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章痛史銘英雄--杭州抗日戰爭故事

悲章痛史銘英雄--杭州抗日戰爭故事

《悲章痛史銘英雄——杭州抗日戰爭故事》是反映杭州地區抗日戰爭的抗日故事選,作者趙冠義在中學讀書期間正值抗戰暴發,親歷那段疏散、遷徙、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後來的從軍生涯以及多年來對杭州抗戰史料的收集與研究,因而所寫的故事生動有據,史料取捨分寸亦把握的比較好。 《悲章痛史銘英雄——杭州抗日戰爭故事》是一本比較好的、對學生和讀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讀物。

基本介紹

  • 書名:悲章痛史銘英雄--杭州抗日戰爭故事
  • 作者:趙冠義
  • ISBN:7807587148
  • 頁數:223頁
  • 定價:22.00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1日
  • 開本:32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悲章痛史銘英雄——杭州抗日戰爭故事》作者趙冠義在離休後專心於發掘逐漸湮沒的杭州抗日史實,採訪尚存於世的抗日戰士和曾遭日寇迫害的倖存的老人;查閱民國檔案;撰寫反映抗戰軍民在杭州及附近郊縣與日寇和漢奸英勇鬥爭的紀實文學,並陸續發表於報刊。今挑選部分文章輯成此書,目的是使抗日先烈們的愛國精神能彪炳史冊、光耀千古。讓我們的後代不忘當年貧弱和分裂的祖國曾經飽受強鄰日本的欺凌、侮辱、掠奪和屠戮。須知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帝國主義就成為侵略中國的野心最猖狂、侵略的時間最長、範圍最廣、次數最頻繁和殺虐姦淫中國人民最殘暴、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最巨大的盜魁賊梟。

作者簡介

趙冠義,浙江諸暨人。曾是志願軍戰士,解放軍軍官。大學文化,中學化學高級教師。離休後從事浙江省與杭州地區的抗日戰爭史研究及文學創作。已在國內外發表和出版文史論文,方言研究專著,紀實文學,長、中、短篇小說,兒童文學,散文,詩詞,電影劇本等百餘萬字。

圖書目錄

序言
勿忘江邊哭聲
目睹獸蹄踐杭城
一次不尋常的釣台之行
杭州地區的對日反擊戰
天目山:抗日的豐碑
名山險灘,見證奮勇殺敵
蘇嘉鐵路
艮山門外炸日寇
險渡春江斬王揚
奇襲縣衙鋤國賊
媚敵求榮,千夫喊殺
“櫻花特攻”——侵杭日軍最後的瘋狂
浙西的國共合作抗戰
義勇志士衛飛將
血祭龍泉劍
巨奸伏誅記
淬恨瀝血復仇刀
氣沖霄漢斷長虹
血岸

