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主義

悲觀主義

悲觀主義泛指對宇宙、社會、人生悲觀失望的態度、觀點和理論。與“樂觀主義”相對。源於拉丁文pessimiis,意謂“最壞的”。作為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認為世界變幻無常,人注定要遭受苦難,因而陷入悲觀絕望,甚至認為生不如死,企圖超越現實,以求解脫和獲得拯救。作為一種倫理觀,往往持道德退化論。認為惡總占優勢,善毫無意義,道德價值在於滅絕欲望。通常是失去了歷史存在價值的某些社會集團或沒落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倫理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悲觀主義
  • 性質:人生觀
  • 定義:惡是統治世界的決定力量
  • 道德的價值:在於戕滅欲望
  • 代表叔本華尼采
  • 體現:人對於不同類型事物的價值選擇
定義,意志分類,價值定義,樂觀主義,悲觀主義,名人代表,叔本華,尼采,

定義

處於自身利益的需要,人對於不同的事物往往有著不同的選擇傾向性,這種選擇傾向性在根本上就是不同價值類型的選擇傾向性。不同的“主義”,體現了人對於不同類型事物的價值選擇傾向性。
悲觀主義著名人物悲觀主義著名人物

意志分類

意志是人腦對於自身行為價值關係的主觀反映,意志的強度與自身行為的價值率高差的對數成正比(即意志強度第一定律)。人的意志特性千差萬別,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體現了人的兩種不同的意志特性,即體現了人在決策過程中所表現出不同的決策傾向。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行為能力,並產生對於自身行為價值關係的不同評價,從而表現出不同的決策傾向。由於價值等於正向價值與負向價值的代數和,因此根據所重視的是事物的正向價值還是負向價值,決策者可分為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

價值定義

樂觀主義

樂觀主義者總是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行為能力來承受和減弱原有負向價值對於自己的不良影響,並使原有正向價值發揮更大的積極效應,因此他只關心事物的正向價值,而不關心事物的負向價值,並把最大正向價值作為其行為方案的選擇標準,這種人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壞的一面,對於效益反應很敏感,對於虧損反應遲鈍,其行為決策總是遵循“大中取大”的價值選擇原則。

悲觀主義

悲觀主義者既不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行為能力來承受和減弱負向價值對自己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也不相信自己能夠使正向價值發揮更大的積極效應,他認為負向價值對於自己的不良影響將是巨大的,而正向價值對於自己的積極效應卻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只關心事物的負向價值,而不關心事物的正向價值,並把逃避最大負向價值作為其行為方案的選擇標準,這種人容易看到事物壞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對於效益反應很遲鈍,對於虧損反映敏感,其行為決策總是遵循“小中取小”的價值選擇原則。
對人類行為的正面動機、或對人類經營過後而得出正面結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義或悲觀主義(Keeton, 1962)

