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不安

惶惶不安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事例】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惶惶不安
  • 讀音:huáng huáng bù ān
  • 釋義: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 詞語簡拼:hhba
詞義解釋,出處,

詞義解釋

【解釋】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心神不寧
【近義詞】 如坐針氈、人心惶惶
反義詞心安理得 、悠然自得、等閒視之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心神不寧
【英文解釋】to be on tenterhooks; to be greatly upset; to live in terror and uncertainty。

出處

1、《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註:“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