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想像

思想的想像

《思想的想像》是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荷蘭】揚·波爾,埃利特·貝特爾斯馬。

基本介紹

  • 作者:【荷蘭】揚·波爾                       /            埃利特·貝特爾斯馬
  • 譯者:張穎
  • ISBN:9787301222348
  • 頁數:587
  • 定價:88.00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5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圖說世界哲學通史
  • 原作名:De verbeelding van het denken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思想的想像(圖說世界哲學通史)》由揚·波爾、埃利特·貝特爾斯馬、耶勒·經瑪編著,是一部優秀的哲學史普及讀物,囊括了從公元前7世紀直至當代的世界哲學發展歷程,除了西方哲學思想外,印度哲學、近東哲學、中國哲學等世界哲學的主要分支都被包括在內,由此體現了破除“西方中心主義”的宏闊視野和海納百川的豐富內涵。除了對東西方不同歷史時段重要哲學思想的精當梳理和解讀外,《思想的想像(圖說世界哲學通史)》還收錄了對哲學大師經典著作和話語的摘錄,還有哲學大師本人的簡單傳記和作品目錄。當然,之所以名之為“圖說”,是因為本書圖文並茂的生動形式,本書中的圖片,不僅包括哲學家的肖像,更有他們所處時代以及後人所作的最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和其他圖像資料,這些圖片一方面以具象的方式詮釋哲學思想,一方面烘托、渲染了每種哲學思潮得以產生的活生生的時代背景,這種以圖說史的方式在哲學史讀物當中還是非常新穎的,值得一讀。

作者介紹

THEO DE BOER(1932):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學哲學人類學教授、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
GEORGE CHEMPARATHY(1928):曾任教於國立烏特勒支大學印度哲學專業。
ERIK ZÜRCHER(1928):漢學家,曾任國立萊頓大學東亞歷史學教授。
HERMAN PHILIPSE(1951):哲學家,任國立萊頓大學哲學教授,
LAMBERTUS MARIE DE RIJK(1924):曾任國立萊頓大學古典哲學和中世紀哲學教授,1989年任國立林堡大學榮譽教授。

