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如家

愛國如家

愛國如家是一個中性成語,指熱愛祖國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國如家
  • 外文名:love his country like his family
  • :熱愛祖國的人都不分彼此
  • 出自:《晉書·劉聰傳》
成語解釋,基本解釋,成語出處,用法示例,成語辨析,

成語解釋

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基本解釋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詞語分開解釋愛國: 熱愛自己的國家:~心ㄧ~人士。

成語出處

東漢·荀悅《漢紀·惠帝紀》:“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
出處:《晉書》卷一〇二·劉聰載記:“臣聞古之聖王愛國如家,故皇天亦佑之如子。”常作謂語,形容把國當成自己的家。

用法示例

作謂語;形容把國當成自己的家
臣聞古之聖王愛國如家,故皇天亦佑之如子。 ★《晉書·劉聰傳》

成語辨析

近義詞:愛民如子
成語典故
東漢·荀悅《漢紀·惠帝紀》: 荀悅曰。諸侯之制。所由來尚矣。易曰。先王建萬國。親諸侯。孔子作春秋。為後世法。譏世卿。不改世侯。昔者聖王之有天下。非所以自為。所以為民也。不得專其權利。與天下同之。唯義而已。無所私焉。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於是為置賢卿大夫。考績黜陟。使有分土而無分民。而王者總其一統。以御其政。故有暴禮於其國者。則民叛於下。王誅加於上。是以計利慮害。勸賞畏威。各兢其力。而無亂心。及至天子失道。諸侯正之。王室微弱。則大國輔之。雖無道不得虐於天下。賢人君子有所周流。上下左右。皆相夾輔。凡此所以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者也。故民主兩利。上下俱便。是則先王之所以能永有其世也。然古之建國。或小或大。監前之弊。變而通之。夏殷之時。蓋不過百里。故諸侯微而天子彊。桀紂得肆其虐。紂脯刑侯而醢九侯。以文王之上德。不免於羑里。周承其弊。故大國方五百里。所以崇寵諸侯而自抑損也。至其末流。諸侯彊大。更相侵伐。周室卑微。禍亂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廢諸侯改為郡縣。以一威權。以專天下。其意主以自為。非以為民。深淺之慮。德量之殊。豈不遠哉。故秦得擅其海內之勢。無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滅亡。故人主失道。則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亂。則魚爛土崩。莫之匡救。賢人君子。復無息肩。眾庶無所遷徙。此民主俱害。上下兩危。漢興。承周秦之弊。故兼而用之。六王七國之難作者。誠失之於彊大。非諸侯治國之咎。其後遂皆郡縣治民。而絕諸侯之權矣。當時之制。未必百王之法也。凡長吏秩二千石上皆銀印青綬。比六百石已上。皆銅印墨綬。比二百石已上。皆銅印黃綬。其後雖不及六百石。其長相皆墨綬。除八百石五百石秩。
荀悅曰。先王之制祿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克祀。故食祿之家。不與下民爭利。所以厲其公義。塞其私心。其或犯逾之者。則繩以政法。是以君子勸慕。小人無怨。若位苟祿薄。外而不充。憂匱是恤。所求不贍。則私利之智萌矣。放而聽之。則貪利之心濫矣。以法繩之。則下情怨矣。故位必稱德。祿必稱爵。故一物而不稱。則亂之本也。今漢之賦祿薄。而吏非員者眾。在位者貪於財產。規奪官民之利。則殖貨無厭。奪民之利。不以為恥。是以清節毀傷。公義損闕。富者比公室。貧者匱朝夕。非所為濟俗也。然古今異制。爵賦不同。祿亦如之。雖不及古。度時有可嘉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