文摘

一次不尋常的釣台之行
古往今來,嚴子陵釣台以其獨特的自然之美,招引了無數遊人。丹青妙手,為它描影繪形,詩人吟客對景索句吟詩。作者自少年到白頭,也曾數度登臨釣台。然而初登釣台,卻並非懷興遨遊。而是國難臨頭倉皇出逃路經此處。那年11月初,日寇登入金山衛後,一路燒殺,直逼杭城。我所寄讀的中學的師生分成數路往浙西疏散。國文教師兼級任導師石先生,帶領我們六個剛進國中的小同學,乘船溯富春江來到桐廬。
當時桐廬倒還安寧,分水江和富春江匯流的江面上,依然蟻集著不少兩頭尖、中段寬、船頭船尾都有長槳的木船。這種船吃水淺,操縱靈便,能夠闖險灘,越暗礁,去釣台,過七里灘和烏石灘,到梅城,都得靠它,當地人稱它做“釣台船”或“蚱蜢船”。石先生笑道,也許這就是李清照說的舴艋舟哩!
想到桐廬也可能淪陷,石先生決定帶我們去釣台。師生上了“釣台船”,駛離桐廬城。記得當時回眸眺望逐漸遠移的桐君山,聳翠凝黛,靈光綽約,沉浮於蒼波白浪之際,心裡頗覺依依難捨。白日斜照,煙樹迤邐,長堤染綠。如此錦繡江山將被敵騎蹂躪,作為蘊情善感的文學青年的先生心裡一定十分痛苦,看我們這些不懂事的學生談笑不絕,他卻始終不苟言笑。後來他提議大家背誦李煜的幾首詞。當背到“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時,我們也難忍悲憤,淚水潸潸淌流。
過了幾處水草叢生的沙渚萍洲,江心出現石灘。江流湍急,船靠拉縴艱難地上行十餘里,進人了七里瀧峽谷。
七里瀧瀧口青嶂屏立,煙靄迷離。遙望瀧內,秀峰夾峙,急流洶湧。瀧景壯美而深邃,大家心情為之一沉。再加水勢浩蕩,濤聲激越,船身顛簸起伏,同學們不禁神情緊張,噤口危坐,肅然相對。
先生從容地朗誦起晚唐詩人皮日休和陸龜蒙以七里灘為題的唱和詩。皮詩是:
嚴陵灘勢似雲崩,釣具歸來放石層。
煙浪濺篷寒不睡,更將枯蚌點漁燈。
陸詩和道:
雨後沙虛古岸崩,漁梁移入亂雲層。
歸時月墮汀洲暗,認得妻兒織網燈。
先生說,詩中勢如雲崩,沙虛岸塌;寒江孤燈,煙浪濺篷之句,擬聲繪色,自然貼切地描繪出當時荒涼的七里險灘的水勢和景觀。幾十年歲月已匆匆流逝,先生早已作古,但是先生端坐船頭給我們娓娓講解的情景竟仍恍若隔日。
縴夫唱起號子走在富春山麓的羊腸小道上。那石徑時而攀緣懸崖,時而貼近急流。船上的我們為他們擔憂,他們卻走得很輕鬆,還頻頻回頭招呼我們注視北岸。果然,隨著峰迴路展,富春山上顯出兩塊嵯峨並列的紫黑的巨岩。
“釣台!釣台!”聽到我們歡呼,石先生興奮地立起,揮手問我們:
“大家看,釣台像不像只老鷹?”
先生奇特的想像,使我們又驚又喜,遠遠望去,釣台果真似蹲伏著的巨鷹,斂翼蓄勢,昂首天外,似乎只要一聲長唳,就飛躍騰空而起。先生感嘆道:“大自然的造化多奇妙!清代淳安詩人方叔元形容七里瀧山水是‘水無不怒石,山有欲飛峰’,確是傳神之筆啊!”
船到台下,這種奇異的動勢反而消失了,仰望唯見飛煙橫霧,雲行崖移,仿佛高聳的釣台正向我們當頭壓下,令人目眩心悸。大家離舟登岸,此時已日薄西山,來不及拜謁嚴先生祠,便急匆匆循石磴登台。
當時富春山樹木並不繁茂,越往上走,越顯空闊。遠遠望去,東、西兩台托山勢而挺拔于山外,傍江岸又似凌越在江水之上,雖然高出水面只有五六十丈,卻給人以直上雲霄的感覺。登上釣台,下臨深谷而面迎長風,襟懷頓開,真有飄飄然乘風凌雲之概。當時正值深秋,俯瞰瀧底,江流澄碧,波光明滅,與江岸上叢叢烏桕,以及漫坡的紅楓互相輝映,更加賞心悅目。
漸漸地,紅日西沉,天空萬道霞光將江流和翠峰映照得色彩斑斕,山河呈現出極其瑰麗輝煌的光彩。
“同學們,看!那就是謝翱的墓!”先生輕輕地呼喚,把我們從美景的陶醉中召回。順著先生的手指,我們看見了對江山坡上一座孤獨而簡樸的石墓。先生給我們講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浩然正氣以及謝翱對他的哀悼。他從浩氣沖霄的《正氣歌》講到滴淚成血的《登西台慟哭記》,再講到當前半壁江山變色,中華民族正蒙受著巨大的災難,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先生朗誦了謝翱《西台哭所思》的詩。當念到“殘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淚落吳江水,隨潮到海回……”詩句時,先生嗚咽哽塞,同學們也飲泣吞聲。國難使稚嫩的心靈早熟,而良師的啟迪使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在心頭熾燃!
後來,學校借用桐廬山鄉的一座祠堂復學了。是年冬天,先生決心辭職從軍,奔赴抗日前線。臨行前數日,他邀請寒假留校的我陪他再去了一次釣台。
這次我倆從北坡翻越富春山,再從山頂小心翼翼地下到釣台。中途天氣驟變,凍雲四合,溯風凜冽,奇寒徹骨。當撥開衰草枯藤到達西台時,天已下起了雪。我們望著鵝毛般的雪花轉轉悠悠,紛紛揚揚地落向台旁暗沉沉的深谷,想起了前人說的“空江雪浪,荒台孤亭”的話,不禁感到肅穆、沉鬱而又悲涼。 P10-13

