恇

恇是形聲字,忄為形,匡為聲。讀作kuāng,本意是害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恇
  • 外文名:Afraid of
  • 拼音:kuāng
  • 含義:害怕;驚恐,恐懼
  • 筆畫:9
字意,組詞,古籍解釋,中醫解釋,

字意

(1)〈動〉害怕;驚恐,恐懼 [fear;frighten]
恇,怯也。從心,匡聲。——《說文》
尺虛者,行步恇然。——《素問·通評虛實論》
時國無嗣主,內外恇懼。——《後漢書·張步傳》
又如:恇懼(惶恐不安);恇迫(恐懼慌亂);恇恇(恐懼的樣子);恇惶(恐懼不安);恇懾(恐懼);恇駭(驚慌);恇眩(惶惑)
(2)〈動〉料想 [expect]
我那裡恇郭成的渾家,這等生的風流,長得可喜。——元·武漢臣《生金閣》

組詞

【恇怯】kuāngqiè
[timid and overcautious] 〈動〉膽小怕事;怯懦。
臨戰恇怯;貽誤戎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去王切《集韻》曲王切,𠀤音匡。《說文》怯也。從心匡聲。
恐也。《梁鴻·適吳詩》嗟恇恇兮誰留。
通作匡。《禮·禮器》眾不匡懼。《注》與恇同。
《五音集韻》丘往切。義同。 本作𢝎,省作恇。

中醫解釋

恇(kuāng匡):病因病理學名詞。怯弱無力。《素問·通評虛實論》:“尺虛者,行步恇然。”《靈樞·寒熱病》:“精泄則病甚而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