作品目錄

目錄 I
導論/1
第一部分 古典時期/5
希臘哲學的開端/6
神話/7
“哲學”一詞/8
前蘇格拉底 /10
阿納克西曼德/10
畢達哥拉斯/12
赫拉克利特/13
克塞諾芬尼/14
巴門尼德/15
愛利亞派/15
德謨克利特/17
阿那克薩戈拉/19
智者派/20
修辭學和訓練/20
蘇格拉底/23
重新起步/23
對無知的意識/24
柏拉圖/27
哲學讚詞/28
垂直象徵/29
理念論/30
洞喻/31
體系化/33
亞里士多德/35
目 錄
老師與學生/36
術語/38
邏輯學與認識論/38
反思存在/40
潛能與現實/41
“形上學”/43
物理學/44
心理學/45
倫理學/45
雅典化和羅馬時期/47
斯多亞派/48
塞涅卡/49
伊壁鳩魯主義/50
懷疑論/52
塞克斯都· 恩披里柯/53
柏拉圖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55
體系化/55
諷喻/56
普羅提諾/57
古典哲學的永恆主題/59
普羅克魯斯/60
哲學與基督教/62
護教士/62
聖奧古斯丁/63
波埃修/68
第二部分 印度/71
印度思想要義/72
印度哲學/72
宗教背景/72
業/73
轉世/74
最終解脫/75
宇宙的周期性解體和新生/76
靈魂的永恆和原初物質/76
起源/77
吠陀,印度教之源/77
《奧義書》哲學/79
終極實在/80
薄伽梵歌/81
耆那哲學/84
宇宙/85
知識與真理/86
系縛與解脫/88
印度唯物主義/90
本原與認識論/90
佛教哲學/92
佛教作為宗教/93
四聖諦/94
緣起/95
無常/96
無我/97
補特伽羅論者/99
說一切有部/100
其他小乘部派/101
大乘/101
龍樹及中觀學派/102
空論/104
瑜伽行派:無著和世親/105
唯識/106
阿賴耶識/107
佛教邏輯學:陳那/108
印度哲學/110
數論派/111
數論派的宇宙論/111
數論派與解脫/113
瑜伽派/113
正理—勝論派/115
正理—勝論派與解脫/116
彌曼差派/117
彌曼差派的宇宙論/118
彌曼差與解脫/118
吠檀多派/119
商羯羅與不二論/119
不二論與解脫/121
限定不二論:羅摩奴闍/123
限定不二論與解脫/125
二元論:摩陀婆/127
第三部分 中國/131
古典時期/132
戰國/132
中國思想的核心問題/134
百家爭鳴/134
孔子的倫理哲學/136
道德至上的理想/138
孟子和荀子/140
早期道家:老子和莊子/142
道/143
逆流/146
法家/149
以法為本/149
陰陽家/151
集大成者:鄒衍/152
古帝國時期 /154
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154
儒家的勝利/156
漢朝的綜合: 董仲舒/156
《淮南子》: 道家的綜合/158
王充的懷疑論與後來的批評/159
漢末/160
中古時代/162
三個世紀的分裂/162
儒家與新道家/163
何晏和王弼/164
向秀和郭象/165
道教/166
佛學傳入中國/168
佛學式新道學/169
僧肇/170
判教/172
佛學的黃金時代/175
隋朝(589—618)和唐朝(618—906)/175
天台宗和華嚴宗/177
淨土宗/178
禪宗/179
新儒家的綜合/182
前現代中國/182
新儒學/185
朱熹的“唯心主義”/188
其他流派/189
第四部分 近東/195
伊斯蘭哲學/196
翻譯/197
主題及特徵/198
早期階段/200
法拉比/201
阿維森納/202
後續及反應/205
安薩里/206
西部的黃金時代/207
阿維羅伊/208
猶太哲學/212
誕生/213
特徵及進展/214
早期階段/216
新柏拉圖主義框架/218
亞里士多德主義/220
邁蒙尼德/221
13 世紀及14 世紀/224
第五部分 中世紀/227
中世紀哲學是典型中世紀的嗎? /228
信仰和思想的和諧/228
年代分期/229
從波埃修到千禧年/231
波埃修的影響/231
愛留根納/233
經院方法/235
權威觀念/236
邏輯學的角色/236
資源/237
聖安瑟爾謨/238
信仰與知識/239
背景/240
上帝存在之證明/241
信仰尋求理解/241
聖安瑟爾謨的倫理學/243
阿伯拉爾/245
共相之爭/247
阿伯拉爾的解決/248
阿伯拉爾的倫理學/250
意志與意圖/252
阿伯拉爾之後/253
聖托馬斯· 阿奎那/255
唯名論邏輯學/256
聖托馬斯之前的形上學問題/257
聖托馬斯對亞里士多德的闡釋/258
存在形上學/260
“最高存在”/260
存在的類比理論/261
存在作為“有原因的存在”/262
根本的偶然性/262
鄧· 司各脫/264
存在與認識/265
人類學/266
倫理學/268
奧卡姆及其同時代人/270
基礎與原則/272
概念論/274
本體論/274
語言與形上學/275
布里丹/276
拋棄亞里士多德: 奧里略與奧特里考/277
新柏拉圖主義傳統/279
理智論/280
艾克哈特/281
第六部分 文藝復興/285
復興與變化/286
面對中世紀的態度/287
人文學/289
