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基因

快樂基因

快樂基因,是指人體內一種名為“5-HTTLPR”的基因,該基因與情緒密切相關。英國科學家發現,這種基因變體的不同長短組合能影響生活快樂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快樂基因
  • 外文名:the gene of luckiness
  • 基因名稱:5-HTTLPR
  • 發現者:英國科學家
介紹,科學測試,防衛傾向,多重影響,成功需要,熱愛是老師,科學研究需要,自我激勵,消極心理,快樂法寶,寬恕的心,順其自然,感激生活,心理賬戶,

介紹

英國愛丁堡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所的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是否快樂決定於性格特徵,而性格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遺傳因素以及他的生活環境。研究人員利用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研究了990對雙胞胎的性格特徵,從得到的數據看,不過分擔心,或者喜歡交際、腳踏實地做事的人,都容易產生快樂情緒。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的《心理科學》 (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研究結果,他們在文章中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決定“快樂型”性格的基因。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儘管一個人是否快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但我們發現,遺傳在較大程度上,會決定我們是否快樂,因為遺傳是性格特徵的基礎。”儘管基因不能完全決定我們是否快樂,但它們決定的性格,會讓人們擁有快樂的“情感儲備”。當發生了令人不快的事情,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調用平時儲備的快樂情感。遺傳因素對於情緒、情感的影響的確很大,但不可忽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而且外部因素對情緒的影響大概占所有影響因素的50%左右,比如社交關係、健康狀況、職業等。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教授在研究中發現快樂的人,總是擁有很多關係極好的朋友。

科學測試

研究人員選取97名男女參加實驗。經檢測,其中16人的5-HTTLPR基因變體較長,其他人有兩個較短的基因變體或有一長一短兩個基因變體。
他們從資料庫選出一些圖片,把它們分為3類:傳遞正面信息的圖片、傳遞負面信息的圖片和中性圖片。傳遞正面信息的圖片中會出現朱古力等令人愉快的事物;而傳遞負面信息的圖片裡會有毒蜘蛛、試圖自殺的人等。
研究人員請實驗對象觀看含有這些圖片的幻燈片。每張幻燈片上有兩張圖片,分別選自3組中任意兩組。
結果發現,5-HTTLPR基因變體較長的16人明顯抗拒負面信息。他們關注令人愉快的圖片,自動“禁止”負面、恐怖的圖片。其他人的表現則與之相反。
研究報告發表在2009年2月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

防衛傾向

研究人員說5-HTTLPR基因有3種變體,其中兩種較短的變體會增大抑鬱和自殺危險。一種較短的變體則會誇大人體面對壓力時產生的神經化學反應,產生較強“防衛傾向”。
主持這項研究的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教授伊萊恩·福克斯說,人們如果缺少這種“防衛傾向”,更易受到情感障礙和焦慮情緒影響。
她說,研究首次揭示5-HTTLPR基因變體長短是決定人們樂觀與否的重要因素
5-HTTLPR基因通過激素作用於人體,是決定血清素對大腦作用的重要因素。血清素是一種在神經細胞間傳遞化學信號的激素,與情緒密切相關。一些抗抑鬱的藥正是通過調節血清素水平進行治療。

多重影響

法新社引用福克斯的話說:“這些(5-HTTLPR基因變體較長的)人傾向於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這種傾向是他們的主要認知機制,決定他們如何應對平時生活中的壓力。”
雖然如此,生活經歷在個性塑造過程中仍然作用重大。她說,基因組合對人們生活態度有所影響,“但影響大多取決於生活經歷”。
先前研究顯示,生活態度影響人體健康。樂觀有益健康,悲觀者則可能壽命較短。戴著“灰色眼鏡”看世界的人生病幾率較高,無論是頭疼腦熱的小病,還是中風、心臟病和精神疾病等重病。
一旦生病,生活態度樂觀的人更易聽從醫生建議,悲觀者則可能輕言放棄。壓力會對人體免疫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多看事物光明的一面有助於減輕壓力,增強免疫力。