名人代表

叔本華

悲觀主義是人生觀理論的又一種形式,叔本華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叔本華認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鐘,盲目地走一切只聽命於生存意志的擺布,追求人生目的和價值是毫無意義的”。他認為因為人有意志,所以就會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會帶來痛苦。因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滿足,這是痛苦的。要實現任何一種欲望的過程,都要遇到無數的麻煩和困難,這也是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後實現了滿足,也只是暫時擺脫痛苦,隨之而來的就是無聊和空虛。何況人並不只有一個或少數的幾個欲望,滿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滿足不了。舊的欲望剛剛實現,新的欲望又產生了。因此叔本華認為:“人的生存就是一場痛苦的鬥爭,生命的每一秒鐘都在為抵抗死亡而鬥爭,而這是一場注定要失敗的鬥爭。”
叔本華還把人生道路比喻成是一條鋪滿幟熱火炭的“環形軌道”(就像400米跑道一樣),人生就是繞著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著,雙腳踩在幟熱的火炭上面。在跑道中間只有幾處清涼的落腳點被看作是幸福的地點(比如在人生中也有些許所謂幸福快樂的時候:考上滿意的大學了,談上戀愛了,與心愛的人結婚了,吃了什麼好吃的東西,有什麼高興的事了等等,這些可算是清涼的落腳點吧)。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奔跑,總期望或許確實能碰道那清涼的地方,獲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覺,然而人們最終還是倒斃在炭火中。
面對痛苦的人生,應該怎么辦?叔本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他認為要把自己的意志高高地掛起來,不讓它接觸任何東西,在內心中對一切事物保持最大的冷漠,不再有任何願望。叔本華克治生理欲望的辦法是把它高高地掛起,不讓它接觸任何東西,這與宗教的出家、避世的辦法差不多,但是它比宗教還要更悲觀,因為宗教禁慾的目的是為了能得到根本的解脫(成神,上天國),儘管是虛無的,但總是有一種幻想,而叔本華認為欲望根本不可能有排除的希望,連幻想都沒有,完全是走投無路了,真是夠悲觀的了。
叔本華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繫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後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後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產生了較大影響。
叔本華語錄摘選:
通常所見,快樂常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快樂,而痛苦則遠遠超過我們所預計的痛苦。
只有當我們陷入煩惱的痛苦之中的時候,時間才會駐足不前。
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悠閒的情緒。
昔日的存在,現在則不復存在,在下一次的一剎那間,則必然成為曾經存在。
一個眾人和萬物都不曾在他眼裡時時顯得僅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沒有哲學才能的。
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便空虛,滿足便無聊,人生就是在空虛與無聊之間徘徊。
一個人的痛苦容量是一定的,不是一個大痛苦便是一大堆小痛苦。
什麼也不說,什麼人也不信。
情人節到了,要送女人鮮花嗎?不!叔本華說,那都是植物的生殖器!無知的女人還在聞著它們,說著,香啊香。
我的哲學令人不快,因為我說出了真理。
一個人可以做他想做的,可是得不到他想得到的。
人生即是痛苦,變幻原是永恆。
一個人在一生中應該及早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在是一個偽裝的世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心靈的寧靜越是不為恐懼所侵擾就越是可能為欲望和期待所騷動。
幸福不過是一場夢,不幸才是真實的。
1就是1,0就是0,我們的痛苦來自於在上面加上了無限的遐想。
發怒並非沒有快樂,發怒比蜜糖還要甜。
值得驕傲的事情,都是難做的事情!
當愉快的心情敲你的心扉時,你就該大大的開放你的心,讓愉快與你同在。
不受激情感動的日常生活是冗長無味的。一但有了激情,生活中卻又充滿了苦痛。
小人總是為找到了偉人的過失而自鳴得意。
謙虛對才華無奇的人來說只是一種誠實,對才華絕頂的人來說,是一種虛偽。
我們就好比是田野上的羊,嬉戲在屠夫們的監視之下,這群羊,將或先或後,依次選擇而被其宰割。因此,在美好的日子裡,我們都意識不到隱而未發的惡運——如疾病、貧窮、殘廢、失明、昏聵等等——正早已等待在其後了。
一切愛戀和激情,無論其擺出一副多么高雅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都根植於性慾之中。這種強勁的動力,僅次於對自身生命的熱愛!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樂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過一種舒適的家庭生活。
使別人喜歡自己,不論出於什麼方式,其目的還是在想得到我們所需要的。
一個具有理智的人在完全孤獨的時候沉浸於自己的思想與遐思中,其樂也無窮。然而世俗的快樂,劇場、遊覽、娛樂並不能使愚人免掉煩惱。
除了身體的痛苦和良心的譴責外,其餘一切的痛苦都是我們想像地.

