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技術基礎(第4版)

感測技術基礎(第4版)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湖北省精品課程教材《感測技術基礎》的第4版。本書將內容聯繫緊密的感測器技術、自動檢測技術、電子測量技術等課程的主要內容,有機整合成一門課程。

基本介紹

  • 書名:感測技術基礎(第4版)
  • 作者:孫傳友,吳愛平
  • ISBN:9787121250408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5-01
圖書內容,圖書目錄,

圖書內容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湖北省精品課程教材《感測技術基礎》的第4版。本書將內容聯繫緊密的感測器技術、自動檢測技術、電子測量技術等課程的主要內容,有機整合成一門課程。
全書分四部分(共15章): 常見電量測量(電壓電流和功率測量、頻率時間和相位測量、電阻電容和電感測量)、感測器原理(阻抗型感測器、電壓型感測器、光電感測器、半導體感測器、數字式感測器、波式和射線式感測器)、常見非電量電測法(幾何量電測法、機械量電測法、熱工量電測法、成分與含量電測法)、感測新技術簡介。本書的例題解析、習題解答以及與本教材配套的大量教學輔導資料都可從指定網站免費下載。

圖書目錄

緒論
0.1 現代感測技術的地位和作用
0.2 感測器與敏感器
0.3 檢測儀表與系統的組成原理
0.4 本課程的研究內容及性質
思考題與習題
第1章 電流、電壓和功率的測量
1.1 電流的測量
1.1.1 電流表直接測量法
1.1.2 電流電壓轉換法
1.1.3 電流頻率轉換法
1.1.4 電流磁場轉換法
1.1.5 電流互感器法
1.2 電壓的測量
1.2.1 直流電壓的測量
1.2.2 交流電壓的測量
1.3 功率的測量
1.3.1 用電動系功率表測量功率
1.3.2 用時分割乘法器測量功率
1.4 基於直流電壓測量的檢測儀表
1.4.1 基於直流電壓模擬測量的檢測儀表
1.4.2 基於直流電壓數字測量的檢測儀表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頻率、時間和相位的測量
2.1 頻率的測量
2.1.1 頻率的模擬測量
2.1.2 頻率(周期)的數字測量
2.2 時間間隔的數字測量
2.2.1 測量原理
2.2.2 測量誤差與測量範圍
2.3 相位差的數字測量
2.3.1 相位電壓轉換法
2.3.2 相位時間轉換法
2.4 基於頻率時間計數的檢測儀表
2.4.1 頻率計數式檢測儀表
2.4.2 時間計數式檢測儀表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阻抗(電阻、電容、電感)的測量
3.1 電橋法
3.1.1 惠斯頓電橋
3.1.2 平衡電橋法
3.1.3 不平衡電橋法
3.2 阻抗電壓轉換法
3.2.1 歐姆法(恆流法)
3.2.2 比例運算法
3.2.3 差動脈衝調寬法
3.3 阻抗頻率轉換法
3.3.1 調頻法
3.3.2 積分法
3.4 阻抗數字轉換法
3.4.1 電阻數字轉換法
3.4.2 電感、電容數字轉換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阻抗型感測器
4.1 電阻式感測器
4.1.1 電位器式感測器
4.1.2 應變式感測器與壓阻式感測器
4.1.3 熱電阻與熱敏電阻
4.1.4 氣敏電阻
4.1.5 濕敏電阻
4.2 電容式感測器
4.2.1 基本原理與結構類型
4.2.2 輸出特性
4.2.3 等效電路分析
4.2.4 測量電路選擇
4.3 電感式感測器
4.3.1 自感式感測器
4.3.2 互感式感測器
4.3.3 壓磁式感測器
4.3.4 電渦流式感測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電壓型感測器
5.1 磁電式感測器
5.1.1 基本原理與組成
5.1.2 結構類型
5.1.3 測量電路
5.2 壓電式感測器
5.2.1 壓電效應及其表達式
5.2.2 壓電材料
5.2.3 壓電元件
5.2.4 測量電路
5.3 熱電偶感測器
5.3.1 熱電效應
5.3.2 熱電偶的材料、型號及結構
5.3.3 冷端恆溫式熱電偶測溫電路
5.3.4 冷端補償式熱電偶測溫電路
5.4 霍爾感測器
5.4.1 霍爾效應
5.4.2 霍爾感測器組成與基本特性
5.4.3 霍爾感測器的套用
5.4.4 測量誤差及其補償辦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光電式感測器
6.1 普通光電式感測器
6.1.1 光電效應
6.1.2 光電管和光電倍增管
6.1.3 光敏電阻
6.1.4 光電池
6.1.5 普通光電式感測器的基本組成與類型
6.2 光纖感測器
6.2.1 光導纖維的結構和傳光原理
6.2.2 光纖感測器的基本原理與類型
6.3 CCD圖像感測器
6.3.1 CCD的工作原理
6.3.2 CCD圖像感測器的結構
6.3.3 CCD數位照相機
