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川村

慈母川村

傳說慈母川村是八仙之一漢鐘離的故鄉。

慈母川村隸屬於延慶縣大莊科鄉,位於延慶縣東南部約40公里,大莊科鄉政府西部5公里,東距大沙嶺2.2公里,西南距霹破石村1.8公里。處在交通樞紐位置,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優越。現有135戶,380人,滿族人口占村人口的60%以上,是北京市115個少數民族村之一。2012年人均純收入14417元。

2013-2014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2017年11月,慈母川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慈母川村
  • 行政區類別:北京市
  • 面積:村域面積6765畝
  • 人口:現有135戶,380人,滿族人口占村人口的60%以上。
村莊介紹,傳說故事,村莊經濟,村民生活,村莊環境,和諧社會,

村莊介紹

村域面積6765畝,耕地面積307畝,村域內具有山區無污染的原生態環境,以林果業為主導,通過不斷探索五彩甘薯、紫花生、栗蘑等特色林下經濟,取得一定的成效。歷史積澱沉厚,特色文化突出。
該村立足於村民增收,產業特色突出。環境整治卓有成效,村容古樸美觀,注重提升環境整治文化內涵,創建生態文明戶60餘戶。村內慈孝底蘊濃厚,尊老敬老蔚然成風,厚德典型不斷湧現。
依託鐘離辭母的慈孝傳說和少數民族村兩大特色,打造慈孝文化和滿族文化。建成滿族文化展室,成立“慈孝情”演出團隊,不斷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著力營造新環境、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化、實現新發展,形成了制度健全、管理民主、村容整潔、民風淳樸的良好風貌。曾先後獲得首都文明示範村、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少數民族鄉村經濟發展進步獎、延慶縣綠色村莊、新農村建設先進村、2013-2014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等榮譽稱號。

傳說故事

漢鐘離為道教八仙之一。元時,被奉為“正陽祖師”。有關其人物原型,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後來訛為漢鐘離,才附會為漢代人。《歷代神仙通鑑》、《續文獻通考》等書稱,鐘離權,複姓鐘離,字寂道,號雲房子,又號正陽子。民間關於漢鐘離其人的傳說有2種,當地則另有說法:
(1)漢鐘離的說法之一
《列仙全傳》說:鐘離權,燕台人,號雲房先生,為漢朝大將,在征討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給他老弱殘兵三萬人,剛到達目的地就被吐蕃軍劫營,軍士落荒而逃。鐘離權也逃至一山谷,而且中途還迷路了。可是“吉人自有天相”,遇上一胡僧,將他帶至一小村莊說:“這是東華先生的住處。”然後告別而去。過了一會兒,忽聽有人說:“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緣故。”見一老人披著白色的鹿裘,扶著青色的藜杖,問鐘離漢道:“來者可是漢大將軍鐘離權?為什麼不來宿于山僧之所?”鐘離權大驚,知道遇上了異人,於是誠心學道,向老者哀求學習救世之道。老者傳授鐘離權“長真決”,及金丹火候和青龍劍法。鐘離漢後來遇見華陽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學得“長生決”。最後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訣”,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為“太極左宮真人”。
(2)漢鐘離的說法之二
漢鐘離為唐朝人,與呂洞賓同時,自稱“天下都散漢鐘離權”,後人或以“漢”字屬下讀,故一稱“漢鐘離”。《全唐詩》錄有他的三首絕句,並附有小傳云:“鹹陽人,遇老人授仙訣,又遇華陽真人,上仙王玄甫,傳道入崆峒山,自號雲房先生,後仙去。”他留世的詩題為《題長安酒肆避三絕句》,其中有“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等句,還頗有一些“仙味”,當是一位好道之人。
(3)當地關於漢鐘離、漢家川與蓮花山的說法
在大莊科鄉當地,關於漢鐘離、漢家川與蓮花山的傳說年代久遠,但只有民間口頭傳說。
據傳說,漢鐘離為大莊科鄉西南方向辭母川村人。幼時,在辭母川長大。有一日,他想辭別母親,到附近的蓮花山修行。在走到一個小山樑上,回頭看見母親在村頭觀望時,產生了猶豫。但是,他想到自己的理想抱負,毅然走下山樑,再也不看母親,朝著蓮花山走去。這個山樑後來名為回頭嶺(辭母川東側的小山樑),辭母川隨著年代的更迭,逐漸演變為慈母川。至今該村還流傳著許多關於漢中離的故事。
到達蓮花山後,漢鐘離選擇了一個山洞住下,開始了自己的修行悟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漢鐘離不管春夏秋冬,冒著嚴寒酷暑潛心修道。虎豹被他馴服、百鳥為他歌唱,終於修成正果,得道成仙。
漢鐘離修道成仙后,來往於神州各地,為民除害、救世濟人。相傳,漢鐘離晚年曾回到慈母川,當時正趕上一戶人家辦喜事,別人沒有在意這個老頭,給他在大門外擺了個桌子吃飯,他喝了喜酒,在牆上題了幾個字就走了。當人們發現這個老頭就是漢鐘離時,他已經不見了,人們奔走相告:“老祖宗回來了!”
後來人們在蓮花山漢鐘離修行的地方,蓋了所鐘離廟,山下的村子則稱為漢家川。

