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勒植物分類系統

德國系統(恩格勒植物分類系統 Engler System):恩格勒(A. Engler)分類系統系修正艾契勒(A. W. Eichler,1839~1887)之分類系統而來的,其分類方式主見於蒲藍特(Prantl,K.)共編之自然植物分類志科(Die Naturlichen Pflanzenfamilien)中,自1892年開始出版,總計先後完成20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恩格勒植物分類系統
  • 外文名:Engler System
  • 修正:艾契勒
  • 收編:自然植物分類志科
介紹,發展,

介紹

德國系統(恩格勒植物分類系統 Engler System):
恩格勒(A. Engler)分類系統系修正艾契勒(A. W. Eichler,1839~1887)之分類系統而來的,其分類方式主見於蒲藍特(Prantl,K.)共編之自然植物分類志科(Die Naturlichen Pflanzenfamilien)中,自1892年開始出版,總計先後完成20卷。恩氏是與吉爾(Gilg,E.)共版,自1936年起,已發行11版。1954年由麥契奧(Hans Melchior)與韋達蔓(Erich Werdermann)共同修正本書(Engler·s Syllabus der Pflanzenfamilien),從下等植物至裸子植物,為第一卷(1954),1964年再由前者單獨修改,把被子植物區分為17門,而成為第二卷。

發展

本系統的特點如下:
一、認為單子葉植物較雙子葉植物為原始。
二、雙子葉植物綱分離瓣花和合瓣花兩個亞綱,離瓣花亞綱在前。
三、離瓣花亞綱中,按無被花、單被花、異被花的次序排序,因此柔荑花序列(無被花和單被花類)作為最原始的雙子葉植物處理,放在最前面。
四、在各類植物中又大致按子房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下位的次序排列。
五、目與科的範圍較大,直到1964年修訂後作了一些合理的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