6.4 雷射與紅外感測器
6.4.1 雷射感測器
6.4.2 紅外感測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半導體感測器
7.1 半導體管感測器
7.1.1 磁敏管
7.1.2 氣敏管
7.1.3 濕敏管
7.1.4 光敏管
7.1.5 溫敏管
7.2 半導體集成感測器
7.2.1 集成溫度感測器
7.2.2 集成霍爾感測器
7.2.3 濕度、壓力、加速度集成感測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數字式感測器
8.1 編碼器
8.1.1 直接編碼器
8.1.2 增量編碼器
8.2 光柵與磁柵
8.2.1 光柵
8.2.2 磁柵
8.3 感應同步器
8.3.1 感應同步器的類型與結構
8.3.2 感應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8.4 頻率式感測器
8.4.1 振弦式感測器
8.4.2 振筒式感測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波式和射線式感測器
9.1 超音波感測器
9.1.1 超音波及其性質
9.1.2 超音波感測器的結構
9.1.3 超音波檢測方法
9.2 聲表面波感測器
9.2.1 叉指換能器的基本結構
9.2.2 聲表面波感測器的基本原理
9.2.3 聲表面波感測器的實例
9.3 微波感測器
9.3.1 微波的基本知識簡介
9.3.2 微波感測器的類型和特點
9.4 核輻射感測器
9.4.1 核輻射檢測的物理基礎
9.4.2 核輻射感測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幾何量電測法
10.1 位移電測法
10.1.1 位移電測法的分類
10.1.2 位移的間接電測法
10.1.3 各種位移感測器性能比較
10.2 傾角電測法
10.2.1 擺錘式
10.2.2 液體擺式
10.2.3 氣體擺式
10.3 厚度電測法
10.3.1 電感式和電渦流式
10.3.2 電容式
10.3.3 核輻射式和超音波式
10.4 物(液)位電測法
10.4.1 超音波法
10.4.2 浮力法
10.4.3 差壓法
10.4.4 電容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 機械量電測法
11.1 轉速的電測法
11.1.1 模擬式電測法
11.1.2 計數式電測法
11.2 振動的電測法
11.2.1 相對振動感測器與絕對振動敏感器
11.2.2 絕對振動電測法
11.2.3 振動加速度感測器實例
11.2.4 振動加速度電測系統分析
11.3 力與荷重的電測法
11.3.1 力敏感器
11.3.2 力的間接電測法
11.3.3 荷重感測器與電子秤
11.3.4 各類型力感測器的比較
11.4 力矩的電測法
11.4.1 扭軸(扭矩敏感器)
11.4.2 力矩的扭軸式電測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熱工量電測法
12.1 壓力和差壓的電測法
12.1.1 壓力的概念、單位和測量方法
12.1.2 壓力敏感器
12.1.3 壓力電測法
12.1.4 差壓電測法
12.2 溫度的電測法
12.2.1 溫度的概念、單位和測量方法
12.2.2 接觸式測溫法
12.2.3 接觸式測溫電路實例
12.2.4 非接觸式測溫法
12.3 流量的電測法
12.3.1 流量的概念
12.3.2 流量轉速轉換法
12.3.3 流量差壓、力、位移轉換法
12.3.4 流量頻率轉換法
12.3.5 流量溫度轉換法
12.3.6 非接觸式流量測量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13章 成分與含量的電測法
13.1 水分和濕度電測法
13.1.1 水分和濕度的定義及表示方法
13.1.2 固體水分電測法
13.1.3 氣體濕度電測法
13.2 密度和濃度電測法
13.2.1 密度電測法
13.2.2 濃度電測法
13.3 氣體分析與檢測
13.3.1 氣體分析
13.3.2 實用氣體檢測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14章 感測新技術簡介
14.1 微型感測器
14.1.1 微電子機械系統
14.1.2 微型感測器
14.2 智慧型感測器
14.2.1 智慧型感測器的特點
14.2.2 智慧型感測器的結構
14.3 網路感測器
14.3.1 網路感測器的概念
14.3.2 網路感測器的發展形式
14.3.3 物聯網感測器技術
14.4 虛擬儀器和網路化儀器
14.4.1 虛擬儀器的概念
14.4.2 虛擬儀器的組成特點
14.4.3 網路化儀器
14.5 軟測量技術
14.5.1 軟測量技術的概念
14.5.2 軟測量技術的實現方法
14.5.3 軟測量技術套用舉例
14.6 多感測器數據融合
14.6.1 多感測器數據融合的概念及優點
14.6.2 基本原理及融合過程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