村莊經濟

該村立足農民增收,發展林下經濟,產業特色突出,領跑全鄉各村。以板栗、核桃、紅果等林果業為主導產業,通過不斷探索五彩甘薯、栗蘑、紫花生等特色林下經濟,取得一定成效。依託濃郁厚重的慈孝文化和滿族文化,慈母川村積極挖掘傳統文化,發掘特色文化,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建成滿族風情展室、生態文化走廊、賞花休閒園等特色景點,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賞花觀景。形成以林果業為主導,以生態旅遊為載體,以慈孝文化為依託,各產業循環帶動促進的發展之路。農民就業增收明顯,實現不出村就業,工資性收入成為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並且連年遞增。集體經濟產權改革和林權改革全面完成,人均收入水平連年提高。2012年人均純收入14417元。
慈母川村
大莊科鄉的核桃有名,以皮薄、肉厚、含油量高、肉質細膩著稱;林間空地種了蘑菇和不少經濟作物,小米、紫薯、花生……慈母川村將之稱為“立體式林下經濟”,在空間裡分為各個層次,這也是大莊科鄉很多山村的經濟模式。養蜜蜂的人很多,全鄉有蜂農200多戶,特別是在蓮花山附近,沿著山溝進去可以看到很多蜂箱,大莊科鄉還開發出了蜂蜜酒,口感像是更為清甜的乾白。
慈母川村種栗蘑,栗蘑長在板栗樹底下,長得好的栗蘑一簇簇地開成了花團形狀。高粱和小米飽滿地垂下了果實,順手就能摘下油桃解渴……和之前純粹種玉米、高粱不同,慈母川村的林下經濟更為豐富活躍,什麼品種都有,大多是粗糧和綠色無公害食材。來旅遊的客人可以沿著登山步道上山漫步,搭好的綠色涼棚一直蔓延到山腳下,涼棚上掛著葫蘆和瓠子。臨走的時候,客人一般都要買上一點蜂蜜或者栗蘑,新鮮的栗蘑10塊錢一斤,乾栗蘑120元一斤。
村裡的民俗旅遊正在起步,依託村名和“漢鐘離故鄉”傳說,慈母川村著力打造“慈孝文化”,村牆兩側是新、舊二十四孝圖,村里好媳婦的事跡也都貼在宣傳欄里;還有新修的一座廟,供奉的是漢鐘離和慈母。村廣場也修建大舞台,經常演出。

村民生活

修建占地660平方米,建築面積477平方米,擁有11間活動展室的綜合性、多功能文化大院。成為大莊科鄉規模最大,標準最高、功能最全的村級文化大院。數字影廳、益民書屋,陽光浴室等公共服務便利。開展以“庭院整整齊齊、室內乾乾淨淨、鄰里和和睦睦”為標準的生態文明戶的創建工作,注重過程,提倡民眾的廣泛參與,最終達到村民生態意識的提高和文明習慣的養成。民眾性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廣泛深入開展,民眾參與程度大大提高,全村共有60餘戶被評為生態文明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村莊環境

慈母川村氣候舒適涼爽,寒暑分明,年均氣溫8度,一年四季空氣清新,可謂天然氧吧;林木覆蓋率較高,主要以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為主。全村有山場萬畝,一年四季三季有花,具有山區無污染的原生態環境。2008年慈母川村以其90%以上的高森林覆蓋率被評為“北京市綠色村莊”。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廣泛宣傳動員全村幹部民眾,開展了以“清三亂、整殘舊、跟綠化、重管理、出特色”為主要內容的大規模環境整治活動,鄉村兩級投入大量資金,抓好環境建設,大力開展環境整治工程,豐富環境整治文化內涵,突出環境整治特色,使全村環境躍上一個新的台階,連續幾年被評為環境整治先進村。村容古樸美觀,村民庭院乾淨整潔。村內三條主街道分別以新二十四孝彩繪、古二十四孝浮雕、《論語》等國學經典警言警句為主題繪製。修建特色石板路,保留石頭牆等特色農村符號,將傳統與經典完美融合,體現出鄉村特有的文化符號。

和諧社會

慈母川村幹群關係融洽,鄰里和諧。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明顯。圍繞鐘離辭母的慈孝傳說,建有慈孝堂、辭母園、慈孝雕塑,豐富慈孝文化。村內慈孝底蘊濃厚,厚德典型不斷湧現。如照顧患有肺癌丈夫的“好媳婦”謝秀榮;悉心照料八十多歲半身不遂伴有老年痴呆症公公的“好兒媳”時建華,為全村年滿六十周歲的老人送上溫馨祝福和生日蛋糕的村黨支部、村委會,為廣大農民樹立了道德標桿,用榜樣的力量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組織村內文藝骨幹20餘人,成立了“慈孝情”演出隊,成為全鄉聞名的演出隊伍,多次參加演出和比賽。牛骨板、腰鼓等滿族特色文化活動得到傳承和發揚。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全村人民的整體素質,為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鄉村奠定堅實的基礎。2012年,慈母川村被評為首都文明示範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