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馱岩遺址

感馱岩遺址

感馱岩遺址位於廣西那坡縣城北人民公園內後龍山腳下,為一洞穴遺址,洞室南部近洞口處為清代土司衙署遺蹟。

感馱岩遺址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末,1997至2000年進行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380平方米,發現墓葬三座、灰坑一個、用火遺蹟多處,完整的陶、石、骨、蚌、鐵器千餘件。

感馱岩遺址2000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馱岩遺址
  • 區域:那坡縣城
  • 面積:約1200平方米
  • 深度:30—50米
  • 所屬國家:中國
  • 高度:1-20米
  • 寬度:20-70米
  • 批准時間:2006年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Ⅰ-171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至戰國
  •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遺址意義,遺址保護,特色,

歷史沿革

感馱岩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城北約500米的後龍山下,為一洞穴遺址。現存遺址面積1200平方米,有4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保護較好。
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末,1997至2000年進行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380平方米,發現墓葬三座、灰坑一個、用火遺蹟多處,完整的陶、石、骨、蚌、鐵器千餘件,依地層疊壓關係及出土遺物的變化,感馱岩遺址的文化遺存可分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文化早期、鐵器時代文化遺存三期。
感馱岩遺址感馱岩遺址
1987年劃為人民公園,為邊區文化旅遊名勝風景區。

文物遺存

感馱岩遺址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那坡縣城北人民公園內後龍山腳下的一個洞穴內,洞內南側有一泉水流出,注入洞前人工圍造的團結湖。遺址所在洞穴洞口向西,洞口高出湖面約5米,洞高1-20、寬20-70、進深30-50米。洞室南部近洞口處為清代土司衙署遺蹟。洞內和洞外現存遺址面積約1200平方米,保存較好的文化堆積約400平方米。
感馱岩的發掘明確了遺址的堆積狀況和層位關係,獲得了大量地層關係明確的重要的文化和自然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鐵器等人類生活用具、生產工具以及人類食用後遺棄的水陸生動物遺骸。依地層迭壓關係及出土遺物的變化,感馱岩遺址的文化遺存可分為三期。
第一期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
出土遺物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及竹器等。陶器均為手制的夾砂陶,火候較高,部分器物著火不均,器表顏色斑駁不一,陶色以灰色、灰黑色為主,還有紅褐色。陶器造型流行圈足、三足和圜底。主要器形有罐、釜、杯、杯形鼎等。紋飾以繩紋為主,還有籃紋、乳釘紋、鋸齒狀附加堆紋、複線水波紋、短線
紋、S形紋、戳印篦點紋和菱形鏤空等。繩紋以細繩紋為主,有少量中繩紋,大部分器物上的繩紋為滾壓而成,紋飾顯得零亂,部分器物拍印交錯繩紋。部分器物上飾有多種紋飾,如陶釜,口沿按壓花邊,沿下穿一圈小孔,小孔之下依次飾弦紋、短刻劃紋、鋸齒狀附加堆紋等。石器、玉器均為磨製,主要有石斧、石錛
、有肩有段石器、石杵及有肩玉斧等。另外,出土的竹質編織物殘片,經緯交錯,編織簡單,在廣西新石器時代文化中還是首次發現。該期還發現墓葬一座,葬式為仰身直肢,在胸部壓一塊不規則小石板,隨葬兩件石杵。從出土器物,尤其是從陶器器形及紋飾看,該期陶器與廣西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平南石腳山遺址、大
新哥壽岩遺址出土的陶器相似,與南寧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貝丘遺址出土的陶器如頂螄山遺址第四期也有一定的淵源關係。該期文化的發現,對了解廣西西部史前文化面貌和構建廣西史前文化發展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期為青銅文化早期遺存。
出土遺物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陶器均為手制的夾砂陶,部分器物的火候很高。陶色以灰色、灰黑色為主,還有紅褐色,陶器造型流行圈足、圜底,不見三足器,器形增多,包括罐、釜、杯、盆、壺、簋、尊等,另外還發現了數量較多的施刻劃同心圓紋的陶紡輪。紋飾以繩紋為主,戳印篦點紋增多,附
加堆紋少見,表面磨光的陶器大量出現,保留在繩紋上施刻劃紋的風格,新出現彩繪和戳印、刻劃組合紋。繩紋以交錯拍印為主,滾壓而成的繩紋依然存在。石器、玉器磨製精細,刃部鋒利,器類豐富,包括斧、錛、鑿、杵、鏃、戈、鉞、璜、 “T”形環、鐲、管、范等,有肩有段石器基本消失。骨器數量也十分豐富,包括牙璋、鏟、錐、匕、簪等。此外,還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稻、炭化粟等。墓葬僅發現一座,為仰身直肢,無隨葬品。該期出土的陶壺與廣西武鳴縣芭馬山岩洞葬所出的基本相同,尊與廣東東莞村頭遺址所出的同類器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繩紋上加刻劃紋和在打磨的器表上刻劃各種圖案,並填充細密的戳印篦點紋或彩繪等裝飾風格也見於越南馮原文化出土的陶器。依據陶器的變化,結合石范、石戈及骨牙璋等器物判斷,該期文化應屬廣西青銅時代早期,年代約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夏商時期。
第三期為鐵器時代文化遺存。
僅發現墓葬一座。仰身直肢隨葬鐵匕首、蚌器各一件及一些穿孔骨片。年代約相當於戰國時期。

遺址意義

感馱岩遺址的發掘,出土的文物不僅數量多,而且風格獨特的牙璋、炭化粟等在廣西史前考古中還是首次發現。牙璋的發現,證明感馱岩遺址與中原地區古代文化有比較密切的聯繫。感馱岩遺址的發掘填補了廣西史前文化空白,為研究華南乃至東南亞地區古代社會面貌及古代文化的互動關係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遺址保護

感馱岩遺址2000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

感馱岩又是古鎮安官署重地,史書有載:“鎮安以洞為城”之城,世俗尊為聖地。依山臨水,幽雅開闊,自然的鐘乳石造型、盤托連坐,構成自然浮雕,洞口石壁、風雨渲染而成的彩畫,如花似錦,甚為壯觀,岩洞分前後廳兩層,中間隔石景蓮台,洞口建有正殿大門、側牆走廊龍門、月台等古建築設施,沿左側一泓清水出,至洞口與孟河、勞水、龍泉三水匯合。1980年於沿前築堤積水為湖,更添岩景秀色。感馱岩歷為邊陲風景遊覽勝地,歷史上不少賢達募捐集資修飾保護,文人墨客亦於石壁上詠詩題詞鐫刻,以舒感懷,如“馱岩滴翠”、“福蔭邊陲”、“群蛙泰和”、“吸盡雲天”、“別有洞天”、“一線天”等大量石刻及記載史料,古鎮安世襲岑氏土司譽為鎮陽八景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