涼府,轄五縣,屬鳳翔路。平涼市為府治所。元朝時期仍以平涼為府,轄三縣,屬鞏昌總帥府,並潘原縣入平涼市,平涼市仍為府治所。自此,平涼市的轄境再未有大的變動。明朝時期的平涼府轄三州七縣,屬陝西布政使司關內道;平涼市仍為府治所。清朝初期沿明朝建制,屬陝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改屬甘肅布政使司,平涼仍為府,府上設道:初為平慶涇固化道,同治末改為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平涼縣為道、府治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府,仍設道。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設觀察使;後改為涇原道,設道尹。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改設涇原區行政長,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為甘肅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平涼縣為道、署駐地。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28日平涼解放,成立了平涼市人民政府。1950年庚寅由縣城內劃出城關和郊區另設平涼市。1958年戊戌12月撤銷平涼、華亭兩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辛丑11月恢復華亭縣。1964年甲辰1月撤銷平涼市,恢復平涼縣。2002年壬午9月,平涼撤地建市。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涿州:涿州地處京畿,隸屬河北省保定市,位於首都經濟圈的緊密層,距天安門僅六十二公里,被譽為首都的“南大門”,因其獨特的區位,清朝時期乾隆皇帝曾御筆親題“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涿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建制已有兩千三百餘年。戰國時期為燕國城邑,秦朝時期置涿縣,三國時期曹魏政權設為范陽郡。元朝時期為涿州路。明、清兩朝時期先後隸屬北平府、順天府。民國時期稱涿縣,始隸屬河北省。198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長期以來,涿州接受北京的輻射帶動,經濟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京郊型縣城經濟的新格局正初步形成。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慶陽府:即今甘肅省慶陽市。慶陽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早在二十萬年前就有人類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農耕,養殖,制陶。據《史記》記載:黃帝軒轅氏在這一帶和醫祖歧伯合著《內經》。夏王朝時期,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駐城拓荒,安邦定居,今慶陽縣城據傳就是建於此時的“不出城”,故有“周舊邦”之稱。“慶陽”之名系沿用古“慶陽府”名稱,最早取自於宋徽宗的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後設環慶路,又設“慶陽軍”節度,慶陽之名方見於史冊,並沿用至今。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就曾任“環慶路經略撫緣邊招討使”,他與其子駐防於慶陽,駐城練兵,保境安民。慶陽市也是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部分,俗稱“隴東老區”。

堂號

平涼堂:以望立堂。
涿郡堂:以望立堂。
慶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通用聯

四言

源自帝嚳;
望出吳興
——佚名撰慕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慕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持法平允;
彈劾峻嚴。
——佚名撰慕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新鄉人慕完,少年時聰敏而有大志,歷官侍御史、刑部侍郎,善於斷案,執法平允,至順年間封魏郡公。下聯典指明代人慕容,官監察御史,彈劾不畏懼權貴,朝廷內外都稱頌他的剛直。

七言

清人多夸漕總督;
元代盛讚魏郡公。
——佚名撰慕姓宗祠通用聯
清代漕運總督慕天顏,字拱極,靜寧人。清順治進士。知錢塘縣。康熙間累擢江蘇巡撫,疏浚吳淞江、劉河及常熟之白茆港、武進之孟瀆河,並請免荒田賦額二百萬。下聯典指元代刑部侍郎慕完,新鄉人。歷官侍御史。善決獄,持法平允,至順間封魏郡公。
天氣晴明萬象美;
顏悅和色眾人親。
——佚名撰慕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清代良吏慕天顏“天顏”二字的嵌字聯

十言

知味調和,卓爾相臣事業;
持法平允,休哉御史風聲。
——佚名撰慕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名官慕岳事典。下聯典指元代刑部侍郎慕完事典。

慕姓將軍

慕湘

慕湘(1917-1988),原名慕顯松,又名勃霖、白琳、白松,山東省蓬萊縣人。1923年入縣立女子國小讀書,叄年後轉入志成國小,1929年入縣立職業補習學校,1930年考入萊陽山東省立鄉村師範。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因從事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1933年轉入濟南正誼中學,又被學校開除。回鄉成立塵煙文藝社,在蓬萊日報編輯塵煙周刊,受國民黨縣黨部警告而停辦。1935年在鄉村教書,躲避國民黨當局抓捕,與黨組織失去聯繫,出走天津。1936年在天津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中學聯舉辦的義務教學團。任南郊王蘭莊義學校長,秘密組織農民救國會。1936年底到太原,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抗日戰爭時期,任民先隊副總隊長,太原縣犧牲同盟會特派員。太原失守後,組織了一支抗日游擊隊,被編為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太原支隊,任支隊政治主任。1938年戰總會被閻錫山取消,部隊縮編為山西保全二區1支隊2營,任政治教導員。不久部隊又改編為山西新軍暫1師36團2營,仍任政治教導員。1940年入延安軍政學院學習,1942年畢業,任晉西北8分區對敵鬥爭委員會秘書。1943年在晉綏黨校參加整風,因地下工作一段歷史無人證明,一度成為“搶救對象”。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任晉綏日報社編輯,後到綏蒙區黨委城工部工作,調任綏蒙軍區陶集騎兵支隊政委、陶集大隊政治處主任。1947年任騎兵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48年任綏蒙軍區11旅44團政委,1949年任綏遠軍區23師政治部副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調任綏遠起義部隊任政治部主任,第23兵團36軍107師副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6軍107師副政治委員、代政治委員,參加機場修建與保護。回國後,1952年任華北軍區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長、組織部副部長,1955年任北京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57年任北京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文革前夕被任命為北京軍區裝甲兵政治委員,未到職。1975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政治委員。1976年離職,從事寫作。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著有長篇小說《新波舊瀾》之一《晉陽秋》、之二《滿山紅》、之三《汾水寒》、之四《自由花》。晉祠在太原縣治西南十里懸瓮山麓,水繞山環,境極名勝,甲於叄晉名勝之首。但向無專志以志其盛,劉大鵬有鑒於此,踏遍晉祠一帶山川寺院,尋幽訪古,鈔碑錄碣,又博覽古典書籍文獻資料,採集故老傳聞,於光緒二十八年編著《晉祠志》。五易寒暑,光緒叄十二年成書(全書42卷,有祠宇、亭榭、山水、古蹟、宸翰、祭賽、金石、鄉校、流寓、人物、河例公案、文藝、植物、故事、雜編等多方面的豐富內容。該書匯集歷代有關晉祠的文獻記載與民間故老傳聞,詳細描繪了當時晉祠風物。其河例公案則如實記載了晉水流域歷代的水利紛爭及統治者欺壓、剝削農民的史實。書中還記述有明、清以來歷次農民起義與庚子以後當地反帝運動的史實,為研究歷史者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卻長期未能刊印。1979年,慕湘、呂文幸整理校點《晉祠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蓬萊縣現有慕湘藏書樓。

慕生忠

慕生忠(1910-1994),陝西省吳堡縣人。1930年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陝北軍區5支隊政治委員,紅5團政治委員,紅25縱隊政治委員,陝北省委委員、白區工作部副部長,中共吳堡縣委書記,陝北紅軍第2作戰分區司令員,佳吳米中心縣委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任延安以東地區作戰司令員,山陝特委軍事部參謀長,洛川地委宣傳部部長,晉綏軍區第4分區副政治委員,第9分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一野戰軍民運部部長、政治部秘書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進藏部隊政治委員,中共西藏工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西藏運輸總隊政治委員,被譽稱為“青藏公路之父”。後任蘭州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西藏工委工交部部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94年10月19日因病在蘭州逝世,享年8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