彼特拉克/290
彼特拉克的支持者們/291
薩伏那洛拉/292
馬基雅維利/293
人文主義與宗教改革/295
反思實在/297
先驅盧爾/298
盧爾的方案/299
庫薩的尼古拉/300
卜列東/302
斐奇諾/303
米蘭多拉的皮科/305
餘波/306
靈魂不朽/307
爭論/308
彭波那奇/309
懷疑論/311
科學方法/313
瓦拉/314
阿格里科拉/314
第七部分 17 至18 世紀/321
巴洛克與啟蒙/322
物理學革命/323
科學與信仰/324
關於知識和實在的觀念/326
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327
笛卡爾與理性主義/329
大陸理性主義/330
笛卡爾的方法/331
物理學/331
形上學/332
二元論、道德與醫學/333
帕斯卡爾/337
世紀悲劇/337
基督教的新證道詞/338
斯賓諾莎/341
實體與因果性/342
穿過情感的長旅/344
萊布尼茨/347
“讓我們來演算一下”/348
兩個迷宮/350
單子論與和諧/351
洛克與經驗主義/355
英國經驗主義/355
霍布斯與政治哲學/356
洛克: 觀念的來源/358
語言及其涵義/361
理解的邊界/362
洛克的政治哲學/362
貝克萊/364
非物質論/364
物理學與形上學/366
休謨/368
牛頓的印記/369
詞語的意義/370
因果性與歸納法/370
懷疑論與自然主義/371
德法啟蒙運動/373
科學的發展/374
維柯與赫爾德/375
腓特烈大帝的世紀/376
孟德斯鳩/377
伏爾泰/377
盧梭/380
康德/383
三個理論問題/385
哥白尼式的革命/386
自由與決定論/387
倫理學/388
三大批判/389
第八部分 19 世紀/395
技術、生物學和歷史學/396
工業革命/396
自然哲學/397
進化論/398
歷史意識/399
歷史哲學/400
德國唯心主義/401
浪漫主義/401
費希特/402
謝林/404
黑格爾/408
體系/409
精神現象學/409
邏輯學/410
百科全書/410
歷史/411
藝術/412
宗教/412
哲學/413
從叔本華到克爾凱郭爾/414
叔本華/415
費爾巴哈與施蒂納/418
克爾凱郭爾: 真理作為主觀性/420
克爾凱郭爾論存在與自由/422
馬克思/424
早期社會主義者們/424
歷史唯物主義/426
歷史與階級鬥爭/426
勞動/427
資本/428
綱領/429
法國哲學/431
德斯杜· 德· 特拉西/431
曼· 德· 比朗/432
聖西門/433
孔德的實證主義/434
孔德: 社會學的基礎/435
托克維爾/436
英國哲學/439
邊沁與功利主義/439
詹姆斯· 穆勒/440
約翰· 斯圖亞特· 穆勒/441
斯賓塞/443
新康德主義/445
科學哲學的開端/447
迪昂/448
馬赫/448
尼采/450
閱讀尼采/450
哲學與修辭學/451
語言與解釋/451
譜系學/452
權力意志/453
虛無主義/453
永恆輪迴/454
重估一切價值/455
第九部分 20 世紀/459
危機與革命/460
世紀初的革命/461
危機/462
現代思想的反抗與批判/464
柏格森與實用主義/466
柏格森的時間哲學/467
後續發展/468
皮爾士的實用主義/470
皮爾士的邏輯學和符號學/470
詹姆士/471
杜威/473
胡塞爾和現象學/475
布倫塔諾/476
胡塞爾: 反心理主義和描述心理學/477
先驗唯心主義/478
基礎研究/481
弗雷格/481
布勞威爾/482
羅素/483
懷特海/486
數學的基礎/487
賴欣巴哈/488
卡爾納普/488
維根斯坦與維也納小組/490
邏輯哲學論/491
哲學研究/493
以石里克為核心的維也納小組/494
海德格爾、存在主義與解釋學/497
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498
本體論的區分/499
海德格爾後期思想/500
薩特: 存在與虛無/502
薩特的倫理學/503
梅洛- 龐蒂/505
列維納斯/507
伽達默爾/508
分析哲學/510
先聲: 摩爾和劉易斯/511
蒯因與理想語言哲學/513
奧斯汀與日常語言哲學/515
哲學分析/516
哲學邏輯學/517
東西方哲學/519
印度/519
拉達克里希南/520
中國/521
馮友蘭/522
日本/522
西田幾多郎/523
西谷啟治/524
法蘭克福學派/526
霍克海默/527
《社會研究雜誌》/528
阿多諾/529
馬爾庫塞/532
哈貝馬斯/533
科學哲學近況/536
波普爾/536
庫恩和拉卡托斯/537
從結構主義到後現代主義/539
列維- 史特勞斯和巴特/540
拉康/541
福柯/542
阿爾都塞和德勒茲/545
利奧塔/546
德希達/547
羅蒂/549
尾聲/553
譯後記/555
作者分工及作者簡介/557
出版人和法文版譯者簡介/560
參考書目/561
人物譯名對照表/570
引用文獻目錄/579
插圖目錄/5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