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寺(山西省天鎮縣慈雲寺)

慈雲寺(山西省天鎮縣慈雲寺)

慈雲寺是一座位於天鎮縣的寺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關北巨剎”。初建於唐代,原名法華寺。明宣德年間改名為慈雲寺。現在見到的慈雲寺全貌,正是明初宣德年間保留下來的一組完整的古建築群。全寺長140餘米,寬40餘米。有金剛殿、大雄寶殿、釋迦殿、毗盧殿4座大殿和東西兩廂的觀音殿、地藏殿。2006年05月25日,慈雲寺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雲寺
  • 地區:山西省天鎮縣
  • 建造時代:唐代
  • 原名法華寺
建築,歷史,

建築

慈雲寺4大殿頂部的屋脊,全部是精緻的磚雕和琉璃浮雕,兩側裝飾有花樣繁多、斗姿爭妍的花卉圖案和色彩絢麗、造型奇特的五色龍。頂部立有眾多的人物和各種走獸的彩色塑像,形象逼真,生氣勃勃,是明代彩塑的藝術珍品。
毗盧殿是該寺的主殿,面闊23.5米,進深11.5米,高15米,建在高大的石砌台基上。殿內的木雕藏經閣精巧別致,曾藏“三藏經”百餘冊,1952年移至大同市博物館。釋迦殿、觀音殿、地藏殿現存100多平米的壁畫,為二十四諸天、天龍八部等內容,為明代所繪。各殿原有大小佛像200餘尊,已蕩然無存,
近年民眾又重塑金身,面貌煥然一新。
天鎮慈雲寺天鎮慈雲寺

歷史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在離京西逃時路經天鎮,落腳慈雲寺。可能是“關北巨剎”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回到北京,他們派專人送來兩塊木匾。慈禧的題詞是“英靈萬古”,光緒帝的題詞是“山河閒氣”。
天鎮縣慈雲寺
清代乾隆年間,有兩位和尚——樂天、妙明,出家來到慈雲寺。他倆見到毗盧殿內的藏經樓構造精巧,但是,300多年來空無所有,便多次向朝廷請求頒發經書。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經書終於獲準被請到了慈雲寺。這本經書是經藏、律藏、論藏組成的,統稱為“三藏”,共8800餘冊。自此,慈雲寺名聲大振,香火愈盛。為了更好地保護珍貴文物,這套乾隆刻本的經藏已被移放到大同下華嚴寺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