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煤田

悉尼煤田

澳大利亞二疊紀煤田。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新南威爾斯州,東臨海,面積6萬平方千米,煤炭資源量3827億噸(占全澳煤炭資源量的59%、全澳煙煤和無煙煤資源的7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悉尼煤田
  • 外文名:Sydney coalfield
  • 學科:煤地質學
  • 意思:儲量800億噸,年產量約1億噸
  • 位置:澳大利亞東南部新南威爾斯州
  • 時期:二疊紀
地層,構造,含煤性,資源,開採地質條件,開發概況,

地層

含煤岩係為二疊系,由上、下兩個海相岩系和上、下兩個含煤組組成。下含煤組格里塔(Greta)組分隔上、下海相岩系; 上含煤組位於二疊系剖面的頂部。
下海相岩系稱為達爾伍德(Dalwood)群,由礫岩、砂岩和頁岩、凝灰質岩石、凝灰岩、漂礫岩和少數石灰岩組成。厚約1850m,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在煤田西北部,該岩系含油頁岩和不厚的煤層。
下含煤組由礫岩、少量透鏡狀砂岩、泥質岩和可采厚煤層構成,厚度30~180m不等,在煤田北部和東部邊緣分布最廣,沿走向出露達200km,在西部和南部不甚發育。
上海相層稱為梅特蘭 (Maitland) 群,厚1900~1950m,岩石成分類似於下海相岩系。
上含煤組厚約900m,可大致分為兩個階,即下部的托馬格 (Tomago) 階和上部的紐卡斯爾(Newcastle)階。托馬格階由頁岩與厚層砂岩或薄層泥質岩的互層組成,上半部含煤,煤層最多達九層,在煤田南部此階尖滅。紐卡斯爾階位於二疊系剖面最上部。在煤田西部和南部,與此階相應的地層稱為伊勒瓦拉(Illawarra)煤系。此階又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厚60m,幾乎完全由礫岩和砂岩組成,含一層煤;中部厚30m,由粘土質頁岩、鈣質頁岩、少量砂岩組成,含四層煤;上部由砂岩和粘土質頁岩組成,有三層礫岩標誌層,含煤層五層以上。
三疊系與二疊系基本呈整合接觸,局部呈假整合接觸。該系主要分布在煤田中部和南部,為河流湖泊相沉積,局部地區夾透鏡狀煤層。

構造

悉尼煤田位於塔斯曼地槽的前淵坳陷,構造不複雜,為一寬緩褶皺,軸向北北西。由於褶皺起伏、正斷層發育及以後的侵蝕作用,煤田被分割成隆起的無煤區和沉降的含煤區,含煤地層的最大沉降深度為850~900m。煤田各部分褶皺特性不同,南部和東部由平緩向斜和單斜構成,且其一側或兩側被正斷層截斷;西北部發育有穹窿構造,它們被斷距為300m的走向正斷層切割,岩層產狀從近似水平至垂直都有。
富含煤的紐卡斯爾階從濱海方向三面環繞煤田並延伸到海底,形成寬緩向斜。這一向斜被階梯狀正斷層破壞,有許多基性岩侵入。

含煤性

可供工業開發的煤層位於二疊繫上、下含煤組中。下含煤組中有上、下兩層可採煤層,上煤層稱主格里塔煤層,厚10m;下煤層稱霍列維爾煤層,厚4~5m。此兩煤層賦存於下含煤組上部,彼此相距6~35m,有些地方分岔。下含煤組煤層中含大量燭煤和藻燭煤夾層,含很多孢子、花粉,屬於腐植煤與腐泥煤之間的過渡煤。煤的水分1.7%~2.6%,灰分3%~11%,揮發分40%~42%,低位發熱量30.3~30.8MJ/kg,含硫中等或低,是澳大利亞最優質煤。上含煤組上部紐卡斯爾階含煤程度高,約含煤14層,其中博爾霍爾煤層厚1.2~6m,工業價值最大。本階煤層的煤為中變質腐植煤,其水分為2.5%~3.3%,灰分2%~22%,揮發分33%,硫分<1%,發熱量25.1~30.6MJ/kg,大量用於煉焦。

資源

新南威爾斯州的煤炭資源絕大部分蘊藏在悉尼煤田。該州煤炭資源量382.7Gt,全部為硬煤(煙煤和無煙煤,澳大利亞稱為黑煤),分別占全澳煤炭資源量的59%,全澳硬煤資源量的73%。鑑別儲量80Gt;證實儲量33.4Gt。其中,可供露天開採的分別為15.3Gt與13.9Gt;可供地下開採的分別為300m以淺36.7Gt與13.7Gt和300~600m範圍內28Gt與5.8Gt。

開採地質條件

悉尼煤田煤層傾角較緩,一般5°左右,斷層少,構造簡單,煤層厚度一般為1.7~31.0m,埋藏深度較淺,300m以淺的鑑別儲量占煤田總鑑別儲量的45%,適於露天開採的鑑別儲量占煤田總鑑別儲量的19%,目前露天礦產量占煤田總產量的40%以上。

開發概況

悉尼煤田於1795年發現,1801年開始在亨特河流域正式開採。20世紀6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的煤炭工業大部分集中在這一地區,當時年產量18Mt,出口1Mt。由於這一產煤區位於澳大利亞的工業區,交通方便,20世紀7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到1990~1991年度,產煤96Mt以上,占全澳煤炭產量的45%,硬煤產量的58%,所產煤炭大部供應該區的鋼鐵廠和發電廠,少部分出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