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建築學:建築編碼·操作與敘述之間

情境建築學:建築編碼·操作與敘述之間

基本介紹

  • 書名:情境建築學:建築編碼·操作與敘述之間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頁數:114頁
  • 開本:24
  • 品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作者:安德里婭·格萊尼哲 格奧爾格·瓦赫里奧提斯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99507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建築編碼:操作與敘述之間》是“情境建築學”系列的第四冊,書中收錄了6篇文章,從不同的視角分析了“編碼”概念的建築-理論相關性。本書的目的是在文化與形式、“內部”與“外部”之間把握“編碼”概念的張力。所選文章來自安德里婭·格萊尼哲、格奧爾格·瓦赫里奧提斯、卡里姆·伯希爾、加布里埃爾·格萊姆斯伯格、格奧爾格·托格曼以及克勞斯·德雷爾。

作者簡介

安德里婭·格萊尼哲:哲學博士,同時是一位藝術與建築的史學家。她於2007年成為蘇黎世藝術大學的講師,專注於空間/透視法的歷史與理論。她在波恩和瑪堡學習藝術史、比較文學和考古學。1988年,她以有關戰後大規模住宅發展的主導思想為課題獲得藝術史博士學位。1983年至1993年,她任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德意志建築博物館館長。自1983年起,她在卡爾斯魯厄、斯圖加特和蘇黎世的大學裡擔任教職和客座教授。2002年至2007年,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輔助建築設計(CAAD)主任的研究助理。她還是一位活躍的作家,尤其是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建築、城市規劃、藝術和新媒體方面。
格奧爾格·瓦赫里奧提斯,自2004年起,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建築系擔任CAAD主任的建築理論研究員和教學助理。他在柏林和蘇黎世學習建築的同時學習哲學與科學史。不萊梅大學、弗萊堡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訪問研究員。目前的研究焦點:控制論時代的建築和技術性思維,以及“系統思維:關於弗里茨·哈勒的哲學”。2006年以來,在維也納科技大學建築理論研究院進行建築理論的講座。

圖書目錄

安德里婭·格萊尼哲和格奧爾格·瓦赫里奧提斯
編者語
卡里姆·伯希爾
曇花一現還是不可或缺?——生物分子結構中的編碼隱喻
加布里埃爾·格萊姆斯伯格
用編碼講故事
格奧爾格·托格曼
編碼與機器
克勞斯·德雷爾
從語義學視角思考建築編碼
格奧爾格·瓦赫里奧提斯
格羅皮烏斯之間——揭示或隱藏建築與藝術中的編碼
安德里婭·格萊尼哲
風格還是編碼——論當下建築表達的范型
參考文獻
圖片著作權
作者簡介