成功需要

成功需要快樂基因,諾貝爾獎得主、美國人奧利弗·史密斯在談及科學家的素養時說,擁有“快樂基因”是科學家成功的秘訣之一。“科學家應當是個樂觀主義者,因為大部分時間,你的那些實驗都行不通。如果生來具備一種"快樂基因",你會發現它作用很大。 ”史密斯還饒有興致地談到自己的第一個科學實驗,他曾試圖利用木頭和豬膀胱造一部電話。不過,那次實驗以失敗告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史密斯的成功秘訣很值得我們認真琢磨、借鑑。不論乾什麼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大都離不開“快樂基因”,一個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人,肯定是與成功無緣的。有了“快樂基因”,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豐富多彩了;接連不斷的失敗,也成了攀登成功頂峰的階梯;再苦再累的工作也會甘之如飴,樂此不疲。但“快樂基因”並不僅是表面上的樂觀。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
任務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工作的每一步進展都會有成就感,才是“快樂基因”的本質體現。

熱愛是老師

熱愛也是快樂的源泉。考古界有一個著名的利基家族,先是路易斯·利基夫妻倆,從英國跑到非洲,去和那些化石、山洞打交道,每日風餐露宿,櫛風沐雨,而且沒什麼收益,老兩口卻興趣盎然地一乾就是一輩子。這還不說,兒子、媳婦又接著乾,照樣是顛沛流離,照樣是廢寢忘食。由於不辭辛苦地長年堅持野外探險研究,他們的貢獻,使考古界出現重大突破,徹底改變了人類對自己起源的認識,人類歷史研究被推前了上百萬年,人類的祖先在非洲成了全人類的基本共識。他們因此被稱為“古人類學研究第一家族”。沒有“快樂基因”,沒有對考古工作的極度熱愛,他們是不可能把兩代人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其中的。好奇心也不可少。出於好奇心而投身科研的人,其成果可能不賺錢,也可能沒什麼推廣套用前景,但對推動人類進步,發現未知世界,會大有作用。譬如出於好奇而終生研究進化論的達爾文,為好奇而一輩子研究昆蟲的法布爾等等。特別是法布爾,窮其一生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生又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昆蟲記》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更是奇蹟中的奇蹟。

科學研究需要

乾任何工作都需要“快樂基因”。“快樂基因”有先天性遺傳的,也有後天培養的,遺傳固然無法選擇,後天培養卻大有可為。如果我們能做到以積極向上的人生哲學支撐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把好奇心與充滿自信、不怕失敗的精神相結合,再加上勝不驕、敗不餒的平常心,就一定能乘風破浪,把人生之船駛進成功的港灣。

自我激勵

幸福的奧秘是什麼?現代人為什麼經常不快樂?怎樣保持生命的最佳狀態?怎樣走進一個洋溢積極的精神、充滿樂觀的希望和散發著春天活力的心靈世界?來自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為我們揭示了與傳統心理學完全不一樣的心靈世界——積極心理學。相信你在了解了他的理論後,一定會超越自身的不快樂、狹隘、憤怒、嫉妒、恐懼、焦慮等消極心態,以更積極的、建設性的情緒來面對生活的挑戰。現代人的一個心理疾病是抑鬱症,與反社會型人格不同,
他們的攻擊能量指向自身,他們不去殺人卻自殺。當面臨挫折和挑戰時,當面對競爭失敗的結果時,一些弱者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夠導致失敗,陷入深深的自責中,他們覺得如果某一重要的事情失敗了,人的一生就失敗了,生命變得毫無意義。現代社會,抑鬱症是專對幸福的殺手,它令一個人活著,卻在精神上枯萎。統計表明,90%以上自殺者都伴隨著抑鬱情緒。有關研究表明,越是年輕一代抑鬱的人就越多。它是一個現代瘟疫,四處傳播。

消極心理

隨著改革的深化,社會轉型的加劇,社會各階層貧富差距的擴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們似乎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消極心理。弱勢群體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具有強烈的仇富情結,而富人則覺得自己是全憑個人奮鬥才出人頭地的,成功全是個人因素造成的,沒有看到社會給他提供的機遇,對他人和社會不講回報,對弱者缺少必要的關心,具有冷漠情緒。個人主義的盛行,使人將失敗和成功都歸咎於個人因素,以勝者王侯敗者寇的實用主義哲學來衡量人生,導致成功者的冷漠和自大,失敗者的憤怒和抱怨。這種不能超越簡單競爭的幸福觀對於社會的各階層人的心靈都具有損害作用。競爭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如果競爭令人精神上不幸福,甚至痛苦,競爭成為生活終極目標,人類一定會被這一自身創造出來的增加財富的手段所毀滅。

