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思慧

忽思慧,古代醫家名。一譯和斯輝。蒙古族(一說元代回回人)。於元仁宗延祐年間(1314—1320)被選充飲膳太醫一職,至元文宗天曆三年(1330)編撰成《飲膳正要》一書。

基本介紹

  • 人物名:忽思慧
  • 別名:和斯輝
  • 主要成就:撰寫《飲膳正要》
  • 代表作品:《飲膳正要》
  • 擅長:食療
  • 所在朝代:元
人物簡介,主要經歷,著作,軼事典故,後世影響,

人物簡介

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營養學家,在我國食療史以至醫藥發展史上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趙國公常普蘭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諸事,忽思慧約於是年被選任飲膳太醫,入侍元仁宗之母興聖太后答己。其間,他與常普蘭奚在食療研究方面密切合作,後來他供職中宮,以膳醫身分侍奉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所以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飲膳太醫之職侍奉皇太后與皇后。

主要經歷

從《飲膳正要》“虞集序”可知,忽思慧嘗為趙國公常普蘭奚下屬,且兩人關係密切。據《新元史·常齩住傳》,常普蘭奚於延祐二年(1315)加金紫光祿大夫、徽政院使,掌侍奉皇太后諸事,忽思慧很可能即於是年被選任飲膳太醫,入侍元仁宗之母興聖太后答己。《飲膳正要》成書之後,專門進呈中宮供覽,受命擔任該書刊刻、校正者又多為與中宮關係密切之人,如拜住為中政院使,張金界奴為內宰、隆祥總管等,且“虞集序”中專有褒頌“聖后”之語,故忽思慧當時應在中宮供職,以膳醫身份侍奉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飲膳太醫之職侍奉皇太后與皇后。

著作

忽思慧撰《飲膳正要》
《飲膳正要》,分為三卷。卷一講的是諸般禁忌,聚珍目撰。卷二的是諸般湯煎,食療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講的是米谷品,獸品、禽品、魚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此書著成於元朝天曆三年[公元1320年],元朝文宗皇看了後隨之批示:“命中院使臣拜任刻繹而廣傳之。茲舉也,益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舉安,推一人之壽而使天下之人皆壽,恩澤之厚豈有加於此者哉?"翻開中國飲食營養和藥膳學的歷史,必然要把《欽膳正要》擺上極其重要的地位。作者忽思慧亦有澤作和斯輝者。忽思慧是當時朝廷四個飲膳太醫之一,《飲膳正要》這部著作是以他為主的集體創作。

軼事典故

元仁宗時,因為數年在外征戰,四處奔波,操勞過度,腎氣虧虛,患了陽痿症,十分痛苦。忽思慧根據元仁宗的情況,做了“羊腎韭菜粥”為他調治。元仁宗每天堅持喝粥,不到3個月的時間,病就痊癒了,不久王妃也懷了孕,仁宗喜上加喜,大大獎賞了忽思慧,同時讓忽思慧將此粥列為宮廷膳食良方,此後也經常服食。

後世影響

忽思慧的成就在我國食療史與醫藥發展史上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他編撰的《飲膳正要》具有較高的學術與史料價值,值得我們重視與深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