序言

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在奧地利2003年電子藝術(Ars Electronica 2003)年會上發表了題為《編碼——或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寫作》(Code oder wie sich etwas anders schreiben lässt)的演講。該演講關注編碼理論基礎的重要性,儘管這一點日益被科學技術領域研究的統治地位所掩蓋。編碼絕不能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簡單地被視為“計算機技術或基因遺傳技術的特有產物”,它更應該是“一切通訊和傳播的媒介”。基特勒的演講從歷史觀念的視角出發來審視編碼理論,但更重要的是,他以一種十分特殊的方式使他當時的聽眾與今日的讀者感受到在科學和文化之間搖擺的這個抽象概念有著如複合光譜般豐富的含義。
20世紀中葉,在計算機科學剛剛起步的背景下,受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的控制論和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的信息數學理論的影響,哲學家馬克斯·本茲(Max Bense)掀起了一場關於語義學的討論,並創立了資訊理論。這場討論集中關注“符號” “語言” “編碼”以及“美學”的概念。研究計算機編碼成為了一個藝術實驗性領域,而不單單是為數學運算服務的一種手段。儘管是弗里德·耐克(Frieder Nake)和格奧爾格·內斯(Georg Nees)等數學家最早宣稱自己是新型藝術家的代表,那些原本容納計算機的地方還是開始變成藝術家、音樂家和建築師們聚集的多學科實驗室(這在當時是一個極其罕見的現象)。與基特勒一樣,他們隨機生成的電腦圖像可以被理解成“技術寫作”的美學遺物。
在不久以後,受到功能主義和國際化風格衰退以及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的影響,建築被重新視為“意義的載體”。
在後現代建築的討論中,編碼的概念(特別是在語義學的影響下)被用作一種語義學範疇。形式的問題轉變成意義的問題。編碼的觀念賦予建築學以新鮮的文化層面的多重含義。
1987年,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開始將編碼理論用作建築設計概念的生物學隱喻用於他的法蘭克福生化協會設計。艾森曼繼續致力於將含義與編碼(以及編碼的過程)聯繫在一起。例如,在他位於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加利西亞文化中心項目中,他將宗教傳統中的“Codici”理解為生成世界觀的系統,並實驗性地將信息技術體系用來作為發展設計策略的工具。
與此相反,受計算機編碼操作功能的影響,如今編碼的概念幾乎是無處不在的,這特別適用於建築設計方案的生成,因為越來越多的建築設計方案是由程式的算法定義的。同時,編碼的概念開始在建築功能和建築意義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關於這種重要發展趨勢的問題成為我們研究編碼多樣化的、與建築學概念相關的各個領域的基礎。
建築理論學家克勞斯·德雷爾(Claus Dreyer)的文章給出了“設計編碼”的變化歷程和歷史發展的總體概述,設計編碼已成為主流後現代建築學理論的基礎,特別是在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的理論中。這種受語義學深刻影響的編碼理論,可以用來描述當代建築設計慣例的多重領域,眾多的文化實踐與之相關,因此很少被嚴格地編碼。德雷爾追溯了編碼在語義學語境建築評論發展中的幾個最重要的節點。他進而解釋了新型編碼是如何從技術、社會和科學的發展中衍生而來的,以及如何成為近代歷史中對客觀世界和人類自身的多元化概念以及當今社會的文化敏感性的表達的。這種關於編碼的概念及其各種形式的爭論,凸顯了一個從19世紀初開始在探討和爭論中被反覆提出的抽象概念:風格。在建築學理論中,這個議題從未被忽略過。相反,它始終面臨著一個同樣的根本性的挑戰,以及與之相關的概念上弱化的形式,就如同裝飾理論面臨的問題一樣。安德里婭·格萊尼哲(Andrea Gleiniger)在她的文章中分析了編碼和風格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如果問題的焦點是編碼理論在何種程度上試圖取代風格,那么就必須要檢驗二者定義的有效性,它們的發展狀況和趨勢,以及這類討論的有效性能否被證實。信息領域發展的背景正在經歷著一個認知範式的轉型:當代與建築關聯的編碼理論處在語義學意義與算法功能的矛盾之中。後現代主義綱領性地賦予了“編碼”敘事的功能,這意味著歷史和故事中的虛構化處理方式作為一種情境可以被運用到建築設計中,並有意識地指導建築實踐。
與靜態的小說概念比起來,敘事的概念揭示了系統背後的敘述過程,它通過影響而非圖像來將建築實體化。哲學家加布里埃爾·格萊姆斯伯格(Gabriele Gramelsberger)從事這種敘事體的新特性的研究。她在文章中提到計算機編碼提供了敘述自然、環境、科技、建築等領域的新方式。“用編碼講故事,”格瑞姆斯伯格如此描述這種敘事體。這不僅對敘事體概念本身,也對數字建築設計進行了新的詮釋。然而,伴隨著一種新的敘事方式是否也需要一種新的理解方式,甚至也許是一種從根本上認識和設計建築的新見解?她批判性地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也許不是因為電腦編碼導致的無處不在,而是編程的去神秘化過程。可以確定的是,就像計算機科學家格奧爾格·托格曼(Georg Trogemann)在他的文章中判斷的那樣,電腦程式在創造新的知識和方法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助手,比如在研發新型材料時提供複雜的數學依據,或進行天氣狀況的模擬等。托格曼致力於研究一個潛在的問題,即編碼如此的無孔不入會對我們的工作過程和建築實踐有著怎樣潛移默化的影響。
回顧這50年來建築和計算機發展的歷史,在20世紀60年代初,對建築學而言,計算機技術主要是作為技術人員開發和使用的工具。它為建築師開啟了一個未知卻很誘人的、由編碼和程式構成的世界,神秘而吸引人的技術始終召喚著他們。基於這種觀念,現在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在設計過程中使用這種新工具。格奧爾格·瓦赫里奧提斯(Georg Vrachliotis)假設關於建築的這個問題也具備一定的歷史性。他指出將計算機套用於建築這個表面上簡單的問題,不僅包括兩個不同的戰後時期的對話,更包括兩種根本上不同的關於建築、藝術和技術的文化哲學。
參考前面引用過的基特勒對意義多樣性的觀點和艾森曼聯繫編碼理論不同方面的嘗試,很明顯編碼定義這個本質問題始終涉及隱喻化的想像。哲學家漢斯·布魯門貝格(Hans Blumenberg)深入地思考了隱喻的作用和特殊功能,認為它是“世界開放性和可理解性的前提,也是思考本身的構成要件”。在1960年出版的《隱喻學的認知模式》(Paradigms for a Metaphorology)中,布魯門貝格在一個哲學概念的歷史框架內反思了相同的話題。他對哲學語言的隱喻很感興趣。但在其他領域中也可以形成相似的問題。例如,哲學家卡里姆·伯希爾(Karim Bschir)曾質疑科學中隱喻的使用,如在分子生物學中,編碼的概念專指“基因密碼”。在他的文章中,伯希爾討論了針對這個問題的兩個觀點。第一種觀點假設“在現有的辭彙都尚未成熟,不足以以一個積極的、嚴格而理性的方式,來系統地闡述我們所有的知識時”,我們才使用隱喻;在這個例子中,隱喻的功能是作為語言工具。第二種觀點借鑑了布魯門貝格的想法,將隱喻看作“語言的基本元素”,有自己的表達功能,並產生自己的含義。我們認為從建築理論的視角來看第二種觀點具有特殊的意義。因此,建築理論的核心任務之一便是關注隱喻生成意義的功能,不斷地確定和澄清這個功能的概念歷史,以及其關鍵的修訂和情景化的過程。
在此,我們應該感謝那些學識淵博的文章作者們,特別是那些專門為這本書寫文章的作者們。此外,這套《情境建築學》叢書亦得益於蘇黎世藝術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漢斯-彼得·施瓦茲(Hans-Peter Schwarz)博士兼教授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計算機輔助建築設計(CAAD)負責人盧德格爾·豪威斯塔德(Ludger Hovestadt)博士兼教授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的幫助本書也就不會出現在大家的眼前,我們向他們表示衷心的謝意。另外,顯而易見的是,像這樣的項目如果沒有專家們的支持和博學的編輯們的協助是不可想像的。卡羅林·米勒-斯塔爾(Karoline Mueller-Stahl)以超凡的能力、耐心和專注促成了本書的出版。我們也感謝建築系的資深編輯羅伯特·斯泰格爾(Robert Steiger),他負責本項目在博克豪瑟出版社(Birkhäuser Verlag)的出版工作。我們希望能有機會繼續這一富有成效的合作,這代表了建築、藝術、科學和技術之間的對話,也代表了這兩個機構的跨學科合作願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