序言

“痛史銘英烈,悲章頌毅魂。”
說起杭州,人們就會想到唐詩宋詞里許許多多耳熟能詳的佳詞麗句。如“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之問);“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自居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瀠雨亦奇”(蘇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等等。當然也會聯想到白娘子和許仙在斷橋邂逅定情;梁山伯與祝英台在萬松書院同窗共讀和他倆間的生死戀情;以及早在南齊時錢塘蘇小小吟唱的詩句“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似乎由於西湖那柔美秀麗的景色,被譽為“人間天堂”的杭州竟成為千百年來經常上演愛情悲喜劇的舞台!前幾年有人在讚賞杭州姑娘溫婉靈秀的同時,說杭州是“女性化的城市”。也有杭人自稱杭州是“女裝之都”等等。如按此類稱頌,那杭州就只有陰柔之美,而缺陽剛之氣了。豈不是自銷風骨,凌夷豪情?
其實杭州這座千年古都和中華大地上其他城市一樣,繼承了我們古老民族的傳統和精神;同樣發生過抵禦異族入侵的激烈的抗爭。西湖邊曾經灑遍亡國遺民的斑斑血淚;城頭刑場上一次再次地迴響過民族英雄和愛國志士慷慨就義時吟誦絕命詩的悲聲。“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清·袁枚),留存在杭州青山綠水問的岳飛、于謙、張蒼水和辛亥革命先烈們的墳冢和祠堂才是杭州歷史積澱的精華所在,是杭州最可珍惜的歷史遺產。
改革開放以來,淞滬抗戰將士的銅像重新挺立在湖濱;松木場的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坊也得到保護和維修。高聳在雲居山巔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和錢塘江邊的解放紀念碑以及五十年來一直受杭州人民瞻仰的抗美援朝志願軍銅像都是新時代里杭州風光的亮點。
紀念性建築物銘記著近代中國的苦難、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創建新中國的奮鬥歷程和烈士們的不朽功勳。它們弘揚民族氣節,激勵革命意志,在湖光山色間煥發出壯麗的異彩。
抗日戰爭期間,由於淞滬戰場失利,首都南京淪陷,國民政府為保存抗戰實力,主動放棄無險可守的杭州,退守錢塘江南,憑藉江水來抵擋日軍凌厲的攻勢,所以杭州沒有經過激戰而淪入敵手。但這並沒有讓杭州人民避免國破家亡的戰爭浩劫。杭州市郊幾乎所有村鎮都遭到日寇不止一次的燒殺劫掠。據民國時期的粗略統計,逾十萬無辜百姓慘死在日寇刀槍下,而且遭受的殺戮手段十分殘暴和滅絕人性。到1945年抗戰勝利時,戰前繁榮的市郊村鎮幾乎都是草舍而很少有瓦屋就是明證。而從淪陷到光復的八年間,杭州城內和郊縣始終沒有終止過反抗日寇的戰鬥和誅殺漢奸國賊的正義行動。杭州人民和所有的炎黃子孫一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面對外敵入侵敢於奮起抵抗、寧死不屈的傳統和精神。在民族的命運存亡絕續的危急時刻,前赴後繼,為國獻身。抗日的軍民,不分信仰和黨派,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女,是他們的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杭州的光榮和尊嚴。
多方面的原因使書刊所載的杭州抗日史跡往往是掛一漏萬。本書作者有鑒於此,乃在離休後專心於發掘逐漸湮沒的杭州抗日史實,採訪尚存於世的抗日戰士和曾遭日寇迫害的倖存的老人;查閱民國檔案;撰寫反映抗戰軍民在杭州及附近郊縣與日寇和漢奸英勇鬥爭的紀實文學,並陸續發表於報刊。今挑選部分文章輯成此書,目的是使抗日先烈們的愛國精神能彪炳史冊、光耀千古。讓我們的後代不忘當年貧弱和分裂的祖國曾經飽受強鄰日本的欺凌、侮辱、掠奪和屠戮。須知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帝國主義就成為侵略中國的野心最猖狂、侵略的時間最長、範圍最廣、次數最頻繁和殺虐姦淫中國人民最殘暴、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最巨大的盜魁賊梟。中國近代血浸屍積的慘痛史實是今天日本右翼分子的任何抵賴都無法抹殺的!
我們作為有五千多年光輝文明傳統的中華兒女,如果在歌舞昇平之際忘記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容忍日本侵略軍給中國人民造成的血海深仇;甚至漠視日本右翼分子蠢蠢欲動以圖東山再起的事實;就有可能再次墮人被侵略、被欺凌、被奴役、被屠殺的苦海。作者願以此書寄託一個老兵對國人的殷切期盼,銘記革命導師列寧的名言:
“忘記過去,就是背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