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新塘民族高級中學

新塘民族中學位坐落於新塘鄉集鎮東北向1500米處,始創於1956年,占地面積50畝,原名恩施縣第三中學(縣直國中),服務於原七里、三岔、新塘、紅土、沙地、崔壩六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恩施市新塘民族高級中學
  • 創辦時間:1956年
  • 所屬地區:新塘鄉集鎮
  • 占地面積:50 畝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辦學成果,地圖信息,

辦學歷史

1959年學校增設高中班,形成完中。1963年秋,為適應國家“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撤銷高中部,保留縣直國中,仍面向東鄉六區招生。
文革中,學校下放到新塘區管理。文革後期,學校再度設立高中,負責招收本區學生。
1980年,學校高中面向新塘、紅土、石窯招生。
1984年元月,學校恢復市轄,定名為“恩施市新塘民族高級中學”,面向三岔、新塘、紅土、沙地、雙河、石窯招生。
1993年春,經新塘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將新塘鄉境內的原峁山國中、前坪國中、下塘壩國中師生遷住該校,再度形成完中。並於1993年秋招收新生三個班,與原新塘一中、新塘二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1997年秋,新塘民族高中國中部撤住新塘二中,該校再度成為純高中。
1999年秋,因辦學條件確實無從適應高中辦學,加之高中學生數的自然衰減,經市委下文,撤銷新塘民族高中,將學校資產和部分教師下放到新塘鄉管理。
1999年秋至2000年秋,新塘鄉境內中學(新塘一中、新塘二中、新塘民族中學)“三校合一”,定名為“新塘民族中學”,
2000年秋,新塘民族中學本部遷往原新塘三中舊址,因校舍的緊缺,學校採用“一校兩點”的布局辦學。
在上級黨委及主管部門的大力關懷下,八年內加大了對學校建設的投入,目前學校硬體設施日趨完善。
2002年秋,一棟四層共16間教室的教學樓建成,新塘民族中學結束了三年來“一校、兩點、三址”的布局,成為了一所硬體齊備的全日制初級中學。
2006年秋,學校綜合大樓建成投入使用;
2009年春,從新塘升壓站到學校的進校公路得到硬化;
2009年9月,新塘鄉集鎮飲水工程率先在我校開通;
2010年春,能容納全校學生住宿的學生宿舍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辦學條件

目前,我校有15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數學900多人,教師60多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基本成型。美中不足的是教師住宿簡陋、奇缺,現只有教師住房40套,其中的16套住房是八十年代建成的老住宿樓,每套只有50平米,且因長年的風吹雨濁,已基本成了危房,但在我校還是最好的教師宿舍,其餘的22套住房是由50年代建成的老房子稍加改造而成,其條件根本不能掛上口舌。基於些種情況,學校只好動員近20名教師跑教或到集鎮租房,部分教師已怨聲載道,大大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

辦學成果

2010年秋季,上級黨委及主管部門將教師安居工程拿上了議事日程。在恩施市教育局的部署下,24套教師周轉房正式啟動,新塘民族中學的全體教職工能沐浴黨的恩澤,教師的住宿環境日益改善,戰鬥在山區的農村基層教師會更加忠於職守,為家鄉、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

地圖信息

地址:土橋壩施恩堂路60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