尼采

尼采悲觀主義與叔本華不同
對於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尼采是堅決反對的。雖然叔本華用意志來說明世界和人生,強調藝術之於人生的意義,都給了尼采極大的啟發。但在根本上,尼采是把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視著比舊形上學“更貧乏一個等級,不再擁有解釋、創造虛構的能力”的消極虛無主義的 。
在尼采看來,消極虛無主義是需要而又無能虛構一個“真正的世界”,又沒有勇氣接受現實世界的結果,它往往是“理想主義”作祟的產物。尼采說:“如果說一個哲學家可能是虛無主義者的話,那么他便是,因為他在人的一切理想背後發現虛無。甚或不是虛無,——而只是毫無價值、荒謬、病態、懦弱、疲憊的東西,從飲乾的人生酒杯中倒出的各種渣滓……” 。而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最終發現的,就是那個巨大的“無”。
尼采指出,悲觀主義作為消極虛無主義,源於它對生命的否定。“出現悲觀主義的原因”在於,“迄今為止強大無比的生命和前途無量的欲望慘遭譴責,因此生命詛咒自身” 。儘管悲觀主義有各種類型,諸如“敏感的悲觀主義(痛苦太多,刺激過度);意志不自由的悲觀主義(換句話說:對刺激缺乏抵抗力);懷疑的悲觀主義(怕固化、怕抓、怕摸)”。但是,“所有這些不都是一模一樣的頹廢和病態現象嗎?……過分看重道德價值,或虛構‘彼岸’,或社會緊急狀態,很痛苦等等。任何對狹隘觀點的誇大,本來就是病態的徵象。看重否定,不注重肯定,也是一樣!”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作為“敏感的悲觀主義”,正是這種“看重否定,不注重肯定”的消極虛無主義的典型形式。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悲觀主義”,尼采稱之為“強力悲觀主義”、“理智悲觀主義”和“我們的悲觀主義”。尼采說:“我們的悲觀主義,世界上並沒有我們所說的那種價值,——我們的信仰本身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認識欲望,以致我們只好這樣說。這樣一來,世界就愈發沒有價值了;因為,世界被認為是這樣的。——只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才是悲觀主義者;我們要毫無保留的承認新的估價,絕不墨守成規,自我蒙蔽,自我欺騙……” 這種悲觀主義就是“強力悲觀主義”。在強力悲觀主義下,“人現在不再為禍患辯護了,人斷然拒絕辯護。人要完全徹底享受禍患,認為無意義的禍患乃是最有意思的東西” 。尼采說,這種悲觀主義“是悲觀主義的極端形式”,而伴隨之的,是“真正的虛無主義將會問世”,尼采自信“這一點我已看出來了” 。尼采之所以“看出來了”,是因為這就是他自己所追尋的,所進行的。尼采接過了叔本華的旗幟,但對它進行了革新,這種革新在將叔本華的“敏感的悲觀主義”變為強力悲觀主義的同時,也使虛無主義徹底化,由“消極的虛無主義”而變為“積極的虛無主義”。可以說,在尼采這裡,“強力悲觀主義”,“徹底的虛無主義”和積極虛無主義是同義的。尼采自己對他的這一革新運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比較明確的說明:
“我的革新。——悲觀主義繼續發展,理智悲觀主義。因為,道德批判,消散了最後的慰藉。頹廢徵象的知識,使任何強大行為蒙上錯覺;文化孤立了,這是不對的,但文化卻因此而變得強大。
1、我致力於反對個性的衰退和日益增長的軟弱。我在尋找一個新的中心。
2、認識到了這種努力乃是不可能的。
3、於是,我繼續走上毀滅之路—在那裡我找到了為個體所用的力之源。我一定要當毀滅者!——我認識到,毀滅的狀態、個體根本不能從中完善自身的狀態,乃是一般生命的反應和個別情況。我堅持永恆輪迴之說,反對普遍毀滅和不完美的這種癱瘓的感覺” 。
尼采悲觀主義的作用
尼采是公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就像每一個悲劇都具有的感染力一樣,尼采也感染了一代代的青年,他之所以具有這樣的魔力不僅僅在於他的“悲”字更在於他的“情”字,在他眼中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場悲劇,但這悲中卻有著壯的意蘊,人生固然是是一場悲劇,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把把這場劇目淋漓盡致的進行演繹,這是尼采悲觀主義與傳統的悲觀主義的最大的不同之處,這樣一來與其像一百多年來大家認為的那樣說他是一位悲觀主義哲學家,倒不如說他是一位悲情主義哲學家,如果說莎士比亞是在創作悲劇的話,那他就要比他更進一步是在宣揚悲劇,也是在演繹悲劇,他個人本身就是在悲劇中的一位盡情表演的大師。 人的生存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恐懼和痛苦,同時也面對著悲慘的沒落,這是尼采對人生的可悲性的充分的肯定,在這裡他是真誠的,他沒有像以前的一些哲學家們那樣把人生美化,給人生披上一些華麗的外衣,也沒有像另一部分哲人那樣給人生找到外在的不切實際的所謂的人生意義,他選擇了直面慘澹的人生,這和魯迅的那種強人味道是一樣的,人生雖然如此,但是他沒有像一些看破人生的一些人一樣,或者避世、或者麻木不仁、或者委靡不振、亦或者乾脆自殺了事,而是面對著人生的慘澹積極的回應,既然鬥爭、痛苦、毀滅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們為什麼不積極面對呢?在以人生悲劇的抗爭中體會熱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慰,使人生儘可能的多姿多彩、壯麗美好呢?在不完美中體驗完美,在痛苦與毀滅中體驗快慰——這就是尼采——一位悲情者。
尼采尼采
這種悲情主義是他一切創作、一切思想的源泉,無論是酒神精神與太陽神精神的衍生,還是他的反基督思想問世,亦或者是他的重估一切價值本意,都是他悲情主義的外在表現,就算是他的超人思想也是在為他的悲情主義服務,他的悲情主義為他奠定他一切思想的基礎,他後來的著作把這一思想一再進行的完善並教大家如何演繹人生這場大悲劇。他的著作幾乎涉獵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對每一個事物幾乎都有議論,過去很多人認為(即使現在也有人這樣認為)那是一大堆無從確證的信念和洞見,是支撐生存的希望和信心。
是這樣的嗎?尼采開創了人生哲學、生存哲學的先河,對於先河人物向來就會有很多人的非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你看看他究竟影響了那些人吧,如:茨威格、托馬斯·曼、肖伯納、黑塞、里爾克、紀德、魯迅……這些個赫赫的名人枚不勝數,這些就足以可以讓我們看楚他著作的哲學價值,尼采的悲情默化了多少個悲情主義者呢?這恐怕天都不會知道,這就是尼采悲觀主義的人所不能及之處,因為他真誠就注定了他悲觀主義的偉大。讓我們也不要迴避一切的痛苦和磨難去直面慘澹的人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