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民歌

恩平民歌是廣東省恩平市城鄉流傳著一種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聲調和諧、地方風味濃郁的傳統音樂。據不完全統計,流傳至今的古舊歌本超過300本,解放後的新曲目有2000多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恩平民歌
  • 發源地:廣東省恩平市
  • 音樂類別:傳統音樂
  • 起源時間: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
  • 表演方式:獨唱、說唱、對唱、合唱、歌劇等
  • 代表曲目:人民公社好
特點,歷史,現狀,流傳,曲種簡介,

特點

“恩平民歌”在美國、委內瑞拉、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的恩平人僑居地流傳。恩平民歌曲種繁多,數百年來,它以悠揚的音韻、優美的節奏、真摯的感情,在嶺南歌壇別樹一幟,飲譽遠近,是中國文藝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歷史

據《恩平縣誌》、《恩平文史》等資料記載,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間,在恩平民間開始興起使用一種詩與歌相結合的清唱體來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述說人間的悲歡離合,這種清唱體就是恩平民歌的雛形,距今已500多年。
恩平民歌500多歲了,翻開《恩平縣誌》、《恩平文史》等資料,我們可以找到恩平民歌的誕生歷史。據記載,在距今500多年前的明成化年間,恩平民間興起一種詩與歌相結合的清唱體,當地人以此來表達喜怒哀樂,述說人間的悲歡離合,這種清唱體就是恩平民歌的雛形。
在5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恩平人民對恩平民歌不斷加以豐富和發展,創造出地方特色濃郁的勞動民歌、儀式民歌和生活民歌。其中包括木魚、花箋歌、夾房歌、牧歌、舞春牛歌、蓮花歌、搖錢樹歌、喊三國、螃蟹歌、收舊歌、童謠等10多個歌種,用於借景喻志、託事言情、感嘆世態、針砭時弊、勸人向善、反映時政。

現狀

解放後,恩平市對恩平民歌非常重視,多次組織力量對恩平民歌進行發掘、整理、研究和推廣。通過舉辦全市性的民歌大匯演、民歌晚會、民歌創演培訓和下鄉活動,極大地推動了民歌的發展,使之成為黨和政府各時期中心工作的宣傳載體。特別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恩平民歌活動達到了一個高潮,出現了全民唱民歌的歷史時段,湧現了大批的作者和作品。
恩平首個省級音樂家梁振牛一生痴迷於恩平民歌,創作的歌曲超過1000首。1960年6月,梁振牛到北京參加“全國文教群英大會”,在大會組織的聯歡晚會上,梁振牛表演了恩平民歌《人民公社好》,博得滿堂喝彩聲。隨後,他的作品《勞武結合好民兵》等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並播放,廣東人民廣播電台也請他進行了現場錄音。當時,有媒體以《把恩平民歌唱進北京城》為題,對此進行了報導。
恩平市博物館原館長吳榮光,他從事文化藝術工作近40年,至今創作的民歌作品有100多首,特別是在恩平民歌的傳承和研究中,起著保護者、傳播者、改革者的重要作用。“恩平民歌的發展空間有所縮減,主要是在社會多元文化大環境的影響下,恩平民歌的改革創新力度不夠大,因此被年輕人遠離”吳榮光認為,外出工作的年輕人很多,這也隔離了年輕人與恩平民歌的聯繫,同時恩平民歌是用恩平方言演唱,外地人很難聽懂,這也極大地限制了恩平民歌向外的發展步伐。
如何讓恩平民歌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讓恩平的傳統文化精粹再寫輝煌?恩平市一直高度重視該項工作。據該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莫麗嬋介紹,該市先後對恩平民歌開展了6次普查,收集了流傳的古唱本、音像製品等資料,初步整理成資料彙編,對恩平民歌各子項傳承人進行登記、錄音、記譜和建檔。

流傳

恩平民歌廣泛流傳於恩平民間,生動而真實地反映了恩平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歷史變遷,成為了恩平人民的一個重要文化傳統和標誌。據不完全統計,流傳至今的古舊歌本超過300本,解放後的新曲目有2000多首。
恩平民歌的表演方式有獨唱、說唱、對唱、小演唱、表演唱、小合唱、大合唱、二重唱及民歌劇等;就曲種來說,有木魚、牧歌、夾房歌、花箋歌、牛乸冷、舞春牛歌、螃蟹歌、花歌、賣雞調及禾樓歌等10多種,除了木魚和牛乸冷兩種外,其他曲種只在特定的場合中才唱。如牧歌又叫睇牛歌,以前的牧童在山上放牛時,經常互相鬥歌,歌詞簡單粗糙,但節奏明快跳躍,適合青少年的性格。

曲種簡介

木魚
恩平木魚與在廣州方言地區流行的木魚不同,恩平木魚善於敘事,一首好的恩平木魚,除了思想內容健康之外,對格律的要求比較嚴謹,多採用“梅花間竹”韻,即是在一句完整的句子中分為上下句,上句的上半句是仄聲,下半句是上平聲;下名的上半句是仄聲,下半句是下平聲,其形式為:——仄,——上平;——仄,——下平。如此周而復始。以這種方式創作出來的木魚,不但音節優美,而且易記易唱。當然,也有的不這么嚴謹,往往有上下句的尾字同是上平或下平的,這已是次一等的了。
數百年來,恩平木魚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唱腔。如在建國前,農村有些賣唱的節人,用木棍安裝著一個用木頭雕成的獅子或鋰魚模樣的龍舟頭,敲著小鑼小鼓,過村串鄉,沿門賣唱乞食,叫做“划龍舟”。這些藝人唱的是龍舟腔。如《手掂龍舟走江湖》。
歇馬村的失明藝人梁庚子。創造了金蘭腔、三級浪、龍頭鳳尾等唱腔,在本市流行甚廣,深受民眾歡迎,人們把這種唱腔稱為庚子腔,如《三姑回門》。
五十年代,木魚唱腔又有了新發展。六十年代,又創造了東風腔、洪流腔、春雷腔、憶苦腔等多種不同的唱腔。這些唱腔,是由於趕潮流而創造出來的,在“文化大革命”時雖曾流行一時,但沒有民眾基礎,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而消失。庚子腔卻流傳至今不衰。
牧歌
牧歌又叫睇牛歌,牧童成群結隊在山上放牛,各村牧童都有自己的山頭範圍,經常互相鬥歌,你一首來,我一首去,互相挑戰,甚至唱出,所以以歌詞對罵。由於出自牧童之口,且又多是見景生情,隨口唱出,所以歌詞簡單粗糙,但其節奏明快跳躍,適合於青少年的性格,而且具有強烈的針對性,所以流傳甚廣。這種對歌的風氣,在本世紀中期已漸趨淡薄。建國後,對牧歌進行了整理,要保留原來的獨特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配以音樂伴奏,增強了節奏感,加進了內容健康的唱詞,使這一傳統曲目煥發了青春。如經過整理的《花正紅時人正好》。
夾房歌
夾房歌是解放前農村鬧新房時唱的專用民歌,一般是清唱,特點是節拍自由靈活,聲音高亢、開闊,歌詞內容多屬祝頌式,但也有涉及諧趣和開玩笑的,一人唱完,眾人齊呼“嗚嗬”應和,氣氛異常熱烈。如《情郎愛妹妹愛郎》。
解放後,鬧新房的風俗革除,夾房歌成了讚頌新人新事的工具。經過整理加工後的夾房歌,有了比較固定的形式,每首歌基本都是八句,基本字數為五五七七,三五七七。唱腔也有了很大的改革。如《春滿錦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