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鎮

思茅鎮

海拔高1302米。 最高氣溫35.7℃,最低氣溫3.4℃,年均氣溫17.7℃。年無霜期352天,年均日照2159.7小時。年均降雨量1535.4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四季如春。被過往遊人譽為“天然氧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思茅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
  • 電話區號:0879
  • 地理位置:地處北緯22°42′,東經100°59′ 
  • 面積:203.5平方千米 
  • 人口:108192人(2017)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車牌代碼:雲J
綜述,自然地理,歷史沿革,基層組織,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資源環境,農村經濟,

綜述

思茅鎮位於普洱市思茅區北部,是市、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政府駐思茅區邊城東路12號,是一個集城市和農村為一體的綜合鎮。地處北緯22°42′,東經100°59′,東與倚象鎮接界,西與震東鄉相連,北與寧洱縣同心鄉接壤,南與南屏鎮毗鄰。東西最大橫距1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9.7公里。
全鎮面積203.5平方千米,轄5個村委會、54個村民小組,7個社區,總人口108192人(2017),有彝 、哈呢 、傣等14個少數民族。全鎮有耕地8806畝,農民人均耕地0.61畝。林地185035.12畝,森林覆蓋率72.9%。2008年末,全鎮民營經濟收入42700萬元,財政收入5855萬元,農業總產值86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52元,工業增加值52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9600萬元。主要經濟支柱產業以種植、養殖、第三產業為主。

自然地理

思茅鎮全境地形鞋形的小盆地,屬橫斷山脈南端無量山余脈,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320米,主要山峰有蓮花大尖山、長梁子等,最高山峰蓮花大尖山,海拔2005米,最低點是蓮花丫口,海拔為980米。鎮內河流思茅河發源於城南班福山,由南向北縱貫思茅壩,其主要支流有石屏河、石龍河、洗馬河。思茅河流入寧洱大河併入小黑江,匯入瀾滄江,全長46.6公里。年平均氣溫19.4℃,年降雨量1340.9毫米,境內松林挺拔蒼翠,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如鑲在綠海中的一顆明珠,是雲南真正的春城。目前,隨著鎮內北部城區、蓮花工業園區一期規劃工程、“一道兩寨”鄉村旅遊路線、洗馬河旅遊環線等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不斷深入,加之通往東南亞經濟大動脈省道磨思路橫跨我鎮東部等這些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給我鎮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思茅鎮思茅鎮
思茅鎮

歷史沿革

思茅鎮始設於民國2年(1913),後因1919年瘧疾爆發,城鎮蕭條,民國24年(1935)改為復興鎮。1949年10月改為復興區。1958年改為復興鎮。1961年由思茅專署直接管轄,1966年改名紅武鎮。1969年10月思茅專區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紅武鎮革命委員會,未經省和國務院批准將紅武鎮升格為縣級革委會。1970年11月,改名思茅鎮革命委員會,同時將南屏公社劃歸思茅鎮轄。1975年12月,恢復區級鎮與南屏分開,歸普洱縣管轄。1981年底歸思茅縣,1984年3月體制改革,鎮轄1個鄉級街道辦事處,2個鄉級農村辦事處。1997年12月,把原南屏鎮的三家村、蓮花、箐門口3個村民委員會劃屬思茅鎮。
思茅鎮思茅鎮
思茅鎮現轄平原、曼窩、三家村蓮花箐門口5個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9條城鎮街巷及居民,全鎮共84490人。中共思茅鎮黨委、鎮人民政府駐邊城東路12號。

基層組織

思茅鎮建有黨支部58個,下設12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985人,其中男黨員1453人、女黨員532人。思茅鎮黨委政府由書記、副書記、鄉長、副鄉長、紀委書記、人大主席等組成,下設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個村民委員會、54個村民小組。
思茅鎮思茅鎮
思茅鎮建有團總支 7個(農村5個),團支部47個(農村40個),共有團員865人(其中農村421人)。

人口衛生

思茅鎮總人口108192人(2017)。全鎮以漢族為主。到2006年底,全鎮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768人,占人口總數的 5.5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2810人,參合率88.2%;享受低保 37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衛生院(所)建築面積為2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2人。農村建有公廁9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3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0個。
思茅鎮思茅鎮

文化教育

思茅鎮建有農村國小3 所,校舍建築面積 4688平方米,擁有教師 63人,在校學生892人。建有中學一所,校舍建築面積 7396平方米,擁有教師 74人,在校學生1200人。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46人,其中小學生769人,中學生477人。
思茅鎮思茅鎮
全鎮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民眾文化豐富多彩,文藝創作作品層出不窮,全民健身運動有效普及。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6個、圖書室2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春節龍燈表演、“三下鄉”等文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積極參加茶節組織的各項活動,挖掘整理了“茶韻古樂”、茶馬古道民間傳說。2006年被省體育局命名為“體育特色鄉(鎮)”。