快樂法寶

寬恕的心

最快樂的人身邊總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們不關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鄰居的腳步。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一顆寬恕的心。正如《真正的快樂》的作者塞利格曼所說,快樂的人很少感到孤單。他們追求個人成長和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從來不管別人做什麼或擁有什麼。利諾斯州大學的心理學家愛德·迪恩納說:“ 對於快樂來說,物質主義是一種毒品。”即使是那些富有的物質主義者也不及那些不關心掙了多少、花了多少的人高興。快樂的人以家人、朋友為中心,而那些不快樂的人在生活中,時不時地冷落了這些東西,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倍感孤單。迪恩納還認為,如果經常與炫富的鄰居做比較,這將會是不高興的開始。密西根州大學的心理學家
克里斯托弗·皮特森認為,寬恕與快樂緊緊相連,“寬恕是所有美德之中的王后,也是最難擁有的。”

順其自然

人類不善於預測快樂,因為快樂是乞求不到的,當你追求快樂時,它無影無蹤,而你忽視它時,它卻不期而至。其實,快樂是因為你做了快樂的事情,當你把某一件事情做好了,你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滿意,你就會快樂。許多人重視快樂的感受,卻不重視去做快樂的事情,不去行為,只去思考和感受是不會快樂的。好的感覺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只存在於頭腦中,它一定會表現在行為上。通常當人們去參加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動,達到忘我的程度時,生活滿足感就會出現,因為這時他們已經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一切憂愁。心理學家徹斯把這一現象稱為“順其自然”。徹斯認為,在生命的流程中,人們也許正在處理棘手的事件,也許正在做腦部手術、玩樂器或者是在和孩子一起解決難題,而其中的影響都是一樣的:生命中許多活動的流程就是生命中的滿足。你不必加快腳步到達終點,順其自然就可以。

感激生活

感激的心情與生活滿足也有很大關係。心理學研究顯示,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說出來和寫出來能夠擴大一個成年人的快樂。感激自己健康地活著,感激自己是自由的,感激自己還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感激過去他人贈予你的一切。現代經濟心理學也從人類對金錢的認知角度,再次闡明了金錢與幸福無關。讓我們來看一個美國華裔經濟學家奚教授1998年發表的冰淇淋實驗。現在有兩杯哈根達斯冰淇淋,一杯冰淇淋A 有7盎司,裝在5盎司的杯子裡面,看上去快要溢出來了;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裝在了10盎司的杯子裡,所以看上去還沒裝滿。你願意為哪一份冰淇淋付更多的錢呢?如果人們喜歡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們喜歡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實驗結果表明,在分別判斷的情況下,也就是不能把這兩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較的情況下,人們反而願意為分量少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錢。實驗表明:平均來講,人們願意花2.26美元買7 盎司的冰淇淋,卻不願意用1.66美元買8盎司的冰淇淋。

心理賬戶

這契合了卡尼曼等心理學家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們在作決策時,並不是去計算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用某種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比如在冰淇淋實驗中,人們其實是根據冰淇淋到底滿不滿來決定給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錢的。人們總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實際上目測最靠不住了,聰明的商家就善於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製造“看上去很美”的效果。卡尼曼教授的理論還揭示,從心理學意義上,錢和錢是不一樣的。同樣是100元,是工資掙來的,還是彩票贏來的,或者路上撿來的,對於消費來說,應該是一樣的。可是事實卻不然。一般來說,你會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存起來捨不得花,而如果是一筆意外之財,可能很快就花掉了。這證明了人在金錢面前是
非理性的,是很主觀的,錢並不具備完全的替代性,雖說同樣是100元,但在消費者的腦袋裡,分別為不同來路的錢建立了兩個不同的賬戶,掙來的錢和意外之財是不一樣的。這就是芝加哥大學薩勒教授所提出的“心理賬戶”的概念。
金錢只是數字本身的物理符號,我們想擁有更多的錢,可我們為什麼想掙更多的錢呢?是為了生活的富裕。為什麼要富裕呢,是為了幸福。掙更多的錢不是我們的目的,只是手段。我們之所以想有更多的錢,是想擁有更多的幸福和快樂。歸根結底,人們最終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錢。因為,從“效用最大化”出發,對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財富,而是幸福本身。奚教授認為,財富僅僅是能夠帶來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們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很多和絕對財富無關的因素。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的人均GDP翻了幾番,但是許多研究發現,人們的幸福程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壓力反而增加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們到底是不是幸福,取決於許多和絕對財富無關的因素。當我們關注財富積累的時候,萬萬不要無視幸福感的增加。在我們這個社會,資源是有限的,機會也是不平等的,所以財富不可能會被每一個人所擁有。但是幸福的感受和快樂的心情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的。珍惜你的幸福感受吧,只有它才是你觸手可及的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