人文地理

思茅鎮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無量山脈南段的中山盆地之中,地處北緯22º42′,東經100º59′,海拔1300米左右。這裡地理海拔適中,經緯度較佳,具有良好的環境,四季如春,是雲南真正的春城。思茅鎮全境松林挺拔蒼翠,四季常青,是一塊滇南美麗的翡翠寶石,思茅城如鑲在綠海中的明珠。
思茅鎮是市、區人民政府所在地,自古以來是滇南邊陲重鎮。面積203.5平方千米,東邊與倚象鎮接界,西邊與震東鄉相連,北邊與普洱縣同心鄉接壤,南邊與南屏鎮毗鄰,全鎮東西最大寬度18.4公里,南北最大長度19.7公里,地形呈鞋形的小盆地

基礎設施

2006年底,思茅鎮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鎮農村有3437戶通自來水,有27 戶飲用井水,。有4159戶通電,有180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13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3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79戶。
思茅鎮思茅鎮
鎮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鎮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鎮農村共擁有汽車179 輛,拖拉機542輛,機車2257 輛。全鎮農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6134 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117.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06畝。全鎮有兩個村建有桔桿汽化站,對村民實行統一供氣。
到2006年底,全鎮農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0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26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301戶。全村有5個村已通自來水;有 5 個村已通電;有 5個村已通路;有5個村已通電視;有 5個村已通電話。該鎮農戶住房以土木和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35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148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新農村建設

思茅鎮的新農村建設以大力扶持發展蔬菜、茶、畜牧種養殖業,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措施,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穩步增長為首任。兌現了糧食直補19.7萬元,退耕還林補助42.95萬元。通過實施畜牧業貼息貸款優惠政策投入815.5萬元發展畜牧業,生豬養殖建設已初具規模, 2007年預計出欄生豬24000頭。2007年末,預計實現農業總產值8864萬元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完成了蓮花路改造、平原村部份小街小巷光亮工程、箐門口村攔河壩、大荒地村民小組、蓮花村瀾壩、老黃寨,三家村歹里、石龍河、麻雞丫口、岔路、南門坡、老爪箐村民小組進組道路的硬化工程和曼窩村村組路網建設,完成了蓮花村委會辦公樓、蓮花寺、瀾壩村民小組活動室、三家村南門坡村民小組文化室及活動場所建設。加強村組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全力推進民房改造工程, 6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進展順利。林業改革有新突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基本結束。全鎮建立健全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等各項規章制度,完善了村民自治,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村務、財務公開全面推行,村組財務委託代管逐步推行,農民民眾真正享有了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村級管理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思茅鎮思茅鎮

資源環境

地質地貌
思茅鎮處於印度洋大板塊積壓變化的中山盆地,是北回歸線以南但偏北的過渡地帶,海拔適度,雨量充沛,地質土壤成熟較早,光熱量大而散發快,因此成為物種容易生長的地方。地址屬於相對穩定的新生界。
思茅地貌大體是馬掌形,思茅壩是馬掌心、東西、北三面環山,把思茅壩包容其間。思茅鎮最高山叫蓮花大尖山,海拔2005米。思茅壩是鞋形的小盆地,最低處蓮花丫口海拔980米。思茅盆地屬河流沿構造軟弱帶差別侵蝕所形成的構造侵蝕河谷盆地。其特點是地勢平坦,為第四紀河流衝擊物,階地是第三紀河流堆積物。
山脈、河流
思茅鎮的山脈屬橫斷山脈南端無量山的余脈,在思茅壩均勻分布,鎮境內的山樑主要有大尖山:北起綿羊寨至山腳小路,東起團山坡,西與大地丫口相連。長梁子:北起團山至山腳小路,東起昆洛公路,西至山腳箐邊。山脈平均海拔1500米。
河流有思茅河發源於城南班福山,由南向北縱貫思茅整個壩子。其支流有石屏河,全長6000米;石龍河,全長7700米;洗馬河,全長5000米。思茅河流入普洱大河併入小黑江,匯入瀾滄江,全長46.6公里。思茅河水流量年平均5.6立方米/秒,是灌溉思茅壩耕地的水源,灌溉農田、菜地6000多畝。
氣 候
思茅鎮由於地處低緯南亞熱帶地區,氣候屬亞熱帶高原性季風氣候,最高溫度35.7℃,最低氣溫3.4℃,年均氣溫17.7℃,年無霜期352天,年均霧日100天,年均日照2159.7小時,年均降雨量1535.4毫米,絕對濕度16.0毫巴,最大風速28米/秒,平均風速1米/秒,常年主導風為南風和西南風。城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象災害較少。

農村經濟

思茅鎮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777.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2337.6萬元,占總收入的19.85%;畜牧業收入626.22萬元,占總收入的5.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1305頭,肉牛67頭,肉羊430 頭);漁業收入177.76萬元,占總收入的1.5%;林業收入 173.1 萬元,占總收入的 1.47 %;第二、三產業收入 7495.42萬元,占總收入的63.64%。農民人均純收入3324 元,農民收入以 第二、三產業、種養植業為主。全鎮外出務工收入18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76人(占勞動力的3.26%),在省內務工240人